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届玉林香料产业博览会开幕,四海嘉宾闻“香”而来,齐聚玉林,助力香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玉林正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努力打造世界香料之都、全国中药材中心。回望玉林中药材香料历史,已芬芳2000多年,如今玉林香料产业蓬勃发展,依然“香”如故。
“玉林”名称因香而来
玉林正式行政建制始于秦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州郡历史,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玉林名称历经3次变化,古称鬱林州,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鬱林郡;新中国成立后,“鬱”字简化为“郁”字,“鬱林”便写为“郁林”;1955年,“郁林”改名“玉林”。从“鬱林”到“郁林”再到“玉林”,2000多年来,不管名称如何变化,树木众多、香气浓郁的本意始终没有改变。
《说文解字》中对“鬱”字的解读为:“鬱”从“林”以表示香草;“缶”是一种瓦器,把香草放在缶中捣而煮之成汁,再调和到黑黍酿成的鬯酒之中;下面的“匕”是勺子,可以用勺子盛酒,所以“鬯”字的本意是指美酒、很香的东西,代表浓郁。“鬱”,指用百草之花及鬱人所贡芳草二者合酿,芬芳保畅,可用以降神。
北魏晚期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是中国古代的地理名著。《水经注》中说,鬱水流域林木“郁郁葱葱,生长有鬱香草”,“鬱人”将鬱香草与黑黍合酿成郁鬯酒进贡给朝廷,因而以之命名为“鬱林郡”。清代《鬱林州志》也有记载:“秦汉时称为鬱人所居之地,故以氏名郡。”
因此,“玉林”名称的由来,一直有香气相伴相随。
玉林人用香历史悠久
岭南气候湿热,四季不明,利于中药材生长。地处岭南中心地带的玉林,香料等中药材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有不少中药材驰名中外。东汉建初二年(公元77年),番禺人杨孚写成《南裔异物志》,详载岭南奇珍异宝及人文风俗,开创我国记载不同区域珍异物类的先河。其中,记载玉林的草木类有郁金、槟榔、甘(红山药)、桂、橘树等香料植物。
688096玉林市场上各种中药材香料琳琅满目。
唐末广州司马刘恂著的《岭表录异》中多记有玉林旧事旧闻。例如,其记柚子说:“山橘子其实金色,而叶丝皮薄,而味酸,偏能破气。容、广之人带枝叶藏之,入脂醋,尤加香美。”关于饮食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有记载:“容南土风,好食水牛肉。言其脆美……既饱,即以盐酪姜桂调齑而啜之。”其中,“以盐酪姜桂调齑而啜之”,说的是用各种香料腌制牛肉,与目前玉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