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3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康熙时期,北流河流域制瓷业比前代更进一步,到雍、乾二朝,正逢盛世,更是大量生产碗、盘、碟、壶、罐、炉等青花瓷,在制作上追求轻巧俊秀,幽雅精致,外形线条柔和圆润。这时期在整个北流河流域瓷器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在乾隆二年,蟠龙碗厂建成,蟠龙制瓷业超过了岭垌制瓷业。
自此,北流河上游制瓷业雄踞两广,其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较高的水平,制作之精更胜于各代。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巧还是风格,几乎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北流河上游因制瓷业的繁盛而流传“延袤百余里,民窑二百区,工匠人数不下万人。四方商贾,贩瓷者萃集于斯”。
瓷业发达,自然带来商业的繁荣,清代北流河上游的岭垌、三江、石碗咀、蟠龙等都成为商埠,航运和贸易业的鼎盛,让岭垌、仓田、碗窑村、蟠龙的瓷器源源不断的下梧州,抵广州,并“施及外洋”。北流河两岸,呈现一派“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时时遮江来”的繁盛景象,舟楫穿梭,千帆竞放,蔚为壮观。
与此同时,北流河上游的民窑全部生产瓷碗,境内碗厂百余家之多。产品往北经贺州古道顺着古南方丝绸之路运到中原地区;向西经百色入云贵高原至印度、波斯;往南经高州、化州到梅菉和赤坎。旧时的老人常常说起本地有很多专挑瓷器到沿海,又从沿海挑回食盐和洋货的挑夫。当时的挑夫队伍浩浩荡荡,不断穿梭于粤桂边境羊肠绎道。
当时,北流河上游的民窑虽仅仅生产青花瓷,但很注重艺术,据说与权贵爱好陶瓷器有关。这些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即是我们所说的青花盛世。
在撰写《北流千年陶瓷文化史略》中,我特地提到当时清湾的白米,隆盛的陈冲,塘岸的四新等建起颇具规模的民窑作坊。据当地家谱记载,不少先人因经营瓷业而成为殷实户。古陶瓷专家郑超雄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四新进行古窑调查时,当地瓷厂退休工人说四新渡口就是清代专用于搬运瓷器“舟下广州”的码头,可见当时北流河上游瓷器“舟运广州”的盛况。
康熙至乾隆时期,国泰民安,经济发展。北流河上游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处于巅峰,青花瓷的发色清丽,少有晕散,美到极致。到乾隆晚期,因为产品多而滥,才出现略带紫色的现象,胎体变得干白,青花瓷生产逐渐进入程式化,造型丰富,题材广泛,一些日用青花瓷器仅为摆设,不为实用。
清代自嘉庆起,国势逐渐趋入下坡。康熙至乾隆时期的盛世景观已成历史,大清王朝的综合国力明显下降。反映在瓷器制作上也是同样,精美绝伦的瓷器日趋减少,包括景德镇也只能沿袭旧制,没有力量进行创新,不但如此,全国各地民间瓷窑许多品种还有所减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流河上游青花瓷的烧制质量及数量已大不如前。
不过嘉庆朝的青花瓷仍沾乾隆朝的光,从造型和釉色都与乾隆晚期类似。嘉庆早期青花瓷器的造型、尺寸、纹饰与乾隆青花基本一致,若不看底款,有的器物很难区分,说明当时制瓷工艺具有较高水平。
嘉庆年间的民窑瓷器,除流行“三多、百子、吉庆、喜字”等吉祥纹饰外,还有大量的“竹石芭蕉、五伦图、万寿无疆、锦鸡牡丹”等图案。
北流河上游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乃至宣统几朝,陶瓷业随着国势衰微,其生产规模也大大下降、产品质量亦不如从前。但产品仍在岭南及东南亚一带比较畅销。在北流市博物馆的展厅里,除了一些康熙至乾隆盛世时期的青花外,也有不少此类产品。
康熙至乾隆时期青花盛世的远去,大凡也印证了历史盛极必衰的过程。当那些青花瓷在展厅里悄无声息,天地汲存了承载它的涛声帆影,它的庞大家族早已粉身碎骨。而在我的目光中,青花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个朝代,惟有其中一些东西在我们重新认识和庇护下得以永远留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