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甲一方的北流,是怎样炼成的?揭秘北流的发家史
说起北流的富,的确让人羡慕—— 航拍北流2020年其财政收入30.01亿元,连续5年夺下广西县(市)财政收入之冠……而在古代,北流就有“小佛山”、“金北流”之称,说其曾经富甲一方。
虽然我们知道桂东南的富庶之地,但北流能够从古代富到现代,着实令人难以置信,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会仙河 北流,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接壤,北与容县为界,东与广东信宜接壤,西与陆川为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经济发展。
北流的地貌属两广丘陵的一部分,山峦起伏,低山绵亘,北部有桂东南第一峰大容山,中部有云开大山余脉,南流江、北流河均发源于境内,素以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次之。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木薯、红薯、粟次之;经济作物以花生、烤烟、甘蔗、水果、麻类为主。
历代官府注重农耕,鼓励垦荒,至明清,以水稻为主的种植面积大量增加,并且实行一年两熟,增加了复种指数,并兴修山塘陂坝,改进耕作方法,培育了北流红等色香味俱全的优质谷,虽然我们不能说北流是成为鱼米之乡,但也算是难得的好山好水,养育了北流儿女。 五彩田园 正所谓“无工不富”,农业是基础,要想富还得发展工业,包括手工业。北流矿产资源很多,主要有铁、银、金、铜、朱砂、高岭土、石灰石等。早在南越时,北流铜石岭就建立炉堂,冶炼铜铁。制成的铜锭铁块,除自铸铜铁用品、铜钟、铜鼓外,还销往外地。1972年在六靖镇水冲庵发现的云雷纹大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高67.5厘米,重达300公斤,就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古代铜鼓。 云雷纹大铜鼓
但是,北流的铜矿储量并不多,当开采陷入衰落之后,随着铜产量的下降,这个行业逐渐消失了。如今铜矿遗址几乎了无踪迹,只有1960年在铜石岭发现了一个铜矿遗址,近年依靠着那些曾经的辉煌历史,把铜石岭开辟成景区。
真正让北流走上发家之路是什么呢?答案就是陶瓷,准确地说是日用陶瓷。 铜石岭 北流陶瓷,源于夏商,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北流陶瓷,最早起源于夏商,现藏北流市博物馆的一件“米字纹陶罐”,口径22.8厘米,高28.3厘米,足径16.3厘米,便是当时的器物,也是日前为止北流发现最早的陶器制品。
唐时,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陕西长安人韦丹出任容管经略使。他“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此大行。”诗人元结接任刺史,深入蛮洞,经世济民,政通人和,经济加速开发。 国礼茶具
在这个时期,北流制瓷技术得以飞速发展,窑炉已遍布北流河流域,沿河顺流而下,较大规模的有北流岭垌村、仓田村、碗窑村,容县城关、大化,岑溪南渡,藤县中和,大大小小的瓷窑两百座之多。北流境内的窑炉更是星罗其布,而地处北流河源头的岭垌窑,为北流河流域制瓷业之最,大小涧溪之中,至少有以粉碎瓷石、制作瓷土、釉果的水轮车1000余部、水碾800余支。如今的岭垌依旧有“九十九条窑”的传说。 国礼茶具
北流的陶瓷产品尤以影青印花碗碟著称,“白如玉,击如磬”,釉色透亮,白中闪青,颇受欢迎。到了宋代,北流陶瓷进入鼎盛时期,以岭垌为中心,瓷窑成群,延绵二三公里。宋末元初,为躲避战乱,大量北方制瓷艺人涌入两广,北流岭垌、仓田,碗窑村等瓷窑博取众家之长,虽然产量未递增,但产品质量更精,燃造出大批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瓷器,且造型各异、风格独特,被誉为江西景德镇的“陪都”。
陶瓷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发生长,陶瓷成为北流最重要的产品。正因为丰富的陶瓷土资源、林木资源和水动力资源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当地的生产逐渐聚集,规模逐渐扩大,历经风雨,逐渐发展壮大为陶瓷产业集群,其产量占广西的三分之二以上。 日用陶瓷 生产产品还不够,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变换成财富流转回来,才是能否形成工商业繁荣的关键。
这一关键,就是北流密集繁复的水陆海联运。
发源于北流境内有两条非常重要的河流——北流河和南流江。 天门关
发源于平政镇上梯村云开大山双孖峰的北流河,是中国少有向北而流的河流,经北流、容县、藤县,于藤县县城汇入浔江。而发源于大容山主峰莲花顶的南流江,是广西最大南流入海的河流,经北流、玉州、福绵、博白、浦北、合浦,于合浦白须口或三汊港汇入北部湾海域。而连接这两条河流的是著名的天门关。
自从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凿通天门关、开辟城南外码头至甘村天门关驿道之后,北流就成为沟通中原大地至合浦、廉州、雷州、琼州的交通要道,难怪北流会有“粤桂通衢”的称谓。 大容山
当时郁林五属(郁林、北流、陆川、博白、兴业)及广东高州、化州、廉州等县的物产,多就近聚集北流进行中转,一可经天门关运至福绵船埠再装船,沿南流江而下,经博白、浦北,在合浦三汊港出海;二可沿北流江经容县,到藤县县城进入西江之浔江,可沿桂江北上经灵渠进入长江流域,也或沿西江南下达梧州、广州、香港等地。
水能载舟,舟能装货,只要一条船,北流就可以将数量巨大的陶瓷和其他货物运输出去。对工坊商号来说,高效而畅通的货物运输,加上水运的低成本优势,意味着产品可以卖到更远的地方、卖给更多的消费者,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北流河 一业兴,百业旺。
长期的商品生产和流通,奠定了商品交换的基础。手工业、商品农业特别是沿海渔盐业的发展,“盐利所在,舟车之会,巨商富贾于此聚居”,北流成为商贸重镇。
唐宋以来,有雷州、廉州、钦州等9个盐场,灶丁千人以上。明清以后,广西设有盐政,把南流江划为食盐进口航道,从合浦港溯南流江而上,盐船结队,千帆竞发,将食盐运到福绵船埠再转运至北流盐仓储存,然后再转运中南各省的州县。在宋时其年储藏量达10万箩,占广西年销盐的72%,雁过拔毛式的盐税“岁得钱655600余缗”。
北流作为两广食盐的储藏和转运中心,历经一千余年兴盛不衰,其地位从未被动摇过,至民国时期年转销量达四五千万公斤,经营者有数百家,为全国所罕见。他们输入商品,进行商品收购,以及派生出经纪、金融、运输、加工服务和进口业务。 航拍北流 作为中枢环节的商品集散地,带来各方面资源的积聚,尤其是精英阶层的聚居,帮助北流城积累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因此周边州县的购买力源源不断地汇聚过来,刺激着市场消费,同时再反哺财富水平的增长,自然也担得起区域的财富集散地,从而“富甲一方”。 勾漏洞
同样的道理,即便到了今天依然如此,就像北流一样繁华富庶了上千年,且还会延续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