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56797|回复: 0

[北流风俗] 北流有个叫“牛圩”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7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广州

北流各乡镇里的圩日,会根据周围的人约成规定,一般是三天为一轮,依农历而定,分为逢“一四七”圩、“二五八”圩、“三六九”圩,两个相邻的圩场,它们的圩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这样就能让买卖双方都有较多的交易机会。


360截图20170527105604031.jpg

圩场上的商品交易一般按商品的内容分类,如粮食方面的有“米行”;家禽类的“鸡鸭行”、卖猪牛肉的“肉行”;服装类的“布行”,卖菜的地方叫“菜行”等,各圩场按其历史习惯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把自己产品摆在规定的地方去卖。


360截图20170527105623171.jpg

旧时因交通不发达,乡镇里的人卖东西只得靠肩挑步行,前些年头是骑自行车,现在几乎是骑摩托车,或搭车赴圩,有拖拉机或农用卡车的却自己开着载着自己的产品去赴圩,步行的大都是圩场附近的人。

人头涌涌的圩日你就去得多了,但是牛头涌涌的圩日你又去过未?在北流市区原供销大夏对面就有一个不一样的圩日,那就是“牛圩”,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个特别的圩日!


360截图20170527105632703.jpg

说起北流的牛圩,应该也只有真正的老北流才懂得这个称呼了。

北流大人巷西端巷口,那里原长有两棵上百年的参天大榕树,每棵树干直径有五米之大,两树的树冠覆盖直径有百米之广。


360截图20170527105640343.jpg

每逢三日一圩的圩日,卖牛人便将牛牵来,缚于树荫下,墟场中人声鼎沸,小贩喧嚷叫卖,当时的昌平盛世,在一个小小的牛圩中满盈。

“牛圩”具有200多年赶集历史

据史料记载,牛圩始于清朝中期(约18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农历三八为圩日(后改为公历一六为圩日,1980年后又改为公历一四七日)。牛圩还经营牛担、牛扼、牛铃、牛索、犂耙等农作耕具。


360截图20170527105751171.jpg

随着时代的变迁,牛圩改变了容颜,建起了凉亭、花圃还有报亭,唯一不变的就是小贩喧嚷叫卖声依旧不断,手机贴膜,流动小吃,水筒烟丝.....依然是一个小闹市,也成了北流老年人活动的好去处。


360截图20170527105730781.jpg

“牛圩”是因为最初由明代起交易耕牛而得名,因此,每逢牛圩日,大大小小的水牛、黄牛,挤满了墟场的每个角落,来赶圩的人声、牛叫声混成一片,整个圩市“牛”气十足。


牛圩中,穿梭着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卖牛也不买牛,却专门帮牛“看相”,一头牛身价几何,全靠他们一张嘴决定,他们就是牛中介,民间俗称“牛中”。


据说当时做牛中(牛经纪)和牛户是比较辛苦的,每天凌晨二三点就要起床,把牛集中赶到的牛圩里排队。刮风下雨亦不停歇,风餐露宿非常艰辛的。

原来一个“牛圩”隐藏着这么多知识

可惜已经见识不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