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文化属何种文化、其思想底蕴是什么,如何命名玉林市的文化,才能如实地反映其历史渊源(文脉)、文化内涵和涵盖玉林市的各种文化,我以肤浅之识参与讨论,借此请教于有识之士。 一、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两种基本关系 1、文化与人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有人、有人类社会才能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由于历史、社会实践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创造不同的文化。人创造了文化,也享受着文化,受文化的熏陶,受文化的制约;而文化培育塑造着一代代的新人。人类就是靠着自己创造的文化塑造出一代代的新人,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不断地提高人类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的。在这个过程中,人永远是主动的。没有人的主动创造,文化便失去光彩、失去活力、失去生命力。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是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心理、创造手段及其创造成果。 我们要研究玉林的文化,首先要了解玉林人的由来,玉林人是什么样的人。玉林属岭南地域的一部分。在未划归中原皇朝统一的版图之前,是土著“百越”族之一的西瓯人居住,因此地名也叫西瓯,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那时的汉民族聚居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并且由于生产的发展,夏商周时期已进入奴隶社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农具和耕牛的使用,使大面积开垦成为可能,于是井田制之外的私田大幅度增加。这种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奴隶耕作的制度被租佃制度所代替,封建制的生产关系随之形成。当秦先后灭掉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后,创皇帝制度,废分封诸侯实行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北征匈奴、南伐岭南,把包括玉林市在内的整个岭南地区划归全国统一的版图,派50万大军戍守岭南,开灵渠贯通湘漓水运,使大批中原汉人能便捷地进入南方。 这些举措,带动了玉林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①连通湘漓水运,把长江与珠江贯通一起,南下转北流河,登陆走约十公里,经鬼门关,入南流江,出北部湾,形成中国从西向南的水运交通大动脉。这使中原与遥远的南疆边陲联系贯通,对秦征百越,派兵戍守,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海边防有着重大的意义。②除秦迁徙50万大军戍边岭南外,中原汉人因历代的任官、屯田、贬谪、流放、避乱和经商而来岭南的移民与日俱增。加之提倡汉越通婚,准予土著居民入籍为国家的“编户民”,与汉民族一样看待,大大地促进汉越民族的融合和团结。我们不能把这种史实以偏概全地称为“贬官文化”。③随着大批移民的到来,中原的华夏文化即随之向南传播。越人不仅吸收了铸铜、炼铁、使用耕牛等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也学中原汉人那样,把大批开垦的田地租佃出去,使岭南地域也普遍地建立起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后来玉林文化受到影响的还有:马援征剿南越,陆绩主政鬱林郡,文天祥后裔繁衍鬱林,广府商贸……和近代的金田起义,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省委书记朱锡昂、县委书记王懿仁等中共地下党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放战争的胜利,土改、改革开放……等等。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是人的活动,都推动着玉林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表现着人与文化的关系,体现着人的创造性活动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