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779842848 于 2021-6-2 11:02 编辑
央视《地理中国》摄制组深入六靖探访铜鼓、冼太历史文化 5月30日下午,北流市六靖镇又迎来一行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客人”——央视《地理中国》摄制组,他们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小凤、社科联副主席李小刚、市外宣办主任谢夷珊以及六靖党委政府的相关领导下,深入到六靖水冲庵、六靖冼太庙探访铜鼓以及冼太历史文化。 六靖镇作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一直以来有着“世界铜鼓王之乡”的美誉,该镇独特的历史文化如“竹笛喃哆血”在前两年央视记者便慕名前来进行了详细的采访报道,并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如今从六靖水冲庵出土的“世界最大铜鼓王”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次吸引了央视《地理中国》摄制栏目组记者们的极大兴趣。在北流民乐、平政、白马等镇探访多天的央视摄制组记者在领导们的陪同下,于当天下午两点多来到六靖水冲庵,他们顾不上休息片刻,便一一从相关工作人员中寻根问底,深入细致了解了水冲庵铜鼓王的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故事。(水冲庵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位于广西北流市六靖镇至华东公路旁边的一个小山坡上。出土了这个世界铜鼓王后,六靖镇水冲庵便渐渐有了名气,后来更是庵家喻户晓了,很多人慕名前来,一睹水冲庵的风采。世界铜鼓王在广西北流市石窝镇平田村,被一个砍柴的农夫,在山上打柴发现后,当地的村民,历尽艰难,将这个铜鼓弄到山下的康光庵里存放,将它当神明一样拜祭。后来,村中有人占卜到,六靖镇的冼太庙在才这面铜鼓的合适安放地。因此,平田村的壮汉,又想尽办法将这面600斤重的铜鼓抬往六靖镇的冼太庙。然而,奇怪的是,这面铜鼓被抬到水冲庵下面的道路时,绳子突然断了。抬铜鼓的壮汉请人再占卜,得知神灵改变主意,要将这面铜鼓放在水冲庵供奉,于是,这面铜鼓就被放在水冲庵了。)在探访完铜鼓王历史遗迹后,摄制组随后又来到了六靖镇凤凰山的冼太庙进一步考察冼太的历史文化,对巾帼女英雄冼夫人的生平事迹以及六靖年例文化作了进一步了解。期间六靖文体协会李文真秘书长、邱文全主任还特意邀请了六靖铜鼓王舞蹈队、六靖喃哆血团队、六靖太极拳团队纷纷前来歌舞助兴,把六靖民间的地方特色文化表演得淋漓尽致,让央视摄制栏目组记者亲切感受到了六靖人民的好客、热情和多姿多彩的乡间文化。(六靖媒体新闻宣传团队、虎记传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