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人的骄傲--党鸿辛
本帖最后由 叶南 于 2009-8-20 03:15 编辑北流隆盛人党鸿辛:中国“两弹一星”功臣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广西北流出生,从广西大学起步。他破解了中国制造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信号传递问题的技术难关;参与了“实践一号、二号”和“尖兵一号”等人造卫星的研制,为我国“两弹一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潘茨宣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召开研制“两弹一星”有功人员表彰大会,广西北流人党鸿辛作为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之一出席了会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党鸿辛, 1953年8月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1953年至1958年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至1998年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固体润滑开放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摩擦学学报》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7月到河南大学工作,后任河南省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鸿辛是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是我国材料及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他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包括5项国家级奖励在内的共2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为我国的摩擦学科研和教育事业、为我国航天、航空、国防建设用特种润滑材料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
广西孩子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6月15日,党鸿辛出生于北流市隆盛镇秧地坡一个乡村医生之家。尽管家境贫寒,良好的家教却为党鸿辛的学业奠定了基础。他自小勤奋好学,在小学和容州中学念书时,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特别偏爱数学课,在解答和运算数学题时,总喜欢变换思维方式,力求运用多种算法,从中找出最便捷简单的解题方法。这种别人觉得头脑发胀的过程,他却认为是惬意的享受。对数字的浓厚兴趣,使他的逻辑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949年,党鸿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广西大学化学工程系。当他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却被当时那笔并不算很高的学费难住了。在他看来,这道难题比他解过的所有数学题都难。在想尽了一切办法后,他还是一筹莫展,校门还未进,就被迫休学一年。为下一年能上学,他到处打工攒学费。好不容易,到1950年,他才能坐到广西大学的教室里上课。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随广西大学化学系合并到华南理工大学,到广州继续完成学业。他上课学习,课余打工;由于劳累和营养不良,患了急性黄疸性肝炎,即使这样,仍未放弃自己的学业。1953年,因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他提前一年毕业,被分配到在大连的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油室工作,一干就是5年。1958年,他再次服从国家需要,随润滑实验室迁往兰州。成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1960年开始,他长期从事摩擦学及摩擦表面物理与化学的研究。
摩擦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相对运动的作用表面间的摩擦、润滑和磨损,以及三者间相互关系的理论与应用的一门边缘学科。世界上使用的能源大约有1/3~1/2消耗于摩擦。如果能够尽力减少无用的摩擦消耗,便可大量节省能源。又能节省制造零件及其所需材料的费用。现代工业和高科技都离不开摩擦学研究的成果。
党鸿辛总结了一系列固体润滑和表面物理与化学作用的规律,都是我国军工和航空航天事业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成功研制了数十种用于军工重点型号的性能各异的特殊润滑材料。此外,还成功研制了民用齿轮润滑成膜膏及PEP润滑防腐涂层,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7年党鸿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为“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贡献才智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我国大批科研人员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顶着饥饿,冒着生命危险,经过无数次试验,制造了中国的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没有设备,他们就用旧机床进行改造;没有材料,他们就用废品改制。作为我国材料及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党鸿辛从一开始就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他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那完全是从无到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
天线的导电润滑问题是人造卫星升空的难题,如果不能解决,卫星的天线在超低温或超高温下就会冻结在一起或融为一团,卫星就不能正常工作。
1967年,面对100℃至-100℃时超短波天线能正常工作的导电干膜难题,党鸿辛作为负责人带着他的团队到北京科学仪器厂边进行研究边改进。经过10年的时间,他和战友们终于选择了一种以铜为基础的干膜,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固体润滑膜,成功地解决了卫星发射信号传递的关键问题。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胜利升空,当卫星周围四根二米多长的超短波天线迅速弹出时,党鸿辛和他的同伴们忘情地欢呼起来。这就是他和同伴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而解决的难题啊!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原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5年3月31日,中央军委批准了周恩来指示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委起草的《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的报告》。我国决定研制人造通讯卫星,称为“331工程”。在“331工程”中,“长征”系列火箭使用的三级火箭氢氧发动机中液氢涡轮泵的传动齿轮工作条件极为苛刻,如果没有有效的润滑,则运行时齿轮会因高速高负荷下的摩擦而产生局部高温、使齿间发生黏着和破坏,导致火箭发射失败。国防科工委把研制特种润滑材料的艰巨任务交给了党鸿辛。党鸿辛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关键技术问题的技术路线,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固体润滑膜;解决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氢氧火箭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问题。
其后党鸿辛又参与了“实践1、2号”科学实验卫星和“尖兵一号”返回式照相侦察人造卫星的有关润滑膜的研究,都完满地完成了任务,确保了这些卫星成功上天。
在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审中,国防科工委的专家们一致表示,没有党鸿辛先生的贡献,我们的卫星就上不了天!全票通过了党鸿辛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党鸿辛还在“109”任务和“直九工程”二项我国“七五”期间的重点军工项目中,分别解决了控制鱼雷进攻方向和运行姿态的舵机涡轮蜗杆组件的润滑问题和六种直九飞机配套特种润滑材料的国产化问题。针对摩擦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和应用研究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总结了一系列摩擦学的重要规律,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基础。
品质高尚、人格伟大的科学家
作为我国固体润滑研究领域的权威,党鸿辛在圈内早已是声名赫赫。可是党鸿辛却始终过着简朴节约的生活。他的生活标准出乎意料的低,当年延聘他到河南大学工作,校领导专程到兰州询问他对生活、待遇的要求,他只问了一句:“那儿买菜远吗?”在他看来,有床睡,有饭吃,有衣穿就行了。然而,他给大家的帮助却是慷慨无私的。党鸿辛心疼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辛苦,想给他们增加些生活补贴,但却不容易解决。他便拿出自己的钱发给大家,还笑着说:“在实验室我的工资最高,那我就给大家发点加班费吧!”
他住的地方离实验室有几公里。他每天都提着那个使用多年的暗红色布书包步行到实验室工作。考虑到他已年过古稀,且又是著名专家,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学校专门为他配备了一辆汽车,而他却坚决推辞。在学校领导一再坚持下,他使用了不到两个星期后,又将汽车交还给了学校。70多岁的他仍每天坚持步行到校工作,而且风雨无阻,还乐呵呵地说:“步行上下班可以锻炼身体。”,有一次,雨下得很大,他坚持要自己回家。学生看不过去,就跑到学校外给他叫了辆出租车,回来时他已经打着伞,踩着水走了好远。大家哄了半天,他才坐进去,满脸不乐意地说:“大家都忙,我不想麻烦大家,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党鸿辛一生以工作为重,很多时候就顾不上对家庭的关心和照顾了。最让他愧疚的事莫过于延误了儿子的病情。那一次,他的实验室正担负着国家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那天他很忙,下班后没能按时回家,儿子突然患了小儿麻痹高烧不止。直到深夜,他从实验室回来,看到儿子烧得通红的小脸,摸着儿子滚烫的身躯,才心疼地抱起儿子往医院跑。然而,由于耽搁了最佳治疗时机,孩子落下了残疾。坐在孩子的病床前,看着孩子的病腿,他心如刀绞,泪流满面……
儿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父亲在为国家操劳,不但未抱怨,长大成人后反而对父亲充满了崇敬之情。他说:“父亲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他的科学精神。他实事求是,从不人云亦云,凡事都要亲自去探究。他做得比说得多。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工作做好,把实验室搞好,争取成为全国重点实验室,跻身一流,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2004年2月27日上午,正在修改学生论文的党鸿辛突发心脏病昏倒被送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他并没有真正“闲着”。坚持将实验室一批急需整理的申报材料整理完。在医院他仍时刻惦着实验室,做完心脏手术仅仅两个月,就坚决转回学校医院。有一天竟躲过了医护人员的监督,溜出了病房,颤颤巍巍地爬上三楼实验室。当见到惊呆了的师生时,他却灿烂地笑了……
2005年3月因肝功能异常,心功能不全等病因,党鸿辛转入北京协和医院特需病房治疗。2005年6月10日 ,党鸿辛永远离开了他终生热爱的科学研究事业。享年76岁。
“我很敬佩他,很支持他。”党鸿辛逝世后,他妻子黄萱荣满含热泪说道:“我也恨过他,一辈子不顾家,不管孩子,但是后来想想,他是对的,他如果不这样争分夺秒,不这样全力以赴,怎能为国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 确实是北流人的 :):):) 非常敬业 北流的骄傲! 嗯 ,向我們最可愛的人致敬。 要是北流出多点这种人才就好了... 伟人!!! 值得骄傲,值得尊敬。 北流人!!!!好样的 北流人的自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