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满汉全席是一场痴人说梦吗?
满汉全席究竟有多少种样子?传说中108道菜的满汉全席已经成为一个传说,但这样的传说和清代宫廷究竟有无关系?关于满汉全席的版本说法很多,扬州版、广东版、北京版、四川版、香港版各类版本层出不穷,但从来没有任何证据表示满汉全席诞生于清宫大院。所谓108道菜也不是固定的,并且满汉全席不是一桌,是九桌——一天三桌,连吃三天。如果吃不了108道,就是88道菜的半席,如果88道也吃不了,就是66道菜的一角席。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425ECC82D66EE5A6ECA0356A065F520B7B6D92FB_w714_h406.jpg
古建设计界专家,宫廷菜、庄馆菜的传承人、御膳面点大师、出生于御厨世家的王希富老先生不久前在北京聚德楼餐厅复原了多道“满汉全席”中的传统菜和宫廷菜。推杯换盏间,一瓶承载三千年历史的红西凤酒让王老的话匣子慢慢打开——就像这瓶好酒所承载的,“恒”、“博”永远是中国餐桌上笑语连连的秘诀。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B01CD8C40973ED078BFB374386FE7BAB28DC0DA9_w1761_h977.png
说到满汉全席,先声夺人的概念是一个“雅”字。中国人对雅的理解大体一致,昆曲是雅,宫廷菜是雅,但是也有说法“雅到极致不风流”。红西凤酒同样是雅,但加入一场吃喝,饭局间多了一份大气与率直,少了一份藏着掖着,有人言,此谓“风雅犹存”,倒还有了一点儿物极必反的哲思意味。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F84708FD0CB3F6E509D817A774243A3171DA64A2_w711_h354.jpg
满汉全席的首次诞生已是在清王朝覆灭之后,选址为什刹海边的会贤堂,因由是庆贺清肃亲王善耆之妹、蒙古喀喇沁亲王贡桑诺尔布原配福晋善坤的四十岁整寿。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44C443A8F0ACE8936015C890BCF2432B4B6660D1_w711_h354.jpg
当日席面为燕翅席带烧烤,全席有燕窝、鱼翅、银耳、海参及满菜烧猪、烧鸭等。当时清虽已灭,但偶有回光返照,曾经声名显赫的清荣寿固伦公主亲自贺宴,引得满堂轰动。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E84951262004F382F3BD81F78A093A71AB186BB0_w711_h354.jpg
民国后期,像这样能达到满汉全席规模的大型晚宴屈指可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在北京秦老胡同萧宅为天津市长萧振瀛双亲举办寿庆堂会宴席,宋哲元、江朝宗、吴佩孚、陈中孚、许世英、曹汝霖等多位政界官员悉数到场,尚小云、谭富英、侯喜瑞、杨小楼、程砚秋等名伶大腕登台献艺,而当晚的主持人则是北洋政府的最后一届总理潘复。规模之盛,可谓一时无两。
民国时期的大型宴会还有民国十九年(1930年)八月初七“通天教主”王瑶卿的五旬寿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张伯驹在福全馆饭庄举办的赈灾义演宴……但要说达到满汉全席规格实在勉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FD08945B07B6B99A9E93C33EF00C6E18464FC145_w714_h398.jpg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历了战火、自然灾害之苦,节衣缩食的百姓生活让满汉全席彻底成为了历史传说。
1978年,北京仿膳饭庄为接待日本富士贸易株式会社访华代表团,制作了满汉全席。其中有进门点心、三道茶食、四手碟、四手鲜、四贵果、四糕品、四整鲜、四蜜碗、四素碟、四花拼,属于“四到底”的“席头”;八珍部分是上八珍、下八珍和八行件;满式菜品算是红白烧烤八品,其中的烤猪、烤鸭、烤果子狸、烤哈尔巴子、烤鹿尾儿均属满菜;唯独没有满汉全席的饽饽桌子,代之而上的是四点心一酸菜汤;之后有五福碗,五个“四到底”,结束于一个“蝎子碟”。总体看来,此宴尚且是规矩的满汉全席,应属改革开放初期满汉全席再现的一个范例。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86B97CF977F98855BCA64DD2A473FBA741EE5E99_w714_h402.jpg
这次王希富老先生在聚德楼主导复原的满汉全席,将烤哈尔巴子、灌汤大黄鱼等菜品重现,红西凤用“勾兑十法”展现出其精湛的制酒工艺,与当日精巧的菜品相映成趣,既展示了中国传统美食之美,也将“满汉全席”这一历史话题拉进百姓视野。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19_51/1F16FA2EE4EE524B67F4406EBD82BC75D59CB55D_w714_h400.jpg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菜式的发展,不画蛇添足地为精致菜品妄加“皇家”、“宫廷”的帽子,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传承的期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