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堂居士 于 2011-12-12 10:23 AM 编辑
这些人物,一般到地方后,只要出示官文印鉴,地方官员就要接待,并予保密,就如同今天的国安局人员出行。其实,大名鼎鼎的徐霞客,就是以此种官方特派员身份出游的,只不过其重点不是查风水,而是对各地作地理环境考察。 二类,是一些“大师”级地师修道有成,以私人身份出游天下,如“剑侠”之仗剑纵横于江湖。这 类地师以悠游为乐趣,不愁生计。囊中羞涩时,略一出手,展示点绝活,比如遇着福主,点上一穴,即能保福禄滚滚,主家自然感恩,馈赠丰厚;或行至一地,高谈 阔论,语惊四座,指人风水休咎,毫发不爽,众人叹服,自甘愿供养、侍奉之,或从之而学;他们兴趣来时,一时“技痒”,也常点上一些“名地”,悬示后人,让 一方人们津津乐道千百年;或传下些“秘记”、“钤记”,留下福地待福人,让人猜谜去,猜中而有福者受之;或不时悲天悯人,用些“救贫”手段,济世救人,积 累功德……
自古来这类大师不少,如宋代著名的“地仙”赖文俊,酷好相地术,弃官不当,自号布衣子,浪迹江湖,留下许多风水传奇故事,并总结经验,撰成风水著作传世, 还在江南从福建至两广等地留下不少“风水秘记”。如在广西留有“都峤山金斗赋”,令当地人至今还念念不忘。后人把他誉为一代地理宗师,乃至“寻龙剑侠”, 颇有点象武当派的“张三丰”。
三类,是常见的民间“阴阳先生”、“风水师傅”。有的为了爱好、乐趣出游;有的受人之邀请;有的为谋生出游。其 间水平参差不一,鱼龙混杂。有的有真功夫,或闻名一方、一时,甚至身藏不露;有的“半桶水”,边学边行;有的则无甚真才实学,或只懂诌些地理术语,到处炫 耀,甚至招摇撞骗。一般人家,有经济条件又想凭风水有所发迹的,遇着好的地师且经鉴定有真功夫的,也愿意接待、供养,而附近又有福地,地师看主家诚心且有 福份的,也可能会点上好穴,作为报答。很多地方因此形成长年供养地师的习俗。如有名的安徽南部古村落宏村,是当地汪氏家族礼聘名地师专门细致观形察脉达数 年后,精心策划、指导该村按“牛形”布局风水,兴旺了数百年。若遇着一般平常地师,拿拿吉日、帮布置一下阴阳宅,还是可以的。怕的是碰着某些无才而又充 “师傅”,靠唬人过日子的,若主家懂点门道能识人的还好,若懵懂无知,听其胡诌,也有不幸发迹不成,反招灾咎的,因此最宜慎重。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职业化的地师在点不点真地与人之上,往往多有讲究。道行高的地师,要点一些中小之地与人,就如探囊取物一般;而道行相对浅一些的地 师,点真地与人则要权衡再三:主家是否有福消受?是否会伤着地师自己?(据一种神秘说法,许多真地有神秘力量守护,只不过一般人看之不见而已,要用须有能 力和功德,不只是地师说给人就随便给人的)……有的可能因此会略耍花招,故意让穴点偏或立偏方向;也有的可能对主家感恩,在要求主家答应发迹后包养其一辈 子才肯点出真地。这种故事在旧时民间很常见。
不过,应该说,旧时除了少部分地师会致富甚至自找福地自家发迹外,相当多数是属于走到哪吃到哪,“江湖一把伞,有吃没有攒”的状况。而若能在经年累月的观 研地理中参悟天地玄妙之道,视之为一种修行,而悟入真境者,那将是地师中的上乘者,即所谓的“地仙”了。
一些有良好师传的地师,往往都会带有自己的一套“家事”、“把式”:如一般都有好的罗盘、择日课的历书、“百中经”等。旧时地师多还喜欢随身带一只布 袋,,内装白米,上山时将袋打开,将白米摊平,即是最好的摆放罗盘的“水平仪”,既吉利,又任凭山坡怎么陡都不要紧了;下山时若得主家赠与白米为酬,米袋 又可派上用场;若游方途中一时找不到人家礼聘,则所带白米就可成为资行干粮。并带有系着铜钱的长线,作为测向标线用。一些地方如广西一带,部分常出门的地 师还有会些秘法、符咒之术的,防身自护,如若遇着毒虫歹人,用以吓跑、制服之,或化灾解厄。如传闻中的“千斤法”,法施于人,可令其目瞠口呆,半晌动弹不 得,颇有些神功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