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42412|回复: 5

木偶戏,如今知音难寻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发表于 2010-1-1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

木偶戏,杨世发执着地坚守着

玉林木偶戏班大多是“杨家将”

玉林人在嫁娶、祝寿、得子等节日里,习惯请一担木偶戏班来演唱助兴。

由城北谷山村民间老艺人杨世发与得意弟子文传基、李德才、李世友组成的谷山木偶剧团是玉林颇有名气的木偶戏班,他们常在玉林城区一带演出。

杨世发的父亲杨华庭早在民国时期就到北流拜师学艺,跟随当时颇负盛名的傅大师学唱木偶戏,把木偶戏传入玉林。年近八旬的杨世发告诉记者,现在玉州区城北谷山村,城西玉豸村、五联村,名山滕杨村、和睦村一带巡演的十几个木偶戏班,都是他父亲的徒子徒孙。唱木偶戏都用纯正的玉林方言演唱,荒腔野调没有任何修饰与做态,自然古朴、纯粹。不同角色的木偶有不同的脸谱,表情神态各异,配以符合角色的服饰和道具,以突出其性格。多年来始终保持着自己原始的风貌,尤显可贵。

鼎盛时期,一场观众数千人

今年4月底开始,应工业品市场的几位老板的邀请,轮流包场,杨世发与弟子在新民社区扎台唱木偶戏,一唱就是两个多月。

“包场的木偶戏收费是120元,每晚从8点唱到11点半,结束后大家吃顿宵夜,几个人平摊,每人不过20多元。但只要有人请,我们还是愿意唱下去的。”杨世发说,他和徒弟并不靠演木偶戏来糊口,除了木偶戏这个极致的爱好,他们都有自己另外的养家本领,他们现在演木偶戏纯粹是一份对传统的执着。

已绑定手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
据杨世发回忆,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是玉林木偶戏发展的鼎盛时期,一场演出观众最多时达数千人。那时候,只要有一个地方演木偶戏,几里地外的男女老少都会赶来凑热闹,看戏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到了90年代,一场演出观众最多只有200人,21世纪后,看木偶戏的人就更少了,一场演出能有50名观众就很不错了,能够坚持看到最后的最多只有20来人。”

有观众,木偶戏的传承就有生命力

现在的年轻人看电影看电视都喜欢追星,有自己的偶像。杨世发风趣地说,“没想到我也有个忠实的‘粉丝’。”

杨世发的“粉丝”是家住垌口社区的杨熙能,他今年已经70多岁了。“我父亲在世唱木偶戏时,杨熙能就迷上了看木偶戏,几十年来他的兴趣丝毫未减。父亲过世后,我传承了衣钵,带着徒弟继续唱木偶戏,没想到他又跟随我的木偶戏班夜夜捧场,每晚都要看到散场。”杨世发对此颇感自豪。只要点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五虎平南》、《月唐传》戏里的片段,杨熙能也能摇头晃脑唱上好几段呢。

“现在北流、陆川和玉林城区活跃的木偶戏班有几十个那么多,而且逐渐浮现了40多岁的接班人,据说北流还出了个表演木偶戏的女红人。”如今最让杨世发担心的不是木偶戏找不到传承人,而是木偶戏“知音难寻”。 杨世发认为,每个木偶戏班,若都有一拨铁杆的“戏迷”,有了稳定的观众,就有市场,就不会担心木偶戏会失传。

作者:廖夏茜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现在很少人去唱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我小时候也看过很多,现在有也不会例外去听下,都可以呀~!民间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我小时候也看过很多,现在有也不会例外去听下,都可以呀~!民间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
现在很少人去唱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