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G80广昆高速公路南宁往广州方向337公里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货车经过北流路段时突然横向“漂移”停在了高速路上,车子占用了三条车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故处理民警接警并立即赶到现场后发现,货车占据了高速公路的三条车道,导致后方车辆无法正常通行,所幸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经询问货车驾驶员得知,由于急着赶路,驾驶员连续几个小时驾驶车辆未休息,途径此路段时已经困得不行,导致车辆操作不当失控。
随后事故处理民警调来拖车对大货车进行拖移,对该路段进行了临时交通管制,事故处理民警以最快的速度对事故现场清理完毕,事故路段恢复正常通行。
交警部门提醒:长时间、长距离行车时要科学安排好时间,注意途中的休息,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连续行车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尽量不要在深夜驾驶。
什么是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因精力削弱而导致了生理机能失调,进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未眠等,都容易导致出现疲劳驾驶。
我国法律如何界定疲劳驾驶? 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四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十分钟。” 疲劳驾驶会出现哪些状况,有什么危害? 1) 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例如换档不及时、不准确或忽略交通信息等现象; 2) 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 3) 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疲劳驾驶会影响到驾驶人的注意力、思维判断和身体运动等诸多方面。当驾驶人疲劳驾驶时,极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危及自己及他人。 疲劳驾驶常发生在什么时间段? 据相关报告,由于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多发时段集中在一天中的3 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凌晨2 点左右,此时段是长时间未眠,因疲劳而产生困倦,加之夜间行车视线较差; 第二个高峰发生在凌晨四点和六点,除了长时间未眠的可能外,这时间段也是人体在一天中处于最低清醒程度的时候,最有可能感到困乏; 第三个高峰发生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这是人体生物钟的一个“次低谷”,午餐后( 血液流向消化系统),这个“下午低迷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致人感觉困倦。 当您感到疲劳时该如何处理? 1)停止开车,并将车停在安全的地方,到驾驶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2) 做一些动作活动身体促使大脑兴奋 3) 喝一杯浓咖啡 4)小睡15-20分钟
上述,只能作为紧急临时措施考虑使用,由于疲劳程度可能存在不同,其效果的有效性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您需要观察自身状态的变化后,再判断是否可以继续您的旅程。 唯有充足的高质量睡眠,才是缓解疲劳和恢复清醒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当您驾车感到疲劳时,请及时休息,切勿继续强忍行车。 如何有效预防疲劳驾驶? 提前做好预防才是“拒绝”疲劳驾驶更为有效的途径,以下四种方法可最有效地帮助您提前“拒绝”疲劳驾驶,保证您出行安全。 1) 保证睡眠时间,获得充足睡眠 2) 养成良好习惯,规律作息时间 3) 定期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魄 4) 科学规划行车,途中劳逸结合 同时,出行途中,请注意选择安全停靠点,及时休息调整。温馨停靠,将会让您的旅途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