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 发表于 2022-5-1 00:48

北流圭江船运历史

圭江集雨面积大,河床比降缓,落差不集中,两岸地势开阔,是天然航通。过去,郁林五属(郁林、北流、陆川、博白、兴业五县之总称)没有铁路,公路运输困难,客运货运部分 靠圭江航运。那时大帆船可直溯隆盛镇,小帆船可直溯新丰镇石碗咀。

(北流)圭江船运历史
北流市南部与广东高州、化州、廉州等县接壤。圭江绕北流县城而过,舟楫可直达梧州、广州。过去交通阻塞,郁林五属各县以及广东高、廉等县的物产多就近聚集北流,从圭江航运出口,本地所需的日用品和工业品,多从广州,梧州航运至北流,再转销各地,当时北流商业十分繁荣,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那时,北流城东门设有税厂、厘金厂,总称关厂,专收圭江进出口关税,每年税收甚巨。据乾隆《北流县志》记载,雍正时,北流县 “临江税厂”,仅原上解年税额东银四百两,雍正四年、五年、六年连年增加,后增至一千三百一十五两四钱零八厘,每年分四季起解。 可见当时圭江航运之繁盛。

据民国《北流县志》记载:三十年代,圭江下游水量较大,可航行五十吨以下民船,圭江上游隆盛渡船埠之间可行使十吨以下之小民船,六麻、平政则通行竹筏。

(北流)圭江船运历史
抗日战争开始后,武汉、广州沦陷,北流成为湖南、桂北、粤北等腹地出湛江口岸必经之道。当时国民党政府指定电白、湛江两盐区出产的海盐,由北流转运转桂林、湖南,分别 在北流县城、隆盛、石碗咀设民船转运点,六靖设贮备仓库。于是北流水上运输更加活跃。 当时望夫山、头塘、沙街各个码头,经常停泊民船三、四十艘。据民国《广西年鉴》第三回 记载:1943年仅隆盛线起运下航的官盐达3815公吨(不包括商盐)。其他进口物资数量1940年 计有,全县民船载运货物,上航1528艘次2351公吨,下航1626艘次3790公吨。1941年民船运 货, 北流至蒙江2艘12公吨,北流至藤县120艘1154公吨,隆盛至梧州2艘31公吨,隆盛至藤县2艘12公吨,北流至梧州341艘6158公吨,北流至桂平1艘10公吨,合计558艘7377公吨。

建国后,五十年代初期整治河道两段,打礁十处,疏河70多公里,木帆船货运量1952年 是10600吨,货运周转量110万吨公里,后来实行“清仓加载,木帆船拖挂化”,航运效率有很大提高。1957年货运量达23067吨,货运周转量达309万吨公里。那时装载量20吨左右木帆船,仍可通航至隆盛。后圭江沿岸山林遭到破坏性的砍伐,使降雨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六十年代以后,圭江流量日趋下降,河床淤积提高,圭江航运便逐步减少,加上圭江中上游拦江筑坝,建电灌站等,致使圭江中上游在60年代就无法通航。县城至容县河段,70 年代只能丰水期通航,1983年后已断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流圭江船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