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57699|回复: 0

[今日爆料] 为了一江清水向南流,北流大里群众甘春和他的伙计庞弟自发护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0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夏天已至,骄阳似火。5月22日一大早,如往常一样,北流市大里镇大里村村民甘春和他的伙计庞弟,穿上了厚厚的防水橡胶衣服和高筒雨鞋走下江里,对清湾江大里村河段及江岸沿线的漂浮物、垃圾进行打捞和清理。天气异常闷热,不一会儿,他俩已是满头大汗,身上的衬衫早已湿透。


19bccf4b0e166694b4a916e62a04cd15.jpg

▲甘春是大里镇大里村最早下江清理垃圾的村民之一,他几乎每天到这里“打卡”。


“早上7点多就过来清理河道了,环境变美了。我们住在这里,感觉越来越舒服。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甘春擦了一把汗水,脸上溢出灿烂的笑容。


他是大里镇大里村河道清理的最早发起人之一,自行动发起后的4个月以来,他几乎每天到这里“打卡”。谈起当初发起河道清理行动的缘由,甘春告诉记者,是因为心里憋着一股气。



96193a4b9d2a140ae1b8b76815ce48aa.jpg

▲清湾江大里村河段两岸风景如画。


清湾江发源于大容山南侧,是南流江的主要源流之一。流经大里镇辖区的高垌、冠塘、六马、六厚、林村、古红、大里、雍熙等8个行政村,在大里镇有“母亲河”之称。在甘春的记忆中,过去家门口的清湾江,清澈见底,鱼类众多。早些年,由于对清湾江河道管护不到位,当年“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消失不见。“每到汛期,河水带来了大量的垃圾,一到夏季,由于水质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增多,河水还有些发臭。”甘春回忆说,每每到这里散步,看到这一条没有生气的母亲河,心里便窝着一股气。



40d62be42c9f49383e849ea77ef8ffa6.jpg

▲大里镇大里村村民庞弟正卖力将河道内的垃圾清理到岸上。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大里镇开展清湾江环境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各类护江活动,党员、干部带头下江清理河道,同时加大宣传,提升当地百姓自觉护江意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感染号召下,甘春、庞弟等7位村民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利用空余时间对清湾江河道内以及沿线的垃圾进行清理,自觉挑起保护母亲河的重任。


他们的行动很快得到了村里、镇上的大力支持,热心群众纷纷投入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短短数月,自发参与清理河道的群众,志愿服务队由最初的几人,现已发展成为1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大里镇清湾江沿线群众掀起了清理河道、河岸两边垃圾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该镇民众累计清理了水葫芦和河道垃圾超过170吨。



9a9a1ba6d5fd4c6882e6779b4e409a00.jpg

▲甘春、庞弟利用空余时间对清湾江河道内以及沿线的垃圾进行清理。


“今天河道内的垃圾比较少,只有我跟庞弟在江里清洁垃圾,往常垃圾多的时候,二三十人同时在江里干活,那场面才壮观。”甘春告诉记者,他擦了一把身上的汗,将刚刚打捞起来的河道垃圾搬到一辆三轮车上。


民众自发组织治水护河的“义举”,让当地镇村干部深受感染,在为这些热心群众点赞的同时,更以实际行动回应他们的热情。多年来,清湾江堤岸一直都有附近的群众种植的青菜,造成江水被农药和化肥污染,破坏了清湾江水域的生态环境。今年4月以来,该镇镇村干部走家串户,主动和群众沟通,宣传保护清湾江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许多群众陆陆续续将种植在江堤上的菜园转移,并自带治污工具主动加入清湾江河道清理志愿服务队,使沿线两岸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镇里非常支持这些老百姓的义举,让他们的行动感召更多人,传递正能量。只有让群众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才能整治得彻底、长久。”大里镇宣传干事伍培海告诉记者,遇上汛期,江里垃圾较多时,镇上还专门出资临时聘请钩机师傅与群众一同清理。


“我们计划利用老百姓自发清理河道契机,在村内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乡规民约的方式引导群众爱护卫生,保护环境,自觉守卫‘母亲河’。”该村党委书记李道能告诉记者。


c1b5ae5f48932658a2889bc63b12f4ef.gif

“环境好了,我们每天到这里散步,心情也好了。”甘春看到家门口的河道变样,心里高兴极了,他说:“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不乱倒垃圾,不排放污水,共同保护‘母亲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