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29848|回复: 0

[其它] 官宣!中国最大城市群来了,这些地方被委以重任! ——凤凰网房产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4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湛江
  文|凯风

  又一个国家战略落地!

  近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官宣”。

  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一道,共同刷新中国空间格局。

  长三角,覆盖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全域,以35.8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2.25亿的人口总量,创造了接近全国1/4的GDP,超越粤港澳、京津冀,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最大城市群。
  4E4FF2634D2B25DB6325D6C34F3589E8AF8CC752_size754_w1080_h1014.png


  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规划纲要中,上海被提及50次、杭州15次、南京14次、合肥13次、宁波11次,苏州6次、舟山5次、嘉兴5次、南通4次、芜湖4次、无锡2次。

  那么,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省市都有何定位?谁是中心城市?谁将引领区域发展?对于周边区域,将会带来多大影响?

  01

  长三角:四大圈层,谁是中心?

  长三角,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城市群。

  从大到小,从全域到区域,长三角又可细分为四个圈层。

  第一圈层属于完整意义上的长三角,包含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覆盖全部41个地级市。

  这41个城市所组成的长三角,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3.7%,但总GDP高达21.1万亿,人口合计2.25亿人,资金总量42.79万亿,分别占全国的23.6%、16.15%和23.45%。(参阅《41城全部聚齐,最大城市群来了!》)
  045F43372A1884B9730A7F5FAF0B908195BABE50_size408_w1080_h651.png


  “长三角中心区”是第二圈层,覆盖27个城市,面积22.5平方公里。

  上海市

  江苏省(9个):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

  浙江省(9个):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

  安徽省(8个):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

  可见,以徐州、衢州、蚌埠、阜阳为代表的苏北、浙西南、皖北的部分城市不在中心区之列。

  作为中心区,这些城市将成为引领长三角全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在中心区内,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主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可以视为第三圈层。

  这一生态一体化示范区,横跨三个省市,被赋予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4F5ADCB8E28F5A8D20099DCC63A95AAD098D2A33_size551_w800_h450.png


  既然是一体化发展,那么必然要打破行政边界,但又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统一规划,统筹土地管理,创新财税分享机制,探索公共服务同城化,在此基础上探索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新模式。

  根据纲要,在绿色示范区内,无论是青浦,还是吴江,抑或嘉善,都可统筹使用上海的021区号,且可统筹120服务和110服务,这是“同城化”的积极突破。

  在示范区之外,还有一个“特区”,可谓视为第四圈层:

  以上海临港等地区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可以说,一环套一环,生态示范区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先手棋和突破口,而长三角中心区的融合发展将会带动整个长三角全域的发展,而长三角全域一体化的落地,又将对中国的空间区域格局,起到引领作用。

  02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谁是龙头?

  众所周知,在所有世界级城市群中,都不乏作为核心的中心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以广深港澳作为四大中心城市,体现了特殊的制度安排。京津冀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城市,引领区域发展。(参阅《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指南》)

  那么,在长三角,谁是中心城市?

  毫无疑问,有且只有上海。

  上海的城市地位之高、全国影响力之大、在长三角的核心驱动力之强、辐射范围之广,在一线城市里几无挑战者,更不用说二线城市。

  在规划中,“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被着重提及,“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样被重点提及……这些定调,直接奠定了上海作为核心龙头的重要地位。

  因此,规划不仅明确了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的重要定位,而且提出要形成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推动上海品牌和管理模式全面输出,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服务。(参阅《千万不要低估一线城市》)
  BB33298BD8BDC615586E38185DCC232395409898_size780_w987_h750.png


  在上海之外,江苏、浙江、安徽则是分工合作,各扬其长。

  换言之,这三大区域互不统领,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各自有各自的中心城市,共同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格局。
  68CEECFEA151D36D690B60F3920A5F6E7BACC256_size576_w1080_h777.png


  江苏的优势在于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因此在规划中,江苏被定位成“”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与江苏不同,浙江的优势在于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因此被定位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重要枢纽和绿色发展新标杆”。

  至于安徽,特色在于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因此定位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可以说,在长三角,上海是唯一的核心龙头,引领整个长三角发展。而江苏、浙江、安徽则被赋予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任,摆脱无序竞争,在各自区域及各自优势产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03

  六大都市圈:谁的覆盖范围最广?

  与城市群战略一道而来的,还有都市圈战略。

  长三角地域广阔,城市众多、人口密集,任何大的一体化战略,必然要落实到区域之上,因此,都市圈的重要性就显得极为突出。

  与大湾区不同,长三角共划分为六大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宁波都市圈。
  F7993D84D4418B90F745B7BDAE3E46A8363E9804_size516_w725_h622.png


  虽说规划了六大都市圈,但事实上,上海大都市圈与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多有重合之处,上海的“影响势力”早已覆盖到这些区域。

  根据此前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湖州等“1+7”城市。这意味着,上海大都市圈已经将苏州、无锡、宁波等纳入覆盖范围,上海的影响力纵深到江苏、浙江腹地。

  与上海大都市圈相比,杭州、南京、合肥三大都市圈相对独立,但既有重合又有各自分属,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显然,南京、合肥竞争态势相对明显。

  南京向来都有“徽京”之称,南京都市圈不仅包括江苏本省的南京、镇江、扬州、淮安等城市,还将安徽的四个城市: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都纳入圈内,这必然与合肥形成竞争关系。

  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的重合关系最受关注。对此,规划表示:

  加强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
  D862D84EE12ABA2CD18F77E905A97B0F5C5004CF_size529_w1080_h482.png


  至于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则提出紧密对接和分工合作,实现杭绍甬一体化。而杭州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则提出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强化南京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协调联动。

  可见,大上海都市圈统领全局,而杭州、南京、合肥三大省会,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这三大都市圈,都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获得强大的虹吸效应,同时也能不断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

  04

  长三角规划,哪些城市最受益?

  任何一次国家战略出台,都意味着城市格局的重新洗牌。

  显然,在长三角规划中,上海、吴江&嘉善、南通、安徽成为最明显的受益者。

  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当属上海。过去,上海地位固然毋庸置疑,但在互联网产业的竞争之中,上海沦为“环杭州城市”的声音不绝于耳。

  但无论是规划还是现实,都再一次明确了上海的龙头地位。上海引领长三角发展,苏浙皖仅是“各扬其长”,上海揽获“五大国际中心”定位,而其他城市均是区域中心定位。

  江苏苏州的吴江和浙江嘉兴的嘉善,可谓长三角一体化的第二受益者。

  这两个城市与上海青浦,一道被纳入长三角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共享上海021区号,规划、土地都将获得一体化统筹,养老医保也将获得互认互用,地税收入将在区域内协调共享。

  可以说,这一区域可被视为一体化中的一体化,示范区中的示范区,其价值不容小觑。

  第三大受益者,在于南通,南通机场终于尘埃落定。

  根据文件,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热议已久的苏州机场,在规划中则未提及。

  第四大受益者,则是安徽。

  最早的长三角规划,并不包括安徽。在当时,安徽被纳入“中部崛起”的范畴,与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成为区域发展的一极。(参阅《高层定调,“中部崛起”号角再响!》)

  如今,不仅合肥、芜湖城城市被纳入长三角中心区,安徽全省所有地市也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范畴,安徽终于回归“江南”,成为长三角的一部分。

  05

  几个启示

  长三角一体化,对于我们有何启示?

  其一,永远不要低估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之所以能跻身一线城市,不仅在于GDP总量,更在于优势主导产业、区域辐射力和城市群的强大影响力。

  上海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强大定位,更在于它承载着无数国家重任:进博会、科创板、自贸区扩容和长三角一体化。

  其二,城市群和都市圈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化新阶段的重点。

  目前,我国规划了19个城市群,产生了数十个都市圈,这些城市群和都市圈,未来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这其中的中心城市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3E15140724B57826706CF8B2A111A103902AEFD2_size512_w900_h643.png


  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相关规划都已落地,成渝城市群或将成为第四个国家级城市群。在成渝之外,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山东半岛城市群,谁将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三,坚守中心城市,拥抱大都市圈,接受大城市群。

  从中心城市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这是未来中国经济产业发展的重点所在。

  一个区域,如果连大城市都没有,恐怕难以获得竞争资本。一个区域,如果既不属于中心城市,又未被都市圈囊括,且未进入大城市群的范畴,那么未来的发展空间必然受限。
  F796DE5156969668D4820545C26E72A81C5FA09E_size859_w985_h743.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