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不仅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铮铮爱国誓言,还有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清醒认识。廉心藏在细节里,他曾发布过两道“传牌”,可见其克己自律的凛然风范。
传牌,指的是经由驿站传递的文书,一般是上级发给下级的下行文书。传牌听上去好像是写在木牌上的文书,其实不然,是纸质文书。古代官员赴任,均走驿道,驿站可以提供基本的食宿,还有传递公文的重要职能。
道光十年(1830年)夏天,45岁的林则徐出任湖北布政使,主管一方,可以说位高权重。林则徐进入湖北境内后,在襄阳发布了《由襄阳赴省传牌》,相当于给湖北各级官府发出通知,将自己赴任途中的有关事项做了清楚交代。
首先是自掏路费,“所雇船只,系照民价,自行给发,不许沿途支付水脚”,水脚即水路运输费用;其次是轻装简从,“行李仆从,俱系随身,并无前站及后路分路行走之人”,以免有人冒充林则徐随从的身份招摇撞骗;再次是不劳沿途官员款待,“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