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就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古书《尸子》记载:“燧人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也。”有专家认为一万年前中国的祖先燧人氏观察的辰星就是火星,而中国从远古时期就设立了观察和管理天文现象的官职以设立历法惠及民生。中国每个朝代的历史书都对天文历法有详细的研究和记载,如超新星的爆发天文现象,如彗星的出现、流星的发生和爆发,太阳系其它行星的出现,还有太阳、月亮的圆缺等异常现象等等,中国历史书都有记载,中国古代也诞生了很多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西方科学家最早记载天文现象的是古希腊,然后是地中海沿岸。古希腊和地中海沿岸也出现了很多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而15世纪远洋探险所需要的导航技术和新大陆的发现促进了西方的天文学进一步发展。16世纪欧洲天文学繁荣又促进了欧洲科学大发展以及人类思想的大解放,也促进了欧洲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随着16世纪末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已经一清二楚,远洋探险开始没落,而21世纪另外一个探险和探测又新兴起来,那就是宇宙探测(也可以称之为深空探测)。
今天的“宇宙飞船”就像我们人类古代用的“帆船”与铁甲船,帆船与铁甲船在大海中要经受起大风浪的考验,而且还要经得起长时间海水的拍打、浸泡。而宇宙飞船要耐得住极高温度、极强的压力,挡住极大的太阳辐射等等,才可以在宇宙中遨游。我们的祖先的四大发明为人类征服海洋奠定了基础,东方和西方人古代的航海家通过在船上安装指南针和行星的方位知道了大海的方向;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出现了大批的航海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医学家;而化学科学和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也使人类有了更强大的力量。但即使这样,大海广阔无比,有时候航驶在海中几个月都看不见陆地,你就要做好与“饥饿”和“疾病”做斗争的准备。在古代的远洋和探险先驱当中,不少人被狂风巨浪吞没葬身大海,不少人是被饥饿和疾病夺去生命,剩下的幸运的少数人成功了。现在的科技水平和古代东方以及西方14世纪以前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人类科技对于现在太空探测、探测和15世纪人类在海洋的水平差不多。所以深空探测也不是什么国家都有能力进行的,除了投入巨大金钱外,还要有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持。当然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成熟,深空探测成本已经下降了不少,而随着未来一些私人企业也进入太空领域,现在的深空探测花费要比以前的少得多,也会有更多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加入人类深空探测行列。
现代宇宙航行学的奠基人、现代航天之父苏联的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便去征服整个太阳系。”人类征服宇宙的另外一条现实的“路”就是像葡萄牙航海探险家一样实行的“先近后远”、“循序渐进”的方法。人类应该先征服宇宙的近海“太阳系”,然后以太阳系中的边缘柯伊伯带大量的星球为基地,一步步向前推进。这种宇宙征服办法人类可能需要很多年,而且花费很大,还要有成熟的强大的技术如核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能源技术、化工技术、空间医学技术等支持。所以,人类想像15世纪征服海洋一样只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就可以征服宇宙是行不通的,人类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向宇宙进军,因为只有联合起来,人类才有足够的实力去开发、征服宇宙。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人类在开发利用月球的同时,也发射了很多探测器和卫星探测、观察火星,甚至从月球上通过先进的天文仪器在最近距离长时间的观察火星。火星在中国古代称之为“荧惑星”, 由于火星呈红色,荧荧像火,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我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每当荧惑星出现,中国的史书都有记载。从行星科学的角度来看,火星宛如地球的“孪生兄弟”,它们的形成时间、内部结构,乃至形成初期的环境都极相似。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也有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更是超过了4亿公里,所以火星每隔两年才有一次近距离的发射窗口。宇航员前往火星要经过几个月的长久太空飞行,宇宙射线对宇航员的身体有一定的伤害,有科学家说:“宇航员闭着眼睛睡觉都看到光划过眼前。“这就是宇宙射线。宇宙射线是来自外太空的带电高能次原子粒子,这些粒子的来源可能是太阳(或其它恒星)或来自遥远的可见宇宙,由一些还未知的物理机制产生。大部分有害的宇宙射线之所以无法进入地球是因为被地球的磁场、大气层和水蒸气阻挡、吸收和反射回去。宇航员在太空中所携带的水可以阻挡一部分宇宙射线,宇航员的排泄物听说也可以阻挡一些宇宙射线。宇宙最基本、最重要的学科就是光、磁场和电,所以人类也应该开发飞船与航天飞机外部有磁场保护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
宇航员长久在太空失重飞行肌肉会萎缩,现在有宇航员长期居住生活的空间站上都有一些健身器材,但在失重环境下锻炼也仅仅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肌肉萎缩的程度。所以中医的针灸、推拿和按摩技术将会解决宇航员长久在太空失重飞行肌肉萎缩问题。当然人类还会在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地板上开发出有轻微磁性的宇航员鞋子,这种鞋子的吸力可以根据宇宙的环境调节大小,这就是电磁学在宇宙飞船的应用。这样宇航员在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之中就不会失重、飘来飘去。宇航员穿上稍微有磁性的宇航鞋子在磁性地板的吸引下可以想在地球表面生活一样走路,这样就增加了宇航员运动的次数,增强了宇航员的体制。宇航员睡觉的时候穿上稍微又磁性的内衣还可以像地球上的船一样睡觉、当然这种睡衣还有磁场按摩和通过磁场的轻微辐射增强宇航员的血液循环和身体健康作用,就好像中国古代的中医针灸和现代人根据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所发明的中医磁性五行针一样的效果,这样有了吸力宇航员做实验和生活也会更加方便。
太空旅游大繁荣的同时,人类的宇宙飞船也纷纷登上火星,中国的火星探测器成功实现取样返回,世界一些国家也实现从火星采样返回。一些科学家经过分析火星土壤的样品,发现那里真的含有水分,而且有些还含有大量的盐分。人类在火星赤道和温带地区也发现了地下水,尤其是温带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地下水。大家欢呼雀跃,一些科学家说:“有了大量的水和盐,就解决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有大量的水就可以种植大量的食物,而冰盐加工分化得到的大量盐可以杀菌消毒,护齿,美容,清洁皮肤,去污,医疗以及提炼大量的重要化工产品,而冰盐提炼生成的钾肥等化工产品又促进植物的生长,而有了大量的水人类还可以从地区上引进各种鱼类和藻类到火星养殖,然后通过人类的尿液和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得到含氮终产物(尿素),来满足谷物等植物的需求,这样人类在火星就解决了食物问题。”
火星以前被称为“探测器坟场”,其实主要是因为探索火星非常困难,虽然我们人类探索火星已经有长达数十年的历史,但是整体的成功率较低,不足一半,也就是,我们所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是因为火星与我们地球的距离比较远,所以我们的探测器在前往火星的过程中,最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进入火星轨道了。为了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我们的探测器需要达到或者超过地球的逃逸速度(11.2公里每秒),这就需要我们的运载火箭的推力足够大。如果火箭的推力不足,可能就需要探测器额外消耗燃料来加速,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消耗燃料缩短探测器的寿命,还会花费更长的飞行时间。另外一个原因是在飞行过程中,探测器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轨道,随着探测器与地球越来越远,通讯延迟也越来越长,所以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当探测器达到火星轨道附近时,如果探测器飞得过快或者过慢,都可能会与火星擦肩而过。一旦没有被火星引力捕获成为环绕火星的轨道探测器,意味着这个探测器就彻底错过了火星。人类探测火星不仅仅发射了火星轨道探测器,还将火星车送上火星表面,而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的过程,是整个火星探索任务中最难的。因为着陆器在着陆阶段,需要将速度从2万公里每小时降到0,这个过程大约持续7分钟。由于地球与火星的通讯延迟问题,所以我们没法在地面实时操控探测器实现软着陆,因此完全是靠着陆器自主实现,稍有差池,探测器可能就会“硬着陆”了而损坏。
随着2025年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宇宙飞船与宇宙探测器的自主与自控能力大为增强。人类又在地球与火星之间建立了广泛而完整的卫星导航系统与空间站系统,这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火星的前提。
时间来到2030年,人类在火星轨道建成了一个人类空间站,这增强登陆火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建设了一个覆盖整个空间的强大深空救援和通信指挥系统以及人类地球与火星联系的中转站。此时人类的探测器探测和登陆火星成功率几乎百分百。随着人类空间站的建成以及人类的宇宙飞船速度已经达到十分之二光速,光伏技术、芯片技术、机器人技术、仿真技术、智能技术和小型核电池技术已经很发达。人类也研制成功防太阳辐射的电磁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和内部有重力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人类于是具备了长时间太空旅行和探险的条件。
时间2035年,随着人类的宇宙飞船速度更快以及深空探测器、太空望远镜和地球探测仪器发现了更多的类地行星,人类打算开始在火星上建设基地以作为人类开发外太空的中转站。人类的科学家和工程人员聚集一堂讨论说:“最近几年探测器发现火星上在干冰越来越少,证明太阳风在不断带走火星上在水分,我们应该尽快开发利用火星,恢复火星上广大云层和巨大空气,不然过几年后火星上的水将会越来越少。“一些科学家说:”我们该如何建设火星基地?”生物学家说:“我们首先要在火星上建一个人类生存系统,也可以称之为人类生态系统,那里面有人类、动植物生活,是一个封闭式的生态循环系统。”一些科学家说:“火星上有一定的磁场,但是因为磁场太弱,太阳风把火星上的云气几乎全部带着了,我们应该首先在火星上建设一个巨大的特殊玻璃苍穹,这样既可以阻挡火星的沙尘暴又可以阻挡太阳风以及太阳粒子对人类和动植物的伤害,又可以防止玻璃苍穹里面的水分和生产的云雾被太阳风带走,这样火星生态系统才会成功。”大家个个赞成。一些科学家说:“凡事都有好坏两方面,既然火星只有稀薄的二氧化碳、没有磁场留不住云层,那我们可以利用太阳风强大的电能、冲击能来发电,借助于一个巨型太阳帆收集太阳风的能量,能够产生大量电量,解决人类在火星上的能源和动力问题。”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说:“火星沙尘暴多发,而且沙尘暴非常凶猛,如何防治沙尘暴对太阳能面板的遮盖?”中国家的科学家说:”火星上空气那么稀薄,哪来那么大的风?个别国家的科学家危言耸听的说“火星上的沙尘暴超过地球的12级大风”!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他那个什么‘机遇号’早被吹回到地球了!。”大家个个大笑。
火星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这与地球的丹霞地貌相同,中国是丹霞地貌最多的国家,从中国广西玉林市震旦纪的暗红色丹霞地貌可以知道震旦纪的红色砂砾岩是肉眼可见生命的祖先叠层石诞生的地方,从人类以前的火星探测器公布的照片来看,火星已经出现了与玉林市暗红色丹霞地貌相同的球状与同心圆状(珊瑚与贝类的祖先)原始生命叠层石。火星还发现了环绕火星运行的轨道探测器拍摄到火星表面存在多个箭嘴状物体,这些与北流市的海贝的残体化石相同以及玉林市燧石里面进化出来的海贝的残体化石相同。证明火星上以前曾经出现海贝的残体。当然火星的照片上还分发现了珊瑚一样的形态存在以及中国震旦纪蠕虫化石形态存在。
2036年人类个别国家在火星的北极钻孔放下探测器观察火星北极下面是不是真的有海洋,随着激动人心的自动钻井平台不断的往冰下钻,几个小时后,“啪”的一声水花立即从钻孔喷出,探测器的摄像头拍到水柱的喷出,立即传回地球。人类在地球看到火星北极冰下真的有小型海洋,个个欢呼雀跃。而中国等其它国家却在火星的温带和热带打出了几口深水井。火星探测于是更加火热,不少国家纷纷在火星北极实现采样返回,人类在火星轨道发射了很多长久环绕火星轨道飞行的探测器。
科学家说:“太阳上排绝大多数的氢正逐渐燃烧转变为氦,可以说太阳正处于最稳定的主序星阶段。对太阳这样质量的恒星而言,主序星阶段约可持续110亿年。恒星由于放出光而慢慢地在收缩,而在收缩过程中,中心部分的密度就会增加,压力也会升高,使得氢会燃烧得更厉害,这样一来温度就会升高,太阳的亮度也会逐渐增强。太阳自从45亿年前进入主序星阶段到如今,太阳光的亮度增强了30%,预计今后还会继续增强,使地球温度不断升高。65亿年后,当太阳的主序星阶段结束时,预计太阳光的亮度将是如今的2.2倍,而地球的平均温度要比如今高60℃左右。届时就算地球上仍有海水,恐怕也快被蒸发光了。若仅从平均温度来看,火星反而会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又聚集在一起谈论说:“人类要征服太阳系就必须先征服“火星”,火星的环境和地球比较接近,并且火卫一和火卫二上含有丰富的冰水。其实人类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通过发射卫星对火星进行了探测,随后不少国家又相继发射了多个绕火星飞行的轨道探测器和火星登陆器,更加详细地了解了这颗红色行星的情况。现在人类征服火星的计划应该被提上日程。”一些科学家说:“在宇航员抵达火星之前,人类必须要在火星表面做好生存准备。如先发射足够的宇航员的居住舱、生活舱,先投放大量的浓缩食物舱和大量的存储冰块舱等等。“另外一些科学家说:”登陆火星任务并不同于登陆月球,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任何时候返回地球,而宇航员一旦抵达火星,则需要做好生存几年的准备,所以应该一次派遣十几艘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还有一些科学家说:“当然也要携带大量的种子和各种生活工具过去,人类可以改良土星的土壤,实验大面积种植各种食物。”
2038年冬,中国等世界各国挑选了一批航天员、科学家、化学家、机械修理师、医学界和植物学家等等纷纷登上中国等各国的航天发射场,人类乘坐宇宙飞船或者航天飞机纷纷进入太空飞向地球的邻居火星,准备完成人类登上火星和改造开发火星的壮举。全球人们通过电视看发射直播,随着火箭的一枚枚发射以及航天飞机一架架的起飞,人类一片欢呼。人类登上火星将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深空探测。其意义不亚于人类地理大发现在海洋中登陆一个大的岛屿。
各国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在地球轨道上飞行了半个月,完成了5次远地点提高轨道机动,才逃脱地球引力,飞向火星。经过漫长的150天,在太阳系中飞行了7亿8千万公里后,各国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在2039年夏成功进入火星轨道与轨道上的人类空间站交会对接,空间站里面的宇航员热情的欢迎大家的到来,一些人握住空间站驻守人员的手说:“辛苦你们了,长期在火星轨道的空间站驻留,你们为人类征服火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们是人类征服火星的先锋队”。驻守空间站的宇航员工程师和科学家说:“你们才是征服火星的先锋队,我们只是在火星轨道飞行。”经过长途飞行的人类各种专家在空间站休息几天后,身体消除了疲惫,于是准备登陆火星。人类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围绕火星飞行半个月,通过感应器寻找到人类前期投放装备和食物的地点,于是徐徐降下,十几分钟后各国的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准确降落到指定地点。火星上一时间热闹非凡,大家纷纷从登陆舱和航天飞机走出来,相互拥抱握手。地球上人类通过电视画面看直播,已经全球沸腾了。
人类第一次踏上这个红色的星球激动不已。一些人看到火星上红色的砂砾岩仿佛看到了地球的丹霞地貌。各国的科学家于是启动人类前期投放的生活舱和居住舱,把大量的科学仪器和各种行李搬进舱内,一些工程师、科学家和机械修理师纷纷检测人类前期投放的大量的浓缩食物舱和大量的存储冰块舱是否损坏,经过详细的检查后发现没有问题。于是打开浓缩食物舱和和存储冰块舱检测里面的食物是否变质,冰块是否被污染,发现也没有问题,于是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火星地上组装各种探测仪器,另外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组装太阳能面板用来发电、取暖和生火,还有一些科学家和气候专家在收集火星表面、上空的空气。
探测观察仪器、空气的收集和太阳能面板组装完后,已经太阳西下,一些女的航天员开始在生活舱内启动电源煮饭,煮好饭后大家围在一起赔偿着各国的特色美食,人们交流着激动的心情和感受,有些人感慨说:“来到火星不枉此生!”有些人激动的说:“没想到我今生可以生活在别的星球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而有些人却说:“世界各国终于可以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去征服一个星球了!”
火星大气稀薄,尘埃颗粒较多且较大,主要发生米尔散射,散射波长跟自身颗粒大小相同的红光,而视线方向上来太阳光中红色部分被散射了,所以看到的夕阳会偏蓝。吃完饭后,空闲的人穿着宇航服出来欣赏火星的夕阳,夕阳在鲜红的火星岩土衬托之下显得更加鲜红之中带蓝色。一些人喊到:“天啊!我既然可以在火星上看到如此美丽的夕阳。”一些人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另外一些人却说:“明天你还会看到朝气逢勃的朝阳!加油!努力!”
而大部分科学家、机械师和工程师却在忙着启动、检测生活舱和居住舱的供暖设备,夏天火星表面最高虽然有27℃左右,但是晚上气温却是零下七十多度甚至零下一百多度,所以为了确保人们安心、安全睡觉,一点疏忽都不能够发生和出现。启动和检测检查完生活舱和居住舱的供暖设备后,已经天黑,大家开始睡觉,一些人议论说:“天啊!我们既然在别的星球睡觉,这太科幻、太童话了!感觉在做梦一样。”另外一些人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科幻、童话都会变成事实。”还有一些人说:“可能某一天人类还会在别的太阳系睡觉,这是人类的进步,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一觉醒来,已经是天亮,一些人赶紧穿好宇航服出来看朝阳,而一些手艺出众的宇航员正在煮早餐,吃过早餐后,科学家经过采集和分析,发现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火星的空气主要是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组成。二氧化碳胡化学式为CO2,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大家于是用机器从收集的空气分解氧气和碳、同时分解化学元素氮,氧气和氮气可以用于人类生活,而碳和氮也可以用于植物的肥料。
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而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之一,它是每个活细胞的组成部分。植物需要大量氮。氮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是含氮化合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是借助于叶绿素的作用。葡萄糖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而叶绿素则是植物叶子制造“粮食”的工厂。氮也是植物体内维生素和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炔,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在第一穗果迅速膨大前,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氮在生物体内亦有极大作用,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
氧气制造厂建好后,各国地理学家开始在人类早期探测器发现地下水的地方用探测器和无人机寻找地下水,确定一个地方有地下水后,机械师和工程师开始打井,经过一整天奋战,终于打好了几十口深井,看到水源源不断的冒出来,大家欢呼跳跃,经过检测,火星上的地下水经过处理后完全适合人类饮用,人类于是在井口边修建地下水处理厂,处理厂建好后一些科学家拿出瓶子,装了很多瓶水,于是放入从地球带来的糖和食用香料等,装冲入二氧化碳,于是得到了汽水,科学家每人分一瓶,让大家举杯庆祝氧气厂和水厂的建成。
人类的古生物学家与地质专家在火星暗红色的砂砾岩上寻找卫星照片所拍到的各种化石照片,突然一个古生物学家真的发现了不少同心圆的叠层石化石,古生物学家与地质专家惊喜大叫说:“终于找到了火星以前的生命证据!”大家继续寻找,在这些叠层石之中又发现了不少球形叠层石坯胎,古生物学家指着这些球状坯胎说:“大部分叠层石就是这种球状坯胎进化发育而来的”。火星上这些叠层石不仅有球形的,还有椭圆形的,螺旋形的,甚至不规则圆形的以及片状的、条状的、不规则状等等。球形的、椭圆形的、不规则圆形、螺旋形的叠层石就像一个个星球的轨道一样围绕着中心圆运转。看到火星这些大量叠层石古生物学家与地质专家感叹到:“看到了整个宇宙,不仅看到了宇宙星系一样的宏观世界,也看到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球状微观世界以及它们运行轨道的微观世界。”此时,另外一些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不少珊瑚化石,大家又惊讶的尖叫起来。而一些地质学家发现了的不少贝类残体化石。一些人惊讶的说:“原来火星以前也有大量的叠层石以及叠层石进化出来的珊瑚与海贝残体。”
人类于是用前期探测好的地点修建几个化工厂生产肥料,又几十个温室大棚,于是用从火星土壤里分解出来的各种肥料改良温室大棚里的土壤,洒下种子,装上自动喷淋,和温室灯,精心护理各种种下的粮食和蔬菜的种子。几天后,黄豆种子开始发芽了,不久那些青菜种子也很快发芽,接着稻谷、小麦种子也开始发芽,大家激动万分,一些人激动的说:“我终于有新鲜的蔬菜吃了!”个别人开心的说:“我准备有豆浆吃了!”还有些人激动的说:“我终于有米饭和面包吃了!”火星上的科学家源源不断把好消息通过声音、文字、图片和视频把植物栽培成功的消息传回地球,地球上的人类也激动万分,人类出征火星旗开得胜。
十几天后,蔬菜开始收获,火星上的人类终于可以吃上新鲜的食物,蔬菜的营养物质主要包含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等,此外,蔬菜中的水分和膳食纤维的含量也是重要的营养品质指标。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均来自蔬菜,可见蔬菜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之巨大。蔬菜中还有多种植物化学物质是被公认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如类胡萝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等,许多蔬菜还含有独特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如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洋葱中的前列腺素等。
几个月后,豆类和谷类食物也开始收获,火星上的人类于是开始制造豆浆,中国的宇航员开始制造豆腐,大家吃着又嫩又软又香的豆腐个个赞不绝口。当然还有一些口味重的人制做了臭豆腐,一些人闻到那么臭的气味远远避之,而一些人却吃得津津有味。一些宇航员开始用小麦粉制造面包,中国的女宇航员开始利用稻谷制造各种糕点和粉条。火星上的食物于是越来越丰富。人类于是打算在火星上建设长久或者永久居住基地。
火星上的磁场非常弱,要征服和开发火星首先要有磁场保护以阻挡火星上有害的太阳射线和留住人类必须的空气。人类于是在火星表面不同的地方安装几个大型的人造磁场或者在火星轨道上发射几个强大的人造磁场,人造磁场的动力用太阳能发电提供能源。人类早已经能够制造100特斯拉的磁场,100特斯拉大约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的200万倍,所以在火星上修建和地球一样的磁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几个月后,火星上的人造磁场开始建成,人类再次欢呼雀跃,因为有了人造磁场,就可以阻挡住太阳风长驱直入。地球就是因为在地球磁场的反抗下,太阳风绕过地球磁场,继续向前运动,于是形成了一个被太阳风包围的、彗星状的地球磁场区域,这就是磁层。也阻挡了大部分太阳有害辐射对火星的伤害。
有了大量的水、磁场和植物后,空气开始增多,当然空气中的氧气也有大量增多,而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火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减少,于是火星越来越暖和,随着火星的空气越来越湿润,火星上的沙尘暴越来越少,强大不断降低。人类于是源源不断移民火星,随着移民带来大量的铁和镍,而这些大量的铁和镍不断沉入火星内部,火星的磁场也越来越大,几千年以后人类可能就不需要人造磁场了。火星上的人类修建了大量人类定居点,随着人类越来越多,火星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多,植物也越来越多,于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火星于是出现了云层,出现了打雷下雨,火星上的沙尘暴于是消失,越来越多的土地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植物不断增多,火星上的人类不再需要穿防护服,可以像地球上的人类一样生活。
人类于是从地球引入藻类和鱼苗来火星的池塘放养,随着移民火星的人类越来越多,于是出现大量的工厂、城镇、企业、商铺和养殖场,人类从地球带来的一些高科技产品的产热同位素如钾-40、铀238、铀235及钍-232等物质又深入火星内部,火星内部的温度更加高,又把火星内部不少水分蒸发出来,火星表面更加湿润,而工厂和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得火星越来越暖和,火星的气候越来越像地球,火星于是成为了人类第二个家园。当然,几十亿年后太阳光的亮度增强了30%,火星表面的温度更加像地球,人类于是中和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火星于是变成了真正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