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文化
色静顿错 文/图
在我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其中,那些流动的卖小吃车摊多在夜黑人多散步之处,宛如点点星光。不大的三轮车随便在路灯下一停,旁边支起三四张矮桌子,两公婆热情地大声吆喝着便算开张大吉。炒粉在锅里滋滋作响,云吞在汤里若隐若现,糖水散发着甜丝丝的气息;昏黄的灯光下,人流络绎不绝,他们都是被这些特色小吃的香气所吸引,纷纷围聚过来很是热闹。
那时候的地摊,是最质朴的营生,熬夜辛苦到天亮,为的就是生存。简单的小吃美味,满足着人们夜晚散步时的口腹之欲,小呷一啖酒海阔天空。摊主们靠着自己的手艺和勤劳的招呼,慢慢在街头巷尾撑起了一片小小的天地。每一个摊位,都承载着一个家庭对生活的希望,借着那微弱的灯光,照亮通向致富
- 最近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