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依 诗画同源——阅读大容山的景观文化
两千多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讨论了人与自然这个既是哲学又是美学的问题,孔子因此发表了被后世称为“比德说”的山水欣赏见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雍也》)“仁”和“知”都是儒家极高的理想人格境界,古人习惯在自然界中寻找人生品性的对照物,山因其博大宽容、孕育万物、普济众生而成为仁者的象征,“大容山”的名字就是这句名言的最佳解释。大容山位于玉州、北流、容县、兴业、贵港桂平交界处,呈花岗岩地貌,主峰莲花顶海拔1275米,是桂东南第一高峰。后汉高祖公元917年广州称帝时把大容山封为“南方西岳”。
中国规定,海拔1000——3500米为中山,海拔500——1000米为低山,大容山的高度属于中低山。介于平原和高山之间,不像已被人类充分开发的平原较难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不像人迹罕至的高山和极高山那样缺少人文内涵,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大容山都有着丰富的内容。
首先,大容山的自然景观特点同岩石性质及引力作用密切相关。大容山的花岗岩地貌节理发育,经抬升作用形成高大挺拔的山体,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恢弘,岩石裸露,沿节理、断裂有强烈的风化侵蚀和流水切割,另外,球状风化作用突出,形成“石蛋”类景观,如容县大水段大容山上的“风动石”。大容山的地貌是整个风景区的骨架,它不但影响了生物的分布和气候的形成,同时对一些人文活动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封禅”。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从属于农业文化,农业文化对于其他文化具有催生及浸淫作用,山水文化也不例外。在文明发展的初期,人们由于知识的贫乏而产生了对自然界的一种敬畏,进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和山川祭祀,此后,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对自然的崇拜被转化为对天地的崇拜,当帝皇出现后,“率天之下,莫非王土。”离“天”更近的山顶自然就成了“天子”祭祀天地的极佳处。从可进入性的角度来说,中低山由于交通便利而成为首选之地;从视觉感受的角度来说,雄伟挺拔、峥嵘险峻的花岗岩地貌气势不凡,更具皇家威严。于是,就有了后汉高祖对大容山的“封禅”之举。而在这种祭祀文化背景上产生的“五岳”中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泰山就是一座花岗岩地貌的中低山。
动植物是山水景观中不可缺少的构景因素,大容山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给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大容山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野猪、黄猄、松鼠、野兔等动物在此出没,它们或笨拙、或灵动,不同的生物形态给大容山增添了勃勃生机。
植物更是大容山的主要吸引力。第一,大容山的植物体现了自然风景在空间上的差异。在高度1000米以上的山地随着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降低0.6℃,植物景观从山下到山顶具有在垂直地带性的变化,大容山就由九瀑谷的森林景观向高山灌丛、高山草甸过渡,到了莲花山顶,已是一派旖旎迷人的高山草甸风光了。第二,大容山的植物体现了自然风景在时间上的差异,春季繁华似锦、姹紫嫣红,夏季林木葱郁、凉爽宜人,秋季满山红叶、色彩艳丽,冬季琼树玉枝,冰清玉洁。第三,大容山的植物具有净化空气的功能。山中种植有大量的八角树,空气中茴香脑含量很多,所以山中少见蚊子,被称为广西林业四大谜之一。第四,大容山的珍稀植物为人们所向往。大容山分布有金花茶、银杉、桫椤等珍稀植物,银杉属于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类群。桫椤与恐龙同时代,有“活化石”之称,属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美人自古如名将,未许人间见白头。”在这历经沧桑的桫椤面前,不禁让人感慨似水流年。 有了水的依恋,山才不寂寞。在大容山看水,有三处地方不可遗漏,一是南流江源头;二是莲花瀑布;三是九瀑谷。玉林的母亲河南流江起源于大容山的溪涧草甸中,鸟语花香、泉鸣涧谷、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而这涓涓溪水流淌着玉林文化的古往今来,引发游人的无穷想象。
莲花瀑布和九瀑谷则是以瀑布的水景形态出现。按瀑布的分布特点来看,莲花瀑布属于孤立型瀑布,落差巨大,媲美于庐山的三叠泉。形态多变是莲花瀑布的一大特点,随着阴晴晦雨的变化、风力水量的差异,莲花瀑布时而像一匹白绢,时而像一片淡青色的烟雾,呈现出动感的美丽。岩石和光线对瀑布的折射构成了莲花瀑布奇异的色彩,夏季的莲花瀑布,水清色纯,对映两岸青山,葱茏青翠;秋季的莲花瀑布,融入了山谷中缤纷的色彩,犹如一条彩色缎带轻轻飘拂,美不胜收,当微风吹过,细小的水珠还会溅湿你的衣襟、头发、脸蛋,淘气极了。
九瀑谷属于群体型瀑布,顾名思义,有九条瀑布分布其中,形态各异:相依瀑布缠绵悱恻,几可联体;川流瀑布川流不息,绵绵不绝;三折瀑布一波三折,好事多磨;织机瀑布轻怜蜜爱,欲舍不能;双头瀑布破镜重圆、悲喜交加……山谷中回响着瀑布水声,或徐缓抒情、或抑扬顿挫,如同一曲生动优美的乐曲。九瀑谷堪有一比,比做多情的女子,当你从她的旖旎风光中走出,耳边犹响着“行不得也”的深情呼唤。
大容山的水还以气态和固态的形式存在。山上的流云飞雾变化多姿,令人琢磨不透,真有“今夕何夕”的虚幻玄妙感觉,恰到好处地解释了“距离产生美”的美学原理。莲花峰上的薄云浓雾久负盛名,令人向往。到了隆冬季节,如果你运气够好的话,还会看到南方罕见的雾凇景象。雾凇与冰雪景观不同,它是雾气在低于0℃的附着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产物,由白色的小冰粒积聚,包裹在附着物的外面,雾凇中空隙很多,所以雾凇呈不透明的白色,景致的美感表现为保持原有形态的微观造型,千姿百态,十分诱人。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集山水文化之大成的大容山难道还不能吸引你吗?
作者:周利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