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得时·用时(一) 一、天之时大矣哉 在易学文化理论与应用体系当中,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干支这五大原理系统的涵盖与演绎应用,都离不开时的因素,时的因素不仅仅包括现代人所能理解的时间概念,其更深的内函是无形的哲理性的东西,以及时与人事的息息相关。 时之造字,简体形符为日,声符为寸,繁体形符相同,声符为寺。时字以日为形符,说明时的产生与太阳的运行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寺呢?《说文》云:“廷也,有法度也。”太阳与法度,合起来即为时,时的造字和蕴义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易·系辞》),古代先人从观察星宿运行与地球上动植物的变化入手,以干支纪时,创立了廿四个节气;观察每天昼夜的变化,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这些节气与时辰的建立,都以太阳或能量的实在物质为依据,是一种客观的唯物论,而不是臆造的东西。 《易》在谈及天地人时曰:“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其中,阴阳指日月流转,引申指时间;柔刚指一卦之中爻象的位置,引申指时间;仁与义指的是人心,人的精神所向。说到此,不由想起孟子那句尽人皆知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句话小时候就学到了,那时老师对“天时”的解释为“有利于人事的自然气候条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天时”的注释为“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属也。”这些都跟自然气候毫不相干,天时的真正内涵,根本不是泛泛而指的时间和自然气候条件。 其中,“时日”,“时”是指时辰,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日”指的是“天”,古代用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和时。如今天的“日”是丁丑日,北京时间上午十点钟为巳时,以日定时的干支,以“五鼠遁”口诀定,“丁壬庚子居”,丁日或壬日以庚为子时天干,合为庚子时,丑时为辛丑,寅时为壬寅,卯时为癸卯,辰时为甲辰,巳时为乙巳。 “支干”,支是指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是指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再看“孤虚”?“孤虚”是个专有名词,旬中空亡的地支称为“孤”,与“孤”对冲的地支被称之为“虚”。查找旬中空亡必须使用日时的干支,如丁丑日乙巳时,时中之旬为甲辰旬,寅卯地支空亡,寅卯方称之为“孤”。寅卯对冲的地支为申酉,申酉方称之“虚”。 “孤”和“虚”的实际应用是:背孤击虚。即将自己的军队安排在“孤”的方位上去攻打处于“虚”的方位上的敌人。“孤虚”源自“奇门遁甲”,据说为黄帝所传。时上的孤虚法最验,可以一胜十,十胜百,有一妇战十男之说。 那么,最后这个“王相”是指什么呢?其实就是“旺相”。五行金、木、水、火、土在月、日、时上的表现为旺、相、休、囚、死五种状态。若以天时的中的旺、相之孤去攻打对方的囚、死之虚,加上善于利用地利与人和,则可稳操胜算矣。 可见,天之时大矣哉!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在宜居环境的阳宅布局上,也很讲究“天时”的重要性,“时”是判断阳宅兴旺发达的重要参数。 阳宅所论的“天时”不是自然气候的条件,而是关乎兴旺发达的当旺运星之时。如现今当旺的运星是八白艮山卦气,八白旺气星管二十年运,在二十年运中,有六个阳宅的坐向是旺丁发达局,即是乾山巽向、巽山乾向、亥山巳向、巳山亥向、丑山未向、未山丑向。此六个发达旺气局名为“旺山旺向”,旺山发人丁添福寿,旺向进财禄出官贵。 若自己的阳宅坐山不在六个发达局当中,就得利用流年的旺气星布局。 流年的当旺星也很讲究,流年的当旺运星是每一年变动一次,所以当旺的运气星每一年是不同的。如今年已丑年当旺运气星八白飞临巽方,巽方即是财星与官贵方,用吉祥物布置一个巽方发达局,不失为一种利用“天时”的好办法。 《易·系辞》中云:“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古之圣人以天地通天时,以天时变化通富贵,可见时之重要性,也可以理解为时运与富贵天地日月息息相关。 古人不写没有益处的文章。他们所写的文章,均遵奉“文以载道”之文字本性,圣人之言皆意境深远。 孔子云:“书不尽言,言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