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 1、学佛首要是建立宗旨
学佛,有从理入,有从行入,但不管从哪个门入,目标都是一致的,故学佛首要的是建立宗旨。 学佛不仅讲“放下”,也讲“提起”。提起宗旨、提起智慧、提起慈悲,放下烦恼、放下执著、放下痛苦,我们“放不下”,恰恰是因为该“提起”的还不够。 学佛之初,从外缘来讲,首要的是要找到师法友团队,打造一个修行的环境;从内因来讲,是要树立宗旨、信仰,有了这些作为根基,才谈得上步步用功,断除粗猛恶业乃至调伏细微心念。 初学佛的人,真正要着力的地方,从内因上来说是自己的宗旨、愿力,也就是建立“为什么学佛”的正知见;从外缘上来说,是寻找、融入一个清净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体。 而不是急于求得什么结果,在自己身上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获得意想不到的好运等。
2、学佛也有方法论
再者 ,就是一个好的方法。很多人学佛都有这个过程:看到了佛法的殊胜,可是难以对抗习气的顽固。 若没有正确的方法,容易越学越烦恼、沮丧,久而久之,学佛就变成了头脑中的一个妄想,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 这是缺乏善知识指导,宗旨不明、次第不清之过。
3、学佛还要辩证地掌握度己和度人的关系
度己和度人并不矛盾。前者是修心的过程,后者是行事的方法。 学诚法师说:“度人先度己”是修心原则,时时返观自心,念念不忘宗旨,只有先调伏了自己的烦恼才能去帮助他人;“度己先度人”是行事原则,学佛之人要学习佛菩萨,放下自我,广行大悲,在利他中才能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
学佛的最终宗旨是成佛,佛法分为悲、智两个部分,学佛就要让慈悲与智慧圆满,因此要持久而行。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既要有高远的志向,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下手处,脚踏实地的去行持。
4、学佛学什么?妙江大师如是说
自古以来,圣贤皆以忍耐为重要的品德。故而,要想成为“诸佛龙象”,就要有“先做众生马牛”的忍耐力。忍耐是一种智能,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慈悲,是一切成功必备的修养和武器。 学道有如守禁城,谨防六贼暗来侵;军中主将能行令,不动干戈亦太平。 下雨了,有人淋雨,有人听雨。淋雨者在奔波,听雨者很安静。本来一切都是无中生有,若欲脱诸苦恼,应须观知足。 所谓的观自在,就是时时关照内心的“自己”在不在,自在即禅定,自在即如来。 要到达成佛的目的,要经过“信解行证”四个阶段。首先要有足够的“信”仰,信佛实有,再努力研究佛法悟“解”佛的实理。再依照自己所认识的无畏之法实“行”,如此精进不懈一贯到底,终能“证”得佛的境界,涅槃乐地。 这就亲自证明佛所宣说的真如实道。谛信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佛,终有一天都能成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