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146346|回复: 0

[文物古迹] 建于清光绪21年!北流藏着一座古桥,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4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珠海

近日,一位读者给记者分享了他的“发现”,他夜骑到北流市新圩镇时,发现了一座古老的石桥。石桥古色古香,桥礅刻着多种动物,形态逼真。据他观察,从这座石桥过往的行人不少,“这座古桥应该有故事,值得挖掘一下。”

日前,记者根据这位读者所描述的位置,在新圩镇南胜村找到了这座名为大江埠石桥的古石桥。


这是北流市目前发现保存
最完好的古石桥

大江埠石桥位于北流市新圩镇南胜村和下坡村交界处,横跨南流江支流大江埠河,为五孔红石板桥。大江埠河的两岸,长满了野竹,远远望去,石桥像隐藏在竹林之中。


fc2e5d725b6a304e63468a1b66a9d9d7.jpg
石桥是北流市文物保护单位。石桥桥头有一块2016年立的石碑,上面写着:北流市文物保护单位大江埠石桥。石碑下方是大江埠石桥的简介:始建于清光绪21年(1895年)。桥长26.5米,宽1.8米,桥面距水面2.5米,桥面面积47.7平方米。是北流市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古桥。
石桥的石板很厚,约有50厘米,长度在2米左右。桥面由5块石板组成,摆放得整整齐齐,石板与石板之间,没有任何间隙。石板的表面光滑,最中间的石板留下了浅浅的车辙。

b77e0b3cdb61a1054f2e4a2db1681a17.jpg
石桥中央留下了鸡公车的车辙。

桥礅上面青苔斑斑,小草丛生。桥下有小孩戏水、钓鱼。站在桥上,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看到100多年来,劳作的农民挑着粮食、赶着牲畜匆匆走过;赶路的商人背着行囊,从桥上经过,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古石桥在历尽沧桑后,依然岿然不动,守护着当地村民。

百年石桥
仍是附近村民出行的重要通道

石桥的形状颇为独特。它一共有四个桥礅,跟桥面一样,全部用石条砌成。石桥其中一侧的桥礅突出桥身1.5米左右,呈锥形,站在高处看,就像石桥的四个翅膀。而桥另一侧的桥礅,则是长方形柱礅,给人一种厚实之感。


6b675160fc520517e94902ab81c0c26d.jpg

石桥的桥礅前端阳刻有吉祥图案。

在呈锥形的四个桥礅前端,阳刻有寓意为“玲珑如梭”的虾、“富贵有余”的鲤鱼、“仕途通达”的螃蟹和“福从天降”的蝙蝠。这些动物形态逼真,似在守望石桥,保一方平安。“原来这四个桥墩前端是翘起来的,像现在一些老屋的翘檐,后来被破坏了。”下坡村60多岁的村民钟运初告诉记者,古石桥虽然没有护栏,但无论是雨天还是大风天气,行人走过都平安无事。百年来,人们对这座石桥心存敬畏,自觉保护它。

“石桥非常坚固,基本没进行过大维修,可见当初建筑工艺的先进。”钟运初说,100多年来,石桥只有两条石板出现过断裂,后来村民们按照原来石板的形状和厚度,用混凝土制作了外表一模一样的水泥板补了上去。水泥板形状相似,走在桥上如果不细看,根本看不出被补修过。石桥的引道段,也全是用石条筑成。

采访过程中,不断有村民骑电动车从石桥通过。“现在,这条石桥仍是附近南胜村、下坡村和头山村的村民出行的重要通道。”钟运初说。



石桥建成后
商旅往来频繁
大江埠是南流江上游的“第一埠”,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以前,从北流运往钦州、北海的货物,如大米、山货、木炭等,都是在这里装船,经鬱林城区,再到福绵船埠、合浦,最后到达钦州、北海。到达北海后,人们从那里换回食盐、布匹、洋纱等生活物品。

4a5ccff77343b6b6453fd55deff137b1.jpg
如今,这座石桥仍是周边村民出入的主要通道。“在大江埠附近,原来还有一个叫米仓岭的集市,主要是批发大米。”钟运初说,据村里的老人说,那个时候,北海、钦州和贵县不少人都驾小船到这里拉米到其他地方卖,米仓岭因而得名。到了清朝末期,开始兴修水利,南流江的水源逐渐减少,这个码头便渐渐荒废,米仓岭集市也随之消失了。
码头荒废后,一些做生意的大户人家便提出在大江埠河上修桥,以方便周边的群众和过往行人通行。这一提议得到了一些还乡的官绅及当地不少大户人家的支持,大家纷纷捐款,最后把桥建了起来。
“据传开始修建的是一座竹桥,后来被洪水冲毁了,又改建木桥,最终同样毁于洪水。”钟运初说,后来有一位官绅提出要建一座坚固的石桥,并带头捐资,很快筹到了一大笔资金。村里专门请了一些有名的石匠,到附近的石山去凿出一条条石板,然后用木车拉回来,建成了现在的石桥。从此,大江埠石桥再次把经新圩往鬱林州府必经之路连接起来。而这条石桥,也顶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洪水冲击,屹立至今。记者查找史料发现,光绪版的《北流县志》对石桥也有过记载。
“石桥建起来后,当地出现了不少商人。”钟运初说,以前村里有不少专门到北海用鸡公车拉盐到贵港等地贩卖,他的爷爷就是其中一员。他的爷爷靠着贩盐,养活了一家人。“现在,石桥最中间的车轮痕迹,就是当初拉盐的鸡公车留下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