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all666 发表于 2020-6-26 11:19

29万亿房贷来袭!大家都不敢花钱了?专家:我们消费率比印度还低

  前几天,我写过关于房贷定价基准转换的文章,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关注。

  今年房贷转换LPR合同将在8月31日结束,离现在还有2个月的时间,不管是浮动利率还是固定利率,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关键看自己的执行利率、还贷期限,并没有“一刀切”的定论。

  如何转换暂且放在一旁不谈,让我惊讶的是,关于房贷的话题,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度,只能说明一个事实:

  我们周围的家庭,几乎都已经背上房贷了。

  根据上海证券报的统计,目前我国存量商贷大概有6000多万笔,加上公积金贷款的人数,说是4亿“房奴”并不过分。

  根据澎湃新闻6月中旬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住房贷款余额29.8万亿元,占全部居民债务总额比例高达53.9%。

  也就是说,我国一半以上的贷款,全都是由房贷贡献的。

  从增量来看,2008-2019年,住户部门贷款增长了49.6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长26.8万亿元,占比达54%,贡献了主要增长,并且其年平均增速超过了居民杠杆总体增速。

  更重要的是,2008-2019年,短期消费贷款的年平均增速为33.45%,尤其是2016-2018年,短期消费贷增速大幅超越住房部门贷款增速。

  显然,因为棚改、货币宽松、楼市松绑等多个因素,2016-2018年的楼市,有大量的购房者,都在透支自己的财力,借用短期消费贷充当首付,加杠杆冲进楼市买房。

  一套100万的房子,正常首付需要30万,在开发商首付分期、二手房高评高贷、借钱买房的风气下,很多人首付不到10万就能买房,从3倍杠杆直接扩大到10倍杠杆,买到房子的同时,月供压力也直线上升。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社会消费”被抑制。

  经济学家李迅雷曾说过,对房产持有者来说,房价上涨是有利于消费的,身家快速膨胀,消费习惯也会变得大手大脚,2015-2017这一波行情,还带动了家具、家电、装修各个行业的快速繁荣。

  但是,一旦房价步入平稳或“稳中有降”,当“财富幻觉”消失后,各行各业的消费便会被拖累,换言之:房贷压力下,都不敢花钱了。

  我们不妨参考一下专家的观点。

  6月23日,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7期)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陈彦斌出席并演讲。

  陈彦斌指出: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看,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从2014年的7.5%下滑至2019年的5.5%,接近该指标公布以来的最低值。

  其中,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速为4.6%,较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速低了近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城里人比农村人“更不敢花钱”。

  从最关键的社零总额指标来看,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从2012年的12.1%下滑至2019年的6%,触及2008年以来的最低点。

  问题出在哪?

  当然是房贷。

  有一个数据值得重视:居民债务收入比。

  我查了一下这个数据的计算方法,央行上海总部公开市场操作部韩东萌曾发文解释过这个指标,债务收入比=(年度或月度需偿还的债务/同期收入)×100%。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来计算,2019年中国这一指标已经高达128.5%,超出美国同期水平20个百分点左右。

  回到上文我们提到的那个数字:2019年房贷余额已经逼近30万亿,占所有贷款的50%以上,高达128%的债务收入比,实质上是由房贷导致的。

  陈彦斌提到的另一个数据,更让人哭笑不得。

  从国际对比来看,2018年中国居民部门消费率仅为39%,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了58%。

  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和英国的居民部门消费率更是分别高达68%和66%。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巴西和印度的居民部门消费率也分别高达64%和59%。

  数据不会说谎,因为月供和房贷,“有房族”、攒钱买房的刚需、掏空六个钱包的家庭,他们的消费率只有39%,连印度都不如。

  因此,降杠杆、降负债、降低房贷压力,才是下一步提振消费的关键。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调控逐步发力。

  比如,以集体土地入市为“引子”,大幅增加保障房、租赁房用地供应。

  比如,不再依赖棚改、大拆大建发展房地产,转而将投资引到“旧改”上,提高居住品质的同时,还能拉动就业和投资。

  比如,房产税一直“箭在弦上”、央行银保监会封堵投机资金买房的“口子”、大幅缩减人口流出城市的供地,从供给端改善楼市结构。

  这个过程并不是短期就能一蹴而就的,但我相信,用不了太长时间,困扰大部分国人的房贷压力,会被逐步稀释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9万亿房贷来袭!大家都不敢花钱了?专家:我们消费率比印度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