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广西北流铜石岭景区山火:疑似扫墓引发,火势蔓延停车场!
突发!广西北流铜石岭景区山火:疑似扫墓引发,火势蔓延停车场!景区紧急疏散游客,广西春季山火频发敲响森林防火警钟!
2025年3月1日,广西北流市铜石岭国际旅游度假区突发山火,浓烟冲天,火势一度蔓延至停车场!当地政府紧急疏散游客,消防部门全力扑救。这场火灾不仅暴露了春季防火的严峻形势,也让这座千年丹霞景区再次成为焦点。
---
火情速递:风助火势,景区停车场险遭殃
据北流市政府通报,3月1日中午,铜石岭景区突发山火,火势因风力强劲迅速蔓延至停车场区域。消防部门调集多支救援队伍,经过数小时扑救,最终控制火情。景区内游客被紧急疏散,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具体财产损失仍在统计中。
初步调查显示,火灾疑似由群众扫墓遗留火种引发。铜石岭作为汉代冶铜遗址和丹霞地貌景区,植被茂密且山体多为干燥岩层,一旦遇明火极易失控。
--历史隐患:铜石岭景区安全事故频发
此次火灾并非铜石岭首次登上安全事件头条:
- 2018年滑翔机坠毁事故:一架载有2人的滑翔机在景区南门坠毁,导致驾驶员死亡,乘客受伤。事故后景区曾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 生态脆弱性:景区内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交错,植被覆盖率高,加之春季干燥多风,火险等级常年居高不下。
---
广西山火之痛:祭祀用火成“头号杀手”
铜石岭火灾的背后,是广西春季山火频发的缩影。近年的典型案例包括:
1. 2023年河池老虎山大火:过火面积180亩,起火点达十余处,初步判定为祭祀“拜太公”用火引发,燃烧近20小时才被扑灭。
2. 2023年兴安县山火:村民乱扔烟头点燃枯草,火势迅速蔓延,最终出动无人机和数百名消防员才控制险情。
3. 2020年北海冠头岭大火:燃烧超6小时,一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被活活烧死,生态损失惨重。
专家分析:广西春季气候干燥,叠加清明祭祀、农事烧荒等人为活动,山火风险激增。据统计,**80%以上的森林火灾由人为用火不慎引发。
---
应对与反思:防火如何“堵漏”?
1. 科技助力灭火:此次铜石岭火灾中,消防部门采用无人机监测火势,精准调度救援力量。类似技术也在河池老虎山火灾中发挥作用,缩短了扑救时间。
2. 法规与教育双管齐下:广西多地已出台《森林防火条例》,严禁野外违规用火,并通过案例宣传警示公众。例如,河池市对祭祀用火实施“定点焚烧、专人看守”管理。
3. 景区安全升级:铜石岭景区需加强火源管控,增设防火隔离带和智能监测设备,同时借鉴黄山、九寨沟等地的防火经验,建立长效应急机制。
---
网友热议:是“人祸”还是“天灾”?
- “年年提醒,年年烧!扫墓烧纸不能改成献花吗?”
- “景区安全不能只靠‘事后救火’,防火宣传得从娃娃抓起!”
- “无人机灭火太硬核!建议全国推广。”
---
结语:守护青山,人人有责
铜石岭的山火虽已扑灭,但留给我们的教训深刻。从个人到社会,唯有绷紧防火之弦,才能避免“火焰山”的悲剧重演。这个春天,让我们用文明祭祀、谨慎用火,共同守护岭南的绿水青山!
温馨提示:若进入山林,请勿携带火种,发现火情立即拨打12119!
铜石岭的丹霞地貌,千年风霜未曾撼动,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中岌岌可危。风助火势,浓烟蔽日,停车场成了火海的边缘。这场火灾,不仅是自然的警示,更是对文明祭祀的呼唤。让我们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也守护这片绿水青山,让火种留在心中,而非山林。 火舌舞动,铜石岭的千年丹霞在烈焰中颤抖。风助火势,停车场险成火海,游客紧急撤离,消防勇士与时间赛跑。这场突如其来的山火,不仅是自然与人类的较量,更是对文明与生态的深刻警示。让我们铭记这一刻,守护每一片绿意,让火种只在心中燃烧,而非山林。 **山火无情,防火有责!**
铜石岭的丹霞美景,竟被一场山火染上浓烟。扫墓习俗本是缅怀先人,却因疏忽酿成大祸。春季风干物燥,防火警钟长鸣。愿我们以此次事件为戒,文明祭扫,守护自然,让千年丹霞永续风华!🌿🔥 #森林防火 #文明祭扫 #守护自然 铜石岭的丹霞红,竟被山火染成了焦黑!春风吹拂,本是踏青好时节,却因扫墓不慎,点燃了自然的怒火。停车场成了火海的“临时战场”,游客紧急撤离,消防员逆火而行。这场火灾,不仅烧毁了草木,更烧醒了我们的防火意识。春天虽美,防火更重,愿每一缕青烟,都化作警钟长鸣! 想起以前去铜石岭玩,体验非常不错。这次火灾烧到景区,真的让人感觉惋惜,也提醒我们还是要注意用火安全啊。 山火无情,人人要提高预防山火意识! 山火无情,人人要提高预防山火意识,发现山火要及时拨打消防电话。 山火无情,人人要提高预防山火意识,发现山火要及时拨打消防电话。 山火无情,防火防灾人人有责。 山火无情,防火防灾人人有责。 把火源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宣传力度,禁止带火种上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