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li 发表于 2020-5-17 22:43

难以置信的真相,讲粤语到底有什么优势?

  先科普一下普通话的由来:

  常识:普通话的起源

  普通话的起源是中国一个小县城,普通话就是这里的方言。也就是说,只要是这里的人,不用刻意去学习就能人人一口标准普通话,吐字清晰,韵味十足,水平堪比新闻联播播音员。这里就是河北承德的滦平县。

  1953年,语言专家在制定中国通用语言的考察时,来到了滦平的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乡三地进行了语音采集。在采集完后,专家一致认为这里的语言符合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适用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尤其没有北京胡同音的儿化、省字、尾音等习惯。很容易学习和推 广。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会议正式召开,将滦平话定位普通话,并大力推广学习。

  普通话其实也是一种方言,是法律规定的我们中华各民族间用于沟通交流的通用性语言。所以说,没有哪种方言会比另一种方言更高贵之说。各地的方言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语言,都需要我们发展传承。

  如果不经严格的学术研究和科学论证,以及实践检验,就人为地把一种方言拔高为唯一代表中华文化的传统语言,这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我们对普通话的定义和定位只能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统语言之一,法定的中华各民族间用于沟通交流的通用性语言。

  因此在学校里,我们千万不要向孩子灌输,说普通话是文明人的体现,说方言是落后不文明的错误观念。

  语言是大脑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和记忆方式。语音音节的多寡明显会影响大脑的思维效率。在现代高效率高节奏的工作生活模式下,语音的自然演化发展都有缩短词汇语音音节,以适应现代工作生活快节奏的趋势。例如普通话的问候语“早上好”,粤语简化为“早晨”,英语简化为“Morning”都简化为两个音节,日语则要四个音节おはよう甚至于九个音节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 (哈哈,目测日语在作死的路上渐行渐远……)

  简单举个例子,假如你思考的“明天”这个词汇有120个音节,你要想半分钟才能得到“明天”这个概念,那你的大脑思维效率低得实在是太可怜了。所以说词汇音节的长短,能决定大脑的思维效率。

  日语只有五十个左右不同的声调,因此要想组合成不同的词汇而且声调不重复的话,只能是多音节的解决方案,因此词汇越多,音节就会越长……

  汉语中的普通话有3276个不重复的声调,组合成不同的词汇而且声调不重复的话,音节明显能比日语减少许多;

  汉语中的粤语有10089个不同的声调(能明显区别的声调有6384个)组合成不同的词汇而且声调不重复的话,音节明显能比普通话减少许多,因此粤语更具有思维和记忆效率方面的优势。

  我们知道,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演化过程。

  同样的原理,考察一种语言的复杂程度,也能反推出它形成历史时间的长短。越是复杂的语言,它发展的历史就越是久远;相对简单的语言,它的发展历史就相对短暂。

  粤语有19个声母,59个韵母,9个声调 理论上能发出10089个不重复的声调

  普通话21个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 理论上能发出3276个不重复的声调

  通过对比我们就能发现,粤语系统的发音更为复杂,并且粤语系统的同音字比普通话更少,语音更易于识别。因此,粤语的使用和演化历史明显比普通话更为久远。

  我们的大脑主要是运用语言来组织记忆和思维的,相对复杂的语言系统更能锻炼大脑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因为复杂语言需要记忆更多的语音音节)。复杂的语言系统更具备思维上的优势。

  比如发出一个音节需要耗时1/4秒,普通话不重复的3276个音节就能代表3276种不同的概念;用语音表达这3276种不同的概念耗时819秒。普通话需要表达3276种概念以外的事物时(音调不重复),就需要双音节组词表达,一个双音节词汇耗时1/2秒。

  粤语有10089个不重复的声调,单音节能表达10089种不同的概念;用语音表达这10089种不同的概念约耗时2522秒。粤语需要表达10089种概念以外的事物时,才需要双音节组词表达。

  普通话同样的要表达10089种不同的概念时,约需耗时4225秒;是粤语耗时的近1.7倍。

  所以相对于普通话,粤语更具思维效率上的优势。

  如果要组成音调不重复的双音节词汇,

  普通话组成双音节词汇的话,能表达10732176种不同的概念;

  粤语组成双音节词汇的话,能表达40755456种不同的概念;

  双音节词汇,普通话只有粤语表达能力的四分之一强。

  上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间,民国的教育模式是相当的牛啊。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如日月般耀眼的学者大师,科技大伽。到底是何种重要的决定性的规律,在其中起了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不难发现这些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共同点:几乎都是书香门第出身,长期受知识分子家庭熏陶。并且几乎母语都是发音系统较为复杂的南方语系,或是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是发音系统较为复杂的语系的教育,几乎都在青少年时期接受中西文化融合程度高的基础教育。

  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是需要文化的沉淀和累积,需要社会环境熏陶。要有培育自由思想的土壤。众所周知的原因,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政治运动,造成我国人才的断层(被肉体消灭)。文化的沉淀和累积断层,自由思想被禁锢。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出科学成果?出科技人才?

  最科学的语言和文字的组合方案就是一字一音一义,表达不够用了就进行文字词汇组合。一个音能表达一种概念的话,普通话理论上单字能表达3276种概念;

  粤语理论上单字能表达10089种概念;

  也就是说粤语在表达第10089种事物以外的概念时,才需要组词用双音节表达,思维速度几乎达到最快。当然,在人们实际的语言实践中,能发出明显区别的声调,不可能达到理论值的声调。生活实践里到底在人群中,能区别和记忆多少个声调,是有一个相对取值的。因为语言是要用来和大家交流沟通的,如果大部分人都不能正确发音和区别的声调,就会被改变发音。如果大部分人的记忆能力,只能记忆和区别3500种声调或2500种声调的话,不常用的声调就会被淘汰。

  以后很可能需要人工智能来指导我们讲话,哪种讲话方式更科学。哈哈哈!想想就觉得搞笑。

  为什么说一字一音一义是未来语言发展的方向呢?因为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我们最终是需要和人工智能一起协同工作的。语言是人机之间进行沟通最有效最高效的沟通交流方式。那么很显然同音字越少的语言,机器就越不会混淆,越容易识别。声调越复杂的语言,机器的识别效率就越高。

  因此不论从思维效率方面来说,还是从人机(人工智能)有效交流方面来讲,多声调的语言更具优势。

  其实同音字词越多的语言,人工智能的识别就越困难,人工智能识别这些同音字词时会一脸懵逼?您到底想说什么呀?识别都有困难,更别提协同工作了。

  先比对一下,普通话和其他七大方言的语音系统:

  大家都是汉语啊,普通话您为什么就在七大语言当中那么鹤立鸡群,辣么突出呢?!只有区区三千左右不同的音调,其他方言动辄六千、七千以上的音调。

  (普通话21个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理论上能发出3276个不重复的音调)

  山东话33声母46个韵母 4个声调 理论上有6072个不同的声调;

  吴语38个声母46个韵母 4个声调 理论上有6992个音调;

  上海话32个声母54个韵母 5个声调 理论上有8640个音调;

  闽南语:18个声母85个韵母8个声调理论上有12240个不同的音调;

  客家话:19个声母74个韵母 6个声调 理论上有8436个不同的音调;

  湘语长沙话:声母23个,韵母有45个,声调6个理论上有6210个不同的音调;

  赣语南昌话有19个声母,67个韵母,声调7个理论上有8911个不同的音调;

  粤语有19个声母,56个韵母跟九个声调理论上有9576个不同的音调;

  台湾国语声母24个韵母38个 声调5个 理论上能发出4560个不重复的音调

  我们知道,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演化过程。

  同样的原理,考察一种语言的复杂程度,也能反推出它形成历史时间的长短。越是复杂的语言,它发展的历史就越是久远;相对简单的语言,它的发展历史就相对短暂。

  通过对比我们就能发现,粤语系统的发音更为复杂,并且粤语系统的同音字比普通话更少,语音更易于识别。因此,粤语的使用和演化历史明显比普通话更为久远。

  面对一个如此精巧繁复的语言系统。它的复杂程度是普通话的4倍以上。你们真的相信,这是由古代一些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开发出来的语言系统?为什么粤语发音系统会如此复杂?你们真的没有在心里起过一丝丝的疑问?

  一种传承了3000多年的语言。真的只会有区区2000个左右的声调?

  这种传承了几千年的华夏语言,到底到哪里去了?真的无影无踪了吗?

  如果是由七大方言传承下来了。那么到底哪一种方言最具华夏语言的代表性呢?哪种方言的口语最古雅?那要历经怎样的文化盛世和岁月洗礼,才能将这文绉绉的书面用语融合于日常口语之中!

  有许多思想糊涂、不勤于思考的网友,认为语言越简单,越容易学习就越容易推广。这从学习难易方面看问题,当然没什么不对。但是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语言传承的其实是文化的DNA。中华民族各民族间,其实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程度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文明发展程度高的民族,为什么他们的语言总是趋向于复杂化呢?因为语言是服务于生产生活、政治文化的。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新的劳动工具被不断的发明创造,各种生产生活用具越来越繁多。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政治和文化生活也越来越繁杂起来。新的名词,新的概念被不断的创造出来。随着这些新事务。新概念的名词的不断增多,同音字词也会越来越多。语音重复的字词太多了,必定会造成识别上的困难。自然而然的人们就会使用新的语音音节。以便易于区别开这些语音重复的名词和概念。因此经济越发达,社会越发展。语音就会越来越复杂。

  在地域辽阔的中国,不同民族间的经济文明的进化发展程度,其实差距是巨大。

  你挑选一种简单易学的民族语言,作为多民族间共同的交流语言,也不能说有什么错误。但现在的问题是,有人企图将这种通用性的民族语言,强行替代其他民族传承发展了几千年的先进的语言,成为我们各民族事实上的母语。我们批判的,是这种对人类文明逆施倒行的行为。

  在此我要大声疾呼:普通话不是我们的母语!请在家里和自己的孩子说母语!如果各地的方言没有了下一代的传承,我们中华文化就要断根了!很多人理解不了方言的重要性,方言是传承我们传统文化的DNA!没有传承我们DNA的孩子不是我们自己的后代,没有传承我们DNA的语言,不是我们传统的语言!

  为什么说语言传承的是文化的DNA呢?以下面宋代诗人曾丰的这首诗为例:

  《欲入修门未果且留妙山逆旅书所见呈富阳大夫》

  宋代:曾丰

  诗肩重与毂尘摩,旁县孤村邀我过。

  晏昼江山开调远,晴宵星月照临多。

  眼为幻使不由我,心与空俱无复它。

  百里一轮大圆镜,发奁开幭鉴如何。

  其中的这句“晏昼江山开调远”请你用普通话解释一下?“晏昼”在普通话里是什么意思?不要瞎费劲了,普通话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名词。这是粤语的专有名词。因为唐宋诗人们在用粤语吟诗作对的时候,普通话还没诞生呢。粤语和唐宋古语的联系考证,随随便便都能考证出上万、几万处。

  粤语中,就把“晏昼”这个文化的DNA密码传承下来了,用普通话是解不开这个密码的,因为普通话里根本就没有“晏昼”这串DNA的秘钥,所以文化DNA的解密就无从谈起了。

  我们再来看看大才子苏轼的这首千古名词,里面包含了什么语言的DNA密码:

  《念奴娇·赤壁怀古 》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粤语诵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粤语)

  (我发不了链接,请自行到喜马拉雅网站搜索)

  用普通话读这首词,普通人如果不经专门的解释,有些地方是无法理解的,有些不知所云。大家会以为那是上古文字和语法,现代已经不用了,例如这句“一尊还酹江月”;

  而以粤语为母语的人,不用专门的学习和解释,他马上就领会明白这句词的意思。因为不论是“一尊”还是“酹”都存在于粤语的口语和文字中,没有理解上的困难。日常例子如:一樽啤酒、买一樽豉油返屋企、饮番樽啤酒先、呢个玻璃樽入面系乜野来咖?普通话不是用“樽”,是用“瓶”,一瓶、瓶子。“酹”“酹嘢”" laaije "会粤语的人都懂的,这里就不解释了。酹啲油落镬(倒一点油下锅)。

  粤语口语中的“一樽啤酒”的“樽”,“酹嘢” 的“酹”就是传承下来的,解读词中这一句“一尊还酹江月”DNA密码的秘钥。普通话的口语中,是不存在这串秘钥的。

  当你使用你的语言,去理解一首诗词时,其实就是在进行文化DNA比对的一个过程。当你发现诗词的遣词用字怪怪的,甚至无法理解时,其实并不是古代文人遣词用字怪,而是因为你传承的语言中没有文化DNA密码的解密秘钥。换句话也就是说,这些文化DNA密码的解密秘钥,就保存在我们所传承的语言之中。

  因此,用你的语言去理解一首诗词,或诵读一首诗词时,你能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或诗词押不押韵,其实是你正在用你的语言和这些诗词在进行文化DNA的比对。吻合度越高的,是亲生儿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吻合度没那么高的,只能是远亲。

  用你的语言诵读这首诗词: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②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④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⑥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⑧

  我们用普通话和粤语来比对它们的DNA吻合度,看哪种语言的吻合度更高。

  我们看“衫袖”这组词汇,用普通话去理解,就会觉得古人用词有点怪,因为普通话的口语中没有“衫袖”这组词汇,普通话说“衣袖”;

  用粤语解读,完全没有理解上的困难,因为在粤语的口语中,不用“衣袖”表达,而是用“衫袖”来表达,所以在粤语的口语中保存传承了诗词中“泪湿春衫袖”这句文化DNA密码的解密秘钥。

  我们再来比对,诗词是否押韵的文化DNA密码:

  普通话解读: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②zhòu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④hòu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⑥jiù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⑧xiù

  普通话解读,⑥⑧两句押韵,韵母iu  。

  普通话诵读: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一说朱淑真)_

  (我发不了链接,请自行到喜马拉雅网站搜索)

  粤语解读: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②zau3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④hau6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⑥gau6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⑧zau6

  粤语解读,②④⑥⑧四句押韵,韵母au  。

  粤语诵读: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我发不了链接,请自行到喜马拉雅网站搜索)

  用普通话解读,诗词只有两句押韵,用粤语解读,诗词四句全部押韵。

  如果以五言律诗的诗体格律比对:

  诗体格律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更是发现,粤语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因此比对下来,粤语完胜!

  粤语是其中的一个元素而已。

  粤文化受欢迎是因为其内涵是平民文化,非常的接地气。

  玉林话竞争力最强,因为广州话的发源地就是隔离梧州一片了。玉林话假造了越南话,壮话,泰话一系列,比广东话更广大。

  玉林话是玉林地区最高贵的话,因为地市政府在玉林县?市区的本地人视不懂说玉林的人是捞佬,这个我深有体会!

  引用

  作者: FLSTUDIO7875590

  玉林话是玉林地区最高贵的话,因为地市政府在玉林县?市区的本地人视不懂说玉林的人是捞佬,这个我深有体会!

  “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是需要文化的沉淀和累积,需要社会环境熏陶。要有培育自由思想的土壤。众所周知的原因,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政治运动,造成我国人才的断层(被肉体消灭)。文化的沉淀和累积断层,自由思想被禁锢。这样的环境怎么能出科学成果?出科技人才? ”

  楼主的原文是原创吗?首先我没有看到内容的十分之一,讲得太多耶稣我是不看的。粤语有十么忧势?我通俗浅白的用小学生语文来概括博士、砖家的长篇大论:首先这个要怪英国佬,抢了中国的一块地做了个香港国际大都市。这个地方在上世界的商娱文化非常的发达,那时中国的内陆人穷得还裤穿洞,而香港的官方语言是所谓的粤语(白话),直到现在的广州市都是中国的一线城市,所以到广东揾食的外地人都是以讲粤语为高贵,高贵了就有优……势了!

  知唔知。係唔係。粤语的繁体字需要简化,问题是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进行文字的改良工作。

  要想畀细路仔养成用粤语嚟思维嘅习惯,就要喺屋企营造一个良好嘅粤语环境。喺屋企一律只可以讲粤语。娱乐电视台全部都係净係得睇粤语台。唔使惊细路仔学唔识普通话嘅。上学啲细路仔自然就会学识普通话。

  我只知道,壮族是一个将消失的民族,因为他只有自己的语言,没自己的文字。

  语言和文字消失了,民族特色也就不存在了。识读唔识写,同文盲没什么区别。

  对于自己族群的语言和文化,想要提升到理论高度来认知,当然不是三言两言就能说得清楚明白的。

  为什么会玉林话就基本懂白话细思极。。。。。。。。

  

  楼主你学会独孤九剑了没有?学会了比不会的有优势,粤语会不会讲也是一样。

  粤语广府片的九声代表字有:

  九声各自代表字有:诗(si1);史(si2);试(si3);时(si4);市(si5);事(si6);色(sik1);锡(sik3);食(sik)。

  玉林话类似的同音字?十个音调又是怎么发的?不知有没有网友对语音和拼音方面有研究的?

  下面说说文字。不管记录文字的符号是象形、表意还是表音,哪种效率高我们就使用哪种。不同的类形的文字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甚至可以综合它们各自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在读、写、记忆方面综合效率最高的新的文字,不必过于拘泥。

  比如我们在进行科学发明创造时,想记录一下我们的思维结果,文字笔画太多的话,是不利于我们进行记录的。因此,文字的笔画一定要简化,便于进行记录,提高记录效率。简单举个例子:‘我’改为‘丨’足足节省了六个笔画!文字记录就会提升五、六倍之多。

  粤语文字(当然也是汉字的一部分)革新势在必行,否则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不过文字要如何改?怎么改?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否则就会往错误的方向发展,严重的话会成为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绊脚石。

  样样会点肯定好。

  英语差不多还给老师了,

  普通话说的还标准,

  粤语也说得不错,

  客家话讲得DD,听得识。

  会多种语言是最佳选择,不过我们要选择一种做为我们的母语和主思维语言。粤语区的学生和民众,应当使用粤语作为他们的主思维语言。

  由上可知,汉语的七大方言中,普通话是最简单易学的一种,不过也是最没有思维效率优势的一种,它凭什么要替代其他六种方言,成为我们的思维语言?

  汉语不只是只有一种普通话,汉语还有其他的六大方言。

  这六大方言各自独立发展,它们还是汉语汉字。

  粤语比普通话多了足足三、四千种声调,请问用普通话如何表达这些声调和文字?

  所以各种方言只能独立发展。

  解决方案就是从幼儿园开始 50%的学习时间是各地区的主方言,25%的学习时间是普通话,25%的学习时间是英语;多语种的学习更能开发人类大脑的智力水平。

  因为多声调的方言具有思维效率方面的优势,普通话用于中华民族间的沟通交流,英语用于学习世界先进的科技文明。

  粤语版汉字改革的原则:

  一、文字笔画要简化,越简单越好一个文字不超过五笔为宜,提高书写效率。

  二、字型要圆形化,连笔化,行草化,不要方块化,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比如‘口’字,因为是方块形,所以没法快写,要三个笔画,而O则一个笔画就完成,书写效率更高)

  三、偏旁部首读音统一。文字要有规律性,易于记忆。毫无规则的文字记忆困难,或是容易搞混淆。(比如‘舌’字,‘舌’单字时读sit6、组合成‘话’字又读waa6,组合成‘活’字又念wut6,组合成‘适’字又念sik1,毫无规律性可言。)没有规律的文字组合,不利于记忆,容易读错、写错字。

  我们说粤语的人群,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语言的优势,要知道自己语言的长处在哪里。说实话,如果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仅仅在于文字发音的不同,对于使用哪种语言我是无所谓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文字发音的不同,这两种语言最核心的区别,是粤语是一种多声调语言。粤语足足能够发出19个声母×59个韵母×9个声调=10089种不同的声音;而普通话最多只能发出21个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3276不同的声音;(当然受限于发音规则,它们实际能发出的声音没有理论上的那么多。)正是这两种语言,能发出的不同声音的数量上的区别,使这两种语言的思维效率,具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因此我们说粤语的人群,要充分利用粤语丰富的发音,不断完善粤语的语言进化。具体的说,就是把粤语系统中有音无字的音调利用起来,将这些有音无字的音调赋予文字和概念。

  一、文字笔画要简化,越简单越好,提高书写效率。

  二、字型要圆形化,连笔化,行草化,不要方块化,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比如‘口’字,因为是方块形,所以没法快写,要三个笔画,而O则一个笔画就完成,书写效率更高)

  三、偏旁部首读音统一。文字要有规律性,易于记忆。毫无规则的文字记忆困难,或是容易搞混淆。(比如‘舌’字,‘舌’单字时读sit6、组合成‘话’字又读waa6,组合成‘活’字又念wut6,组合成‘适’字又念sik1,毫无规律性可言。)没有规律的文字组合,不利于记忆,容易读错、写错字。

  四、文字读音要有规则,易于记忆。比如拼音文字,因为发音有规则,基本上会读就会写,所以文字组合应向拼音学习,发音要有规则。比如‘ing’韵尾,可用一个笔画更简单的圆形偏旁部首代替。

  五、难以记忆的文字,用大数据把大多数人容易写错、读错、忘记的文字提取出来总结分析,找出原因和规律,进行文字改革。

  大力推广和顺其自然是相互矛盾的,请问‘做文明人,说普通话’ 这种洗脑式的口号有没有逻辑?说不说得通?

  普通话只是蒙、满民族处于游牧文明形态时,学习说汉语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把汉语丰富多变的韵母和声调都学丢了一半,使得进化得非常先进的多声调汉语严重退化。普通话正因为韵母声调变少,所以变得相对简单易学,适合用作通用语,但不适合用于思维性的语言(方言更适合)。而多声调的方言更具有思维效率上的优势。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这些语言不同的长处,在正确的地方使用它们。

  请问一种不具备思维效率优势的语言,怎么就变成了汉语的代表语言了?还变成了代表‘文明’的语言,那请问说其他方言的人民就是‘野蛮人’了?

                 

  引用

  作者: 另胡葱

  会多种语言是最佳选择,不过我们要选择一种做为我们的母语和主思维语言。粤语区的学生和民众,应当使用粤语作为他们的主思维语言。

  引用

  作者: 令箭荷花

  现在出去好多场合都讲普通话了。其实大中华三大语系都睇做母语,少数民族的不懂。大中华以外的是外语。

  粤语传承了最多古汉语巅峰时期(唐、宋)的语音元素,完整保存了入声调,保存了m、-n、-ng、-p、-t、-k、-i、-u8个韵尾,可以说是汉语最正宗的传承方言之一。

  押入声韵的词: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hit3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lit6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jyut6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cit3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mit6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kyut3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hyut3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kyut3

  大家发现了吗?这首词全部都是 t 结尾的入声字押在句末。

  入声字作为诗词句的尾字,一般用于表达慷慨激昂、情怀悲壮、或情绪郁闷的诗作。

  为什么所有的尾韵都是入声字?这仅仅只是偶然的吗?这不是偶然的!这就是专门押入声韵的诗词!

  自称传承了正统汉语的普通话,你的入声韵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以置信的真相,讲粤语到底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