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25631|回复: 2

学佛人的恭敬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7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河源
                     学佛人的恭敬心
                              作者  布蔼
    首先向摄愿师兄道歉。我因近期出差,所以没有能及时回师兄的帖子,请师兄见谅。思考再三,本次论坛中师兄等关于佛儒道三学关系的辩论,其本质就是一个学佛人究竟该如何学的问题。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梳理,可能问题会更明晰一些。

  第一,孔老是不是圣人,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孔老就是圣人。因为中国人本来就尊这些古来的先贤为神圣的,这是我们文化的根本所在,就说佛法是甘露水,儒学道家等是杯子,没有这个杯子,我们也难能很好地得到佛法甘露的滋养的。因为儒道之学中有许多精华是与佛法相共同的,所以中华大地就很好地比较完整地接受了佛法,汉地佛法以早中期的印度佛教为主,我国的西藏以中后期的印度佛教为主。这样我们国家从这两个方面比较完整地接受了印度佛教的所有,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汉地的禅净等十宗,藏传密法等。如果没有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的根基,佛法要能如此完整地在我们国家得到很好地保存和流传,也是非常困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古来就有高僧大德说,孔子、老子等中国的圣贤就是佛菩萨的化现。并且从文化的层面上,儒释道三家的圣贤本就是平等无二别的,不会因为我们今天的讨论而使这个事实被否定掉的。佛经论中有说,众生心就是佛心,众生心性与佛无二、等无差别,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诸佛菩萨即现何身度之。虽然这是佛菩萨的境界,但我们要能入此最胜之境界,也要以此而行愿的,如此地不断扩大自我的心量,务必要使我们能与诸佛菩萨心相感应的。

  其次,要作到这一点,就不仅仅是一切圣贤是不是宗教圣人的问题。从佛法修持方面,是要对一切众生都作如佛想的,如此才真正地平等和究竟,才能使真俗二谛相融。因此,佛教就有一切违顺之缘都是我们修道的增上缘的说法,更何况儒学对于培养我们为人的德行大有利益,道家之学对于我们深入体会无为法也会有启发意义的。我们不仅仅是对孔老等先贤要恭敬尊重所学,我们更要感恩和恭敬对待所有于我们有缘的众生的。但是,说真谛是第一义谛,是胜义谛,就是非相,就是即相离相。如果我们就只直接地说除释迦牟尼佛之外的任何一个具体的人是佛菩萨,就会使我们陷入有相有形的束缚之中,就难能使我们的心量不断地得以扩大的。这就如我们只认自己的父母为父母,惟父母之命为命,就不能见无量众生也为我父母的事实一样。所以,学佛人的恭敬心,是普遍一切处的。

  第二,孔老之教非佛教。我们先从孔子所倡导的基本观点来说明这一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语出自《论语•颜渊》。这是齐景公问政,孔子所献出的为君为人治国理家的八字方针。经过高氏的引荐,孔子见到了齐景公,而且齐景公还把他作为了自己的政治顾问。孔子开始踏上仕途,常借齐景公问政之机,陈述自己的政见。孔子向齐景公提出的这个八字方针,也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后来汉儒董仲舒藉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提出“三纲五常”,促使汉武独尊儒术,并成为沿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影响至深至远。再看儒家所宗崇的“仁义礼智信”。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展为“仁、义、礼、智、信”,这就是后世所称谓的“五常”。“五常”之理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是“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朱熹、王阳明之儒家理学中已经参加入了太多的其他文化成分了,就不再赘述了。

  从“仁义礼智信”的基本意义上理解:何谓仁。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古字义,离不开我,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是儒学所说之智。何谓信。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们纯真朴素,没有我们现在人这许多的分别心思,故而真实可靠。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所谓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从以上对儒家学说根本要点的回顾,我们究竟能看出点什么呢。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是与佛法中的性相用不同的,儒家所说的的智也绝对不是佛教的如如正智,儒家所说的信也不能与佛法之正信所完全相同的。佛法讲苦集灭道,这是佛教基本的四圣谛,就是要使我们能首先认识这个世间诸有皆苦,因缘所生之法无非是幻空不实的,道的实质就是寂灭。要真正地回归于寂灭的道的本身,就必须真正地认识这个三界之苦处处在在,才能坚定地出离的,才能以般若正智成就一切佛事业的。这些在儒家之教是不能看到。佛陀制定有“三法印”,以此来区别佛教与一切其他的世间外道。所谓印者,决定义、区别义。合于如此之三法印者,就是佛之教授法,不能合于这个三法印,就不能说是佛陀之教导。历代以来的祖师都是依如此之三法印为准则来宣说一切佛法的。依此三法印来观察儒道之学,我们是无法真正体会到诸受是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理的。

  儒学固然也是世间善法之一部分,这毋庸质疑,但却不是佛法中所说的一切善法。明确地说,儒家的“三纲五常”是我们的先贤所倡导的中国人的人伦道德基本,就与西方人的伦理道德也是不能完全相同的。并且儒家所说的“五常之道”也不是佛法中所说的道的本身。所以说儒主世间的说法,就非常地具有局限性。比如说佛教的五戒,就很难用儒家之理来说通的。作为世间善法之一部分,我们当然应该学,并且我们本就在学中。因为我们本就是中国人,儒家之学本就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影响我们已经几千年了,不论说学与不学,其实我们都在学中。不像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毕竟是外来的。对于佛教来说,虽然也熏陶我们很长的时间了,但真正能接受佛法的中国人毕竟还是很少很少的。因此,为佛子者,在今生有限的人生当中,还是应该尽可能地以全力修学佛法为要务的。

  师兄说,真佛子也才真懂得儒家之理。确实说来,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学佛之人,通过自身的修行,随着自我所能体会境界的不断提高,可以观察和体会到圣人的部分良苦用心,从而知道了圣人修身齐家治国的目的也是要能使世界和谐包容,能使世人都过上路不拾遗、户门不闭的安定生活的。但在这个娑婆世界中,不论我们如何地努力和作为,这个大同世界的理想究竟能否实现,却是非常之渺茫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事实是,人类历史已经经历了非常的漫长时期,但这个星球上的众生依然还生活在无边的苦难之中,战争和饥饿的问题始终困绕着我们,地水火风的灾难始终伴随着我们的一切生活,哪里能是我们究竟的安身之处呢。现在是这样,将来依然还会是这样的。无论是科学技术如何地发达,依然是无法彻底地解决这些人类的烦恼问题的。人们所经受的身心痛苦只能是越来越深重了。所以,佛经上就有五浊恶世的解说。念佛之人,更应该能深刻体认到这一点的,如此才好也才能坚固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和决心的,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信愿行更加地坚固有力量,才能与佛陀的本愿相切。

  第三,明确佛法唯立一心。说一切世间法无非是佛法,是从心而说的。三界惟是一心所显现,离开我们的心,无任何自他的境界可以言说的。此心就是众生心,这个众生心就是佛心,心佛众生等无差别。佛应众生所愿而显化度生,众生因佛的因缘而解脱诸苦难的束缚。诸佛与众生的这个因缘是至深广大的,作为凡夫的我着实难能体量的。惭愧。从如此广大之心而言,哪个不是佛法,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之学,一切世间法无非是佛法,都是心的幻化所显。但是,不能明此心、见此理,就还在如此之迷惑中。在如此之迷惑中,我们所能见到的法,就不是一切世间法了,又如何能确定儒家之学就一定能代表一切世间法呢。所以儒住世间的说法就不能成立的。当然,如果能有很好的儒道之学的功底,更能有高尚的为人修身养性的品德,再进一步能学一切佛法,就会如虎添翼,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能在自身明心见性的基础上,兼顾儒道之学的发扬广大,目的还是要使更多的人们能解脱烦恼的束缚,也是无不可的。菩萨行道,也要精通五明的,也是要能深通一切世间法的,如此才好普度众生。

  师兄信自己之所学,实在难能可贵,师兄的专一至精,更是我所不能及的。向您学习。既然是来论坛交流的,个人但能表达明白自己的观点,就是成功的。彼此相互能够借鉴,就是论坛的作用,也是我们的相互学处。师兄对我个人的批评和指点,我完全接受。感恩致谢!
发表于 2011-2-2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玉林
已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9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贵港桂平
学习下!{:1_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