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信佛之一:修佛与信佛信仰虽同,但属不同层次的文化理念
佛教做为一种宗教文化,它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大的范围可以分为出家修佛和在家信佛两种。出家修佛是那些职业性的剃度出家的僧人;在家信佛的是指普通百姓修佛和信佛的群体。
这里将没有剃度出家的、有佛教信仰的人称为俗世修佛之人,这些人虽然一心向佛,但大多还不了解修佛之真谛。有的人认为,修佛就是积德行善,净化心灵;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寄托,还有的人修佛是为了保家庭平安,求财修官,求人间福报,从广意的佛教来说,并无不妥,但它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佛。
二00三年春,北京回龙观的一位修佛居士,已有二十多年的修佛历史,经人介绍,他找到了我,我问他:来此何意?他说:我一心向佛,别无他念,只想修入佛门,你有神通,帮我看看我能不能修成佛?我问他:你为什么要修成佛呢?他回答:为了解脱烦恼。我说:你解脱了烦恼,那么你把烦恼留给谁呢?你想当逃兵,恐怕还逃不掉,你还生活在这个现实凡尘世界里,既使离开社会剃度出家了,也还是有烦恼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都会有三千烦恼丝的原因。出家的和尚虽然剃去的头上的烦恼丝,但它还会长出来,因为这个凡尘世界就是有烦恼挂碍的;另外,你一心想修成佛,这本身就是一种执着,有执着心里就有挂碍,有挂碍就难成正果,所以我看你修不成佛。我这话说的很重,当时就把这位修佛的居士吓出了汗儿,他站起身双手合十,问我:请问怎样才能修成佛?
我对他说:莲生污泥而不染,莲花必需生长在污泥里,养在清水里它是长不好的,人若修佛必须在俗世间,因为俗世间有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美色、美味等等,谁能抵御这些诱惑而练就金钢不坏之身,谁就可以成正果;我们既然生长在这个有烦恼的娑婆世界,就要不怕烦恼、面对烦恼、解决烦恼,你把烦恼解决完了,你也就没了烦恼。如果你不再执着,一切随缘,心无挂碍,悉心修佛,当你肉体身的生命进程结束时,你自然也就灵魂飞升,进住佛界。我说完后,这位居士一揖到地说:悟道了!然后向后转,大踏步向门外走去。我大声喊:混蛋!你给我回来,你悟道了,我还没悟道呢。他头也不回扬长而去。唉!这个世上就这么不公平,他倒是悟道了,可我还得在苦海中挣扎。
修佛的终极目的,是脱离六道进入佛界,永无烦恼,修行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把它分成两大类: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我们这里只讲在家修行,这是与俗世间难以割舍,但又一心向佛的人的一种修行方式,主要以禅宗和净土宗为主。
中国的佛教主流是禅宗,主张禅修顿悟,强调忍者不如悟者,在民间的佛教信仰中,基本上是禅宗思想。为适应广大信众,方便修佛,佛祖又为我们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佗佛,开启了通向西方极乐世界的方便法门,因极乐世界又称为净土,所以将修这种法门称净土宗,因此我们将释迦牟尼佛祖称作本师。
俗世信佛中有两大类群体,一类是宗教意义上的信佛群体,他们信佛的目的是为了脱离六道解脱烦恼,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因为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为了解决人死后的归宿问题,佛家讲六道轮回,往生佛界,是解决生从何来死向何去的人生最大问题,即了断生死;道家讲修仙得道,羽化成仙,功成身后飞赴瑶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最高境界是死后能进天堂。宗教意义上的信佛为了达到往生佛界的目的,这要遵守佛教经典中的戒律,按照佛家思想修行修炼,最终要做到心无挂碍,放下欲念了却尘缘,重在修为而不拘于形式,不执著于供佛的形式,万念俱空,只须佛祖心中留。另一类是民间信仰意义上的信佛,信佛供佛的目的是为了求人间福报,求官位高升、求财运兴旺、求家庭美满、求事业发达,这与佛教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佛门不排斥的、有助于佛教事业发展的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是一种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佛教在传入我国的过程中,早期只有为数不多的佛理高深的大德高僧理解佛教的真正内涵,大多数的社会群体事实上是将佛菩萨当做神灵供奉,等同于保护神,祈求国泰民安,祈求家庭幸福。既使在佛教鼎盛时期的魏晋南北朝,大多上层知识分子也没真正理解佛学理论的核心,梁武帝时期由范缜率先提出的神灭不灭之争,实际上是在对佛教有关六道轮回理论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
我们知道,佛祖释迦牟尼经过苦修证悟,具足大神通,洞观宇宙与自然界运动规律,尤其是对生命运动规律的揭示。他观察到了我们的宇宙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是以三种形态的形式存在的:第一种形态是我们现实的、三维空间的显态世界,普通肉眼能够感知到的生命世界,这个世界基本上分为四种生命延续方式,由高到低依次为胎生的哺乳类生命、卵生的爬行类和鸟类生命、湿生的水生类生命和化生的昆虫类生命。这些生命现象是显态的、普通肉眼能观察到的。当这些生命解体后,构成生命的本原以场能的形式,含有微量的质量进入另一个世界,即现代物理学上的多维空间。而生命的最高形式,是完全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于最高维度的空间,不含有质量成份,佛祖将它描述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不具任何形态的生命本原(无色)。
前两种生命形式,佛教界将其分为六个层面;天界、阿修罗界、人类社会、动物世界、地狱和饿鬼道,即六道。生命以这六个层面由显态到隐态,由现实的生命体到隐态的主要以能量形式存在的隐态灵体反复流转,无限轮回。其中部分生命本原能量达到足够的量度,而且不含任何质量成份时可以进入最高维度的空间,即现代物理学上的纬度在十度以上的多维空间,也就是所说的佛界。
从隐态秩序来说六道轮回的世界是一个有烦恼有痛苦的世界。首先说天界,虽然物质条件优越,但因为没有烦恼,也就得不到磨练难以修到佛界,按其因果仍然要堕入轮回再受烦恼。阿修罗界虽属天界但因我痴我慢,争强好斗,一样难修佛界。人类社会同样要经受生老病死之苦和各种烦恼。动物世界的各种生命它们要为生存而奔波,被人类驱使奴役,终老又难免逃过屠夫之手,遭受下汤锅为他人饱腹的命运。地狱和饿鬼道更是要受尽刑罚,倍受煎熬。因此佛教认为六道众生是一个有烦恼有痛苦的世界,把它称之为苦海,如果能修证到佛界也就是跳出了苦海。
梁武帝时期的神灭不灭之争实际上是在六道轮回这个层面上,它所论辩的形与神之间关系是指现实的生命体与隐态灵体之间的关系,以薪与火燃烧的物理现象解释薪尽而火灭来阐述人死而神灭这一观点。以当时的科学水平范缜当然不明白,在量子物理学中一对具有质量的正反基本粒子相互碰撞可以湮灭,转换成没有质量而具有能量的光子,质量转变为能量。薪尽火灭的过程就是物质由质量转化为能量的过程。同样,生物的光合作用、细胞的分裂则是由能量到质量的转变过程,能量和质量可以相互转换,能量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生命解体后,生命的本原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于多维空间中。以佛教产生时期到范缜所处的时代,受当时的科技理论水平的限制,佛教界无法用科学的、确切的语言表述出佛祖释迦牟尼所阐释的生命现象存在的各种形式及其运动规律。范缜以及辩论的对手都是在没有搞懂佛教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打了一场论辩糊涂仗。
高层人士尚且如此,何况平民百姓。大多数人并没有搞懂佛教原理,只是将佛菩萨视为保护神,实际属于民间信仰。高举反佛大旗的范缜事实上是失败了,因为神灭不灭之争后的隋唐时期佛教文化空前繁盛,神灭不灭之辩激发了有识之士探究佛理的动力,包括著名的玄奘法师在内的大德高僧西行求法,不但进一步繁荣了我国的佛教文化,也在佛理佛法理论研究上有了空前的提高。我们现在有理由为宗教意义上的佛来定义:佛是以能量形式存在于高维度空间的生命本原。
俗世信佛之二:正确理解佛教信仰与民间信仰的区别
任何一种新的事物发展过程都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得以提高,民间信仰同样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普及的过程。正如当年的共产党人,他们出国留洋,在西方接受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决心用共产主义理论缔造一个新的中国,可是革命力量从哪里来?战争资源如何获得?这就要动员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广大民众来参加革命,那么这些苦大仇深的工人、农民根本没有文化知识,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的理论呢?我们的共产党人成功的完成了由普及到提高的过程,他们向刚参加革命的劳苦大众描述的共产主义是一幅“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画面,这对于身无寸土的老百姓来说、具有极大的感召力,他们为了这样的一个目标加入到了革命队伍中,抛头颅洒热血。这些革命战士加入革命队伍后,通过不断的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最终理解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真正含义,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战士。他们当初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小农经济,连小康都算不上的温饱生活,可是正是千千万万个在普及中提高的革命战士缔造了一个新的中国。
佛教的发展和其它宗教的发展也要遵循这一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都可能遇到缺乏宗教知识的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是玉皇大帝大还是太上老君大?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反应了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差别,从宗教信仰来说太上老君是道教的教主,位列三清,地位远在玉皇大帝之上。而在民间信仰中,百姓会认为人间皇帝最大,当然天上玉皇位置最高,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成了玉皇大帝的军师,手拿麈尾站立在玉皇大帝身边。这两种说法都没有错,只是信仰的层面有所不同。
民间意义上的佛教信仰对佛教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广大范围的普及就不会有佛教文化的兴盛,也不会有佛理佛法上的提高。因此,作为佛教文化是不应该排斥任何意义上的民间佛教信仰。在佛教普及的过程中,人们从无知到有知,从不自觉到觉悟,大量的信佛供佛之人为求人间福报,得到了佛界诸神的帮助,获得了现实的物质利益,起到了榜样的力量,扩大了信奉佛教的队伍,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佛教法物之外,大量的佛教书籍得以流通,一些学历高、有缘份、有悟性的信奉者会完成这一提高的过程,修证佛法、顿悟空门,成为真正宗教意义上的修佛之人。
宗教意义上的修佛重在修行,而民间意义上的信佛重在诚心,心诚则灵,这是一个有关神灵秩序和神灵世界的问题,更要注重神灵世界的规则,因为所求的是人间福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付出当然也就没有回报。这是本文所要说明的问题,也是当前很多修佛信佛的人所关注的问题。
--转自钟政老师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