|
7月15日,“铜鼓之乡”——广西北流又出土一面硕大云雷纹铜鼓。这是继出土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铜鼓之后,该市的又一重大发现。
铜鼓发掘现场。 15日上午,记者第一时间来到北流市六麻镇经龙村山口垌组,一同见证出土瞬间。
在一座山岭的半山腰处,北流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和村民一起,对已经裸露部分鼓边的铜鼓进行发掘。村民苏健军表示,他是在清理屋后滑坡泥土时发现这面铜鼓的。
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研究出土的铜鼓文物。
据北流市博物馆馆长卢俊成介绍,7月14日17时许,该馆接到了村民反映情况后,立刻组织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开展发掘工作。
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测量出土铜鼓文物。
经初步鉴定,此次出土的铜鼓为典型的“北流型云雷纹铜鼓”。尤为难得的是,铜鼓整体保存状态比较完整。其鼓面直径达96厘米,通高55厘米,硕大的体量充分彰显了古代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出土铜鼓鼓面中心太阳纹特写。
出土铜鼓鼓面上的雷纹纹饰和蛙立饰。 7月15日下午,北流市博物馆已将铜鼓运回馆内,组织专业力量,对该铜鼓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处理,让这面沉睡千年的铜鼓以更好的状态向世人讲述更多尘封的岭南故事。
北流,历来被称为“铜鼓之乡”。收藏于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云雷纹大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残重299公斤,出土于北流市六靖镇水冲庵,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铜鼓,别称“铜鼓王”。此次经龙村铜鼓文物的发现和出土,是北流作为“铜鼓之乡”深厚历史底蕴的又一次生动印证。
收藏于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云雷纹大铜鼓”。(资料图片)
采写 | 玉林市融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