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

00:00:00

您有一张0.1元限时体验卡,马上领取获得VIP尊享特权。

商朝甲骨文中的“羌”字如何理解?商朝的奴隶制真的很兴盛吗?

2025-2-18 16:15 来自 杨振高 发布 @ 网友播报

本帖最后由 杨振高 于 2025-2-18 19:22 编辑

前段时间看到手机浏览器的那些啊猫啊狗写的所谓长篇论作说:“商朝对羌人是多么的残忍,一抓到就杀。而且还说上古时候的炎帝朝代与黄帝朝代甚至三代时期的第一个朝代夏朝都是古羌人建立的,或者说与古羌人有很大关系,因为他们认为“羌”通“姜”,而炎帝就是姜姓的祖先。”《史记》也记载:“夏朝的祖先禹兴于西羌”。而《山海经》记载“伯夷父(上古五帝颛顼的师傅)生西岳,西岳(西方部落的首领)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证明氐羌的祖先首领本来就是上古时期的贵族,部落联盟首领颛顼的师傅。《后汉书》也记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种)也”。



甲骨文中出现不少的“羌”字,大部分所谓的甲骨文研究者或者所谓的专家都把甲骨文中的“羌”字简单粗暴理解为“羌人”。所以他们把那些甲骨之中记载祭拜祖先或者墓葬出现的与牛等牲畜同时出现的甲骨文“羌”字了解为“羌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解释汉字字形的著作《说文解字》中“羌”的解释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既然从人,从羊,羊亦声,那为什么与牛等牲畜同时出现的甲骨文的“羌”字一定翻译成“羌人”而不是“羊”?而且甲骨文的羊字与羌字相同。最近找了一本王宇信著的《新中国甲骨学七十年》的书来看,书中详细介绍从甲骨文出现到2019的国内外各个学者研究甲骨文的情况,所谓的甲骨文研究大师“于省吾”指出:“《说文》以羌字“从人从羊,羊亦声”,把羌字作为会意兼形声字是不正确的。因为甲骨文的“羌”字上从羊角,不从羊。追溯其形的来源,是因为羌族有戴羊角的习俗,反应在甲骨文中便是人头上戴羊角的羌字形。”于省吾其实是强词夺理,如果没用羊哪来的牧羊人?如果没用羊的出现哪有羊角戴?没有羊哪来的牧羊人羌人的出现?既然《说文解字》说:“羌字从羊,羊亦声”。证明不管是从形还是从声,很大概率甲骨文的羌字都是指羊。后来随着西部畜牧业的发展,羌字才指牧羊人“羌人”。 当然,甲骨文的“羌”字还出现另外一种写法,就是“羌”字的中间多了一条绳子垂下,大部分甲骨文的研究者就认为是在羌人奴隶的脖子上加绳子捆绑,其实我认为这也是胡扯。我认为“羌”字的中间多了一条绳子更加证明“羌”在早期是代表羊,羊加绳子就是把野羊驯化成为畜牧的意思。



中国不少的所谓历史学家对中国三代时期第一个朝代夏朝开始就出现奴隶社会深信不疑。而且有些所谓的历史学家对三代时期的奴隶制非常兴盛也是深信不疑。其实学过中国的历史都知道中国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的素质和道德都是非常高尚的。如伏羲、女娲等三皇五帝,他们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住的是简陋的房子、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麻淡布。他们还发明创造了各种先进的工具、以身试百草发明了中医、治疗各种疾病,他们发明创造了文字,研究天文、发明历法应用于农耕与生活之中。夏王朝的建立者启的父亲大禹不仅道德高尚,而其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然夏朝不会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夏王朝也不可能有几百年的根基。所以正常的人都不会相信中国从三皇五帝时期非常朴素与非常高尚的社会立即进入非常残暴的奴隶制社会,从天堂立即进入地狱。



中国民族最早的先进农耕文化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古苗族,苗族的“苗”字应该出自“禾苗”,证明古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古苗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而中国的考古学家在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稻谷遗址,有些遗址的稻谷文物在距今12000年以上,证明中国人最早种的是稻谷,而在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考古也发现了不少的与伏羲八卦文化相同或者相似的文物,证明古越人与古苗人出自同一个民族。从考古发现的古代帝王、贵族的纹饰“云雷纹(龙蛇纹)”就可以知道生活在长江下游(长江三角洲)一带的不少苗民与长江中游两湖一带的先民文化是相同的,而且后来长江下游的先民沿着安徽与江苏不断的北迁到达了河南以及山东一带与当地人融合形成了中原人以及苗人的九黎族,神农统领中国的时候又有不少的河南一带的中原人以及山东一带的东夷人继续北迁到达河北、北京、天津一带。神农氏统治的末期不少的中央贵族分封到北方河北一带,其中包括少典的儿子轩辕(后来的黄帝)。其实九黎族的部落首领蚩尤也是与黄帝一样和神农氏有着血缘关系的皇族的分支。末代神农(炎帝)衰落,中国的政治中心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三股强大的集团势力——炎帝、轩辕以及蚩尤,黄帝与末代神农大战是争夺皇位,黄帝与蚩尤大战其实也是皇族之间争夺皇位。所以大部分所谓的历史学家把黄帝与蚩尤大战了解为两个不同民族之间的争夺地盘而发生的严重冲突,其实是错误。五帝时期舜向尧帝进言,放贵族共工的后代共工于幽陵(古代幽州、冀州一带),以变北狄;迁三苗于三危(甘肃河西、青海与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