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all666 发表于 2024-8-25 22:16

受害者均为学生!警方紧急提醒

各位家长朋友注意了!
暑假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期,孩子很容易在网络上被骗!
大家一定要打醒12分精神,好好和孩子科普下相关知识。



屏幕共享泄露个人信息



拿家长手机操作被骗转账




















今年6月底,15岁初中生然然(化名)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信息:高考结束后每位留言的人将免费获得3张小马宝莉卡片。
然然立刻私信对方说自己想得到赠卡。3小时后,等来对方回复,对方发来一张二维码图片。然然扫码后显示的是一个企业微信账号,对方问了然然的个人信息与住址,称要支付30元邮费以寄送卡片,并发来收款码。
随后,对方又称因系统检测到然然是未成年人,导致其公司账号被冻结,要通过另一个企业微信账号进行解冻操作。然然照做,再次添加好友后,对方又强调一定要用家长的手机才可以操作"解冻"。
当晚9时30分,然然谎称要查学习资料跟妈妈要来手机。拿到手机后,她一步步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对方让然然删除聊天记录后拉黑了然然。这时,然然妈妈发现自己两个银行账户发生多次不明转账。
当地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民警赶紧上门并采取劝阻及资金止付措施,对然然妈妈账户中的102万元实施了保护性冻结。因为然然不经意间透露了妈妈银行账号及验证码等信息,短短两小时内,该账户被骗子转账50次、金额达14.3万元。



假"游戏兑换商城"实则是木马病毒




















家住惠州市的9岁女童小吴在虚拟世界的社交活动中收到了一位角色的打招呼。在聊天中,小吴收到一张配文"游戏五周年,进群送好礼"的图片。
聊天软件上,小吴进入群聊后,一位"礼物姐姐"发来一张图片。图上各种各样的“礼物”让小吴动了心。"通过二维码发放礼物,长按识别即可。"、"礼物姐姐"告知小吴游戏福利领取方式。
小吴通过识别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某游戏兑换商城"的软件,一步步输入领取福利页面要求的各类信息,点击确认。
不料,页面却跳转至游戏提醒——"领取信息填写错误,即将冻结家长账户,如需解除,请尽快跟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半小时内未解除将扣款6万元,扣款失败将联系您当地公安部门,对您家长进行强制拘留,配合工作人员工作即可解除。"
该提醒中还附带有警徽和"中国公安局"的系统图片,图片中"自助退款系统""联系警察"和一栏"退款成功"的滚动提醒格外引人注目。
小吴截图询问"礼物姐姐",未得到有效回答,她继续询问礼包什么时候才能发放。"刚刚广州市公安部门发来公告说,你的账户已被冻结。妹妹,你这边需要解除,还是后台直接给你提交呀?""礼物姐姐"随即打来了语音通话,指引解除账户冻结。
过了2天,小吴依然没有等到"礼包",吴爸爸却发现自己账户中少了4999元。在追问下,小吴道出领取礼包的经过。吴爸爸惊觉女儿受骗,便赶往公安机关报案,当地警方迅速着手侦查。






















经警方研究分析,发现该团伙使用远程控制软件生成木马病毒软件安装包,该病毒伪装成"某游戏兑换商城"软件,诈骗分子通过话术引导事主安装病毒软件,随即指引事主操作手机,允许病毒软件相关权限,再远程控制事主的手机,秘密窃取事主钱财,至此形成"软件运维——引流诈骗——金额变现"的完整犯罪链条。

7月11日,警方展开收网行动,一举抓获陈某、张某等7名嫌疑人,捣毁犯罪窝点2个,扣押手机13部,查获用于作案的木马程序一批。初步查明该案涉案金额超10万元,受损失事主超20名。经调查取证,警方依法刑事拘留6人。目前,该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经查,该案诈骗对象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群体。


警方提醒


请家长与孩子约定好每天上网时长,教育其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同时合理安排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让孩子们适度游戏,快乐成长。
平常要教孩子牢记"三不一多",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不要将支付密码等信息告诉未成年孩子,需要支付任何费用须经家长同意,并由家长进行操作,最好不要让孩子自己操作。
请学生及家长群体要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相信陌生网友,如有疑问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
"凡向陌生人转账都是诈骗"、"我们读小学的时候都摸不到手机事实证明太早玩手机不好"、"一句话不要占便宜"、
"网络诈骗应重判狠治,太嚣张"…






网络诈骗,陷阱重重。请家长们提高警觉,教育孩子识别诈骗陷阱,保护个人信息,远离网络诈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受害者均为学生!警方紧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