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 于 2025-10-7 17:48 编辑
秋天干燥容易导致肺津亏损,中医"秋冬养阴"理论强调滋阴润燥。现代研究证实,秋季补充维生素A、E及优质蛋白可修复夏季紫外线损伤,增强免疫力。
而秋季则是脾胃调理最关键时期:夏季高温致脾胃虚弱,需"先清后补"。如山药、莲子先恢复消化功能,再逐步增加营养,避免盲目"贴秋膘"引发消化不良。
体质精准调补一一
体寒者:羊肉、桂圆温补,配生姜驱寒
体热者:鸭肉、莲藕清补,忌辛辣
特殊人群:糖尿病控糖,高血压限盐,痛风忌高嘌呤
以下是秋补十例美食一一
例一 栗子煲鸡
具有温补脾肾,适合体虚畏寒者。
进补食法:三黄鸡,青年或老年母鸡肉(鸡行肉,老鸡乸肉最好)切块,板栗划十字煮5分钟剥壳,与黄冰糖、啤酒同炖30分钟,起锅前加青椒
功效:补肾益精,健脾养胃
禁忌:便秘者、糖尿病患者、2岁以下儿童慎食。尤其是老年人则要注意细咽慢嚼,因为栗子实在太粉了,非常容易“匡颈(咽着,卡喉咙)”,怕老年人被栗子咽着,稍有不慎,不仅不会起到进补目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况且,古时候的人们认为“栗子煲鸡有毒”,煲时有切忌用
- 最近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