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all666 发表于 2025-4-11 08:29

玉林环城路的前世今生:那些生活在北流大塘、塘岸、陆川珊罗、福绵、新桥的人都有望成为玉林三环人

前些天,三环路准备规划建设的消息刷爆了玉林人的朋友圈,那些生活在北流大塘、塘岸、陆川珊罗、福绵、新桥的人都有望成为玉林三环人,玉林的未来交通令人憧憬。玉林从宋朝至道二年(996年)建城于今城区中心开始,到1939年的内环路建设,再到后来的一环路、二环路建设,从明朝时的“其形似棋盘”,到现在不断延伸的放射环状现代城市格局,1000多年来,玉林的城市格局和交通建设完成了一次次重大升级,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积淀。
内环路上商铺林立。三山两江拱卫鬱林城鬱林州城始建于北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作为宋代岭南新筑城池,鬱林州城建成之初城防设施比较简陋。据清朝光绪版《鬱林州志》记载,初建的鬱林州城范围:子城周2里80步。鬱林州城背靠大容山,左依云开山脉,右拢六万大山,南流江、清湾江环绕而过,奠定三山围拢两江相抱的格局,地理位置优越。
▲清代《鬱林州志》显示,鬱林州城(圈示处)山水环抱。之后,鬱林州城历经多次修缮扩建。南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重修鬱林州城记》对鬱林州城的形势和地位作了这样的评价:“鬱林为州,由岭以南亦一都会。南连雷化,西接廉钦。况盐利所在,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所赖以固者,城池而已。”可见当时重修后的鬱林州城初具规模。直到清朝道光十四年(1834年),鬱林州城进行最后一次大修。城基底部一丈余用青石垒起,再砌以砖,总高二丈余,墙厚一丈四,共修垛口墙九百五十四,周长七百余丈,四个城门分别是东门迎阳,西门西成,南门南薰,北门拱辰。当时的鬱林州城规模与桂林王城齐名,傲视广西各地市。从现存的清代玉林地图可以看到,三山围拢两江相抱拱卫玉林城的格局一直没变。旧城墙变成环城路1939年,玉林古城墙迎来了命运的转折。为了应对日本的侵略,当时国民党政府施行“拆城、减楼、毁路”等“焦土政策”,当年7月,鬱林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鬱林卸城委员会”,征集附近4万余名民工,历时1年多才将城墙拆除。后来在城墙原址上修建马路,就是玉林最早的环城路,即现在的内环路。因为是在城墙原址上修建的马路,当时的环城路,老玉林人俗称城脚根,是城区环城要道。街道呈U形,环绕原州城西、南、东三面。西北起于宁屋角与教育路交会处,中经人民路、解放路、玉州路,后又与解放路、人民路相交。路长1500多米,车行道宽12米,两旁人行道各宽4米。在环西路中,解放路口再延伸到五灯坡称环南路,此路段以销售竹木器具著称,故又名竹篾行。此路曾改名红旗路、东风路,1981年9月28日恢复原名。当时的内环路两侧有人民公园、龙船市场、市娱乐世界、百货大楼、博物馆、文化馆、医院、停车场等,为城区主要商业区之一。内环路是现在玉林骑楼街的一部分,也是玉林最具烟火气的老街区,它陪伴了玉林几代人的成长,每一寸都是岁月的痕迹。一环路1988年建成通车现在的一环路在建设时叫外环路,也叫环城公路,分阶段建设。据1993年版《玉林市志》记载,一环路东北段于1986年9月22日破土动工,至1988年12月28日路面通车,是城区的环形交通主干道。东北段西接大北路,北交民主路,东交教育路、人民路,南至民主路、公园路,路长12.31公里,宽15.5米至23米。此路段共投资1085.9万元,部分是政府相关部门集资,部分是从银行贷款,部分是路基通车后收取过路费(建设费)筹集,是广西第一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收取过路费的集资建设的城市道路。
三大银行是一环路地标。第二阶段建设是一环路西南段,东起东北段接大北路,中经南江高中路口与黎湛铁路平行,横跨南流江至大南路。路长3.84公里,路宽15.5米。1988年10月23日破土动工。1990年9月30日,沙土路面竣工通车。中段建有一条8孔20米跨径,宽23米、长166米的T型梁结构钢筋混凝土桥梁,叫环西大桥。1991年9月4日,西南段混凝土路面竣工,同年10月1日起与东北段贯通全线通车。玉林自此有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环城路。建成一环路后,客运中心、三大银行、建材市场、粮油市场、蔬菜市场、东环小学、文化广场等玉林标志性建筑和专业市场纷纷在一环路两旁落地生根,形成玉林新的商圈。经过近30年发展演变,玉林一环路周边逐渐成为居住人口高度聚集的区域。城市规划专家认为,玉林一环路是玉林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演变的起点。上世纪90年代启建二环路随着玉林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玉林二环路建设充满期待,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玉林二环路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玉林市是广西首个规划建设二环路的城市,当时的规划具有前瞻性,主路宽60米,中央预留40米绿化带,为城市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位于国防大厦人民东路路口北侧的二环北路在2012年率先实现通车。二环东路人民东路路口至民主南路路口段,2013年按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通车。之后在2016年园博园开幕前,人民东路路口至南流江段扩建成八车道。二环西路则于2018年3月启动建设,并于2020年8月通车;二环南路改扩建于2022年3月完成,标志着历时20多年、全长约35公里,双向十二车道,主道八车道,辅道四车道的二环路网正式闭环。玉林二环路连接起福绵区、玉林市经济开发区等,串联起了若干互通立交,对于人们往来周边区县提供了最佳的出入线路,使得玉林城市圈进一步扩大,也拉近了与玉林周边区县的距离。毅德商贸城、宏进农贸市场、红星美凯龙、市政广场、玉林市文化艺术中心、玉林园博园等多个地标性建筑纷纷在二环路两旁落地,城市的繁华也延伸到了二环路外,玉林都市圈随着道路的延伸也在不断扩大。玉林三环路值得期待如今,加快玉林市三环路规划建设已然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根据玉林市交通运输局规划,玉林市三环路规模更为宏大,东到北流民安镇,北到玉州区大塘镇,西到玉州区仁厚镇,南到陆川县珊罗镇,规划路线总长107公里,按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总投资170多亿元。这一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预示着玉林交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玉林三环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减轻G80岑兴高速、玉林湛江高速、玉林北海高速等在节假日期间的通行负担。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三环路将玉林近郊的所有“二圈层”区县紧密相连,这不仅方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促进了商贸、物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更将有力推动沿线区域的城市化进程。玉林放射环状的城市格局,不仅是对千年城市格局的发展延续,也圈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繁荣多元,更体现出玉林包容、开放的大气格局。随着圈层的不断融合,玉林这座城市变得更丰满立体,也让玉林及周边的人们幸福感不断提升。(玉林新闻网)

发骚娘们 发表于 2025-4-11 08:44

玉林三环如彩带,串联城乡梦未来。北流至福绵,新桥到珊罗,昔日田园今变通途,玉林人共绘发展新图景。

jlrtdpmg 发表于 2025-4-11 09:45

前些天,三环路准备规划建设的消息刷爆了玉林人的朋友圈,那些生活在北流大塘、塘岸、陆川珊罗、福绵、新桥的人都有望成为玉林三环人,玉林的未来交通令人憧憬。

玉林从宋朝至道二年(996年)建城于今城区中心开始,到1939年的内环路建设,再到后来的一环路、二环路建设,从明朝时的“其形似棋盘”,到现在不断延伸的放射环状现代城市格局,1000多年来,玉林的城市格局和交通建设完成了一次次重大升级,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积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林环城路的前世今生:那些生活在北流大塘、塘岸、陆川珊罗、福绵、新桥的人都有望成为玉林三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