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dfgdfg 发表于 2019-10-17 07:21

中国经济强大的秘密,藏在每一个县城里

  建国70周年,从1949年时的百亿美元,到如今的14万亿美元,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增长。
  从建国初期的12%,到2018年接近60%的城镇化率,中国的城镇与农村居民完成了一场世界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城镇居民反超农村居民,这是中国城镇化实现的一个不小的奇迹。
  而其中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个城镇、县城、城市的开放与努力。
  县域经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1
  中国的行政区划
  我们先从中国的行政区划级别说起。
  中国的行政级别划分,一共分为四级: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再往下的村镇级别,则是中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但还算不上一个级别。
  
  截至2019年10月,中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2845个县级行政区和39945个乡级行政区。
  这其中,县级县 、县级市 、市辖区 、自治县 、旗 、自治旗 、矿区 、林区 、特区 等,都属“县级行政区 ”行列。
  将近3000个县级行政单位,成为333个大中城市和近4万个基层单位的连接点。
  而其中有个趋势是,自然县的数量,正在减少。
  2016年时,中国共有945个市辖区,2019年时增加了18个;2016年时,县级市为361个,2019年时增加了21个;相应的,自然县减少了6个。
  背后是一场大规模“撤县设区”“撤县设市”运动,与市区临近的、受市区影响大的、经济实力尚可的,都会面临上调级别的状况。
  比如山东即墨,撤县级市划入青岛市区;
  比如山东莱芜,撤市划入济南市区;
  比如福建长乐市,撤市划入福州市区;
  比如河南长垣县,撤县设市,成为河南最年轻的县级市;
  ……
  中国的高速城镇化,依旧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因此,按行政级别划分来看,中国经济的重心,就在地级和县级。
  有数据统计,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0%以上、总人口的85%左右、GDP总量的半壁江山。
  那么,全国的县域经济,又呈现什么样的格局呢?
  2
  谁是中国最强县?
  国庆假期后的第一天,中小城市发展战略 研究院便发布了一份《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其中公布了《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两份榜单,一共200座中小城市榜上有名。
  这两份榜单,便可一窥中国的县域经济格局。
  先来看全国百强县的榜单。
  
  
  其中:
  1)研究成果提到,截至2018年底,狭义上,中小城市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占国土面积91.3%,占全国总人口的73.7%,2018年经济总量达到50.09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55.64%。
  2)百强县第一名——昆山市,已经连续15年成为中国最强县市。2018年昆山GDP达到3832亿元,规模甚至超过宁夏、青海和西藏三个西部省份,与太原的经济规模相当,超过贵阳、兰州等一众西部省会城市。
  3)其实前四位的排名都没有变化,第二至第四分别来自苏州和无锡:江阴、张家港和常熟。长三角城市群的强大程度,也可见一斑。
  4)在百强县前10中个,江苏独占6席,太仓和宜兴的实力也不遑多让。
  但其中苏南和苏北的分化比较严重,前10中的6席,均来自苏南地区,加上海门、如皋等南通五大县市,均在全国百强县市榜单第20-50名区间内。而苏北地区中,排名最高的则是第37位的邳州。
  5)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有64个县市上榜,占据绝对优势。64个县市大部分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份。
  6)在百强县中,江苏上榜24个,稳居全国第一;浙江上榜15个县市,山东上榜13个县市。上榜县市超过10个的省份,也只有这三个。
  需要特殊指出的是,广东只有1个县市上榜,似乎出人意料。但这与广东的撤县设区大潮不无关系,比如深圳、珠海、佛山等经济强市都没有县或县级市,只有行政市区,也造成了广东区强县弱的局面。
  7)中部地区共有22个县市上榜,其中安徽7个、河南6个、江西和湖北各3个、湖南2个、山西1个。安徽的表现领跑中部,超过河南和湖北,是有些让人意外的。但湖南的长沙县,在中部所有县市中,排名最高——第五位。
  8)西部地区只有10个,其中四陕西、贵州各2个,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云南、四川各1个,而青海、甘肃、西藏没有县市上榜。这很明显的反映出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
  没错,四川只有西昌市1个上榜,这也再次印证了四川模式和山东江苏的均衡发展模式的巨大区别。
  9)东北地区同样落寞,百强县中只有4个上榜,辽宁和吉林各2个,而黑龙江则没有县市上榜。聊以慰藉的是,辽宁的海城市挤进前10名。
  10)以城市群来看,长三角以46席占据绝对优势,用实力证明了谁才是中国第一城市群。
  3
  谁是中国最强区?
  除了百强县市之外,该报告中还评选出了综合实力百强区。
  
  
  其中:
  1)百强区第一名——广东佛山顺德区,也已连续8年排名第一。排在第二位的,同样是佛山的南海区,强大的民营经济和城区,造就了佛山万亿GDP。
  2)百强区的前10名,被广东、江苏和浙江三省霸占。其中广东占据4席、江苏3个、浙江3个。
  3)以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有75个百强区上榜,优势更加明显。除了江苏21个、浙江18个、广东15个实力霸榜之外,山东也有12个区上榜。这四个省份,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虽然山东的上榜区数量不少,但排名靠近中下游。排名最靠前的是青岛的即墨区,排在第14位。更有意思的是,上榜的12个区,却来自9个城市,山东经济的城市均衡度,依然很高。
  4)中部地区有12个区上榜,安徽6个再次领跑,湖南3个区上榜,河南、湖北和江西各有1个上榜,山西则没有市区上榜。
  合肥能再次领跑中部,主要贡献来自省会合肥。合肥所辖4个行政区,全部入围百强,并且名次都较去年有大幅上升。排位最高的包河区,更从45名上升到41名,也是合肥近些年来高速发展的见证。
  5)西部地区也有12个区上榜,其中仅四川省就有6个区上榜,而这6个区全部来自成都市,“一城独大”并非妄言。
  6)东北地区则是最落寞的,仅有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1个入榜。
  4
  唯产业能兴城
  榜单看完,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它的不合理之处,很多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县,被遗忘掉了。
  比如2018年GDP超2100亿的南京市江宁区,竟然没有出现在这份榜单中,而经济总量远不如江宁区的六合区反而入选;
  比如江苏泰州代管的县级市泰兴、靖江和兴化集体缺席,泰兴和靖江GDP均超过千亿,超过了榜单中半数以上的城市;
  也有不少评论质疑:为什么广州的天河区、深圳的南山区没有上榜?这两个区的实力,毫无疑问能挤进榜单前10啊?
  其实这都跟榜单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关。其在报告原文中是这么解释的:
  本研究的评价对象界定为:县级市、县以及空间相对独立的市辖区,以及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建市”条件的镇。
  对县级市、县、自治县,课题组以各省发展态势较好的部分县市作为发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范围,以回收问卷的县市作为评价样本;
  也就是说,评价百强区的标准是相对独立的市辖区,而不是城市的核心区。另外,还有以回收问卷的县市作为样本,那些没能拿回问卷的县市只能榜上无名,比如前几年的江苏东台,一直没能上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话说回来,榜单中还是能体现出中国县城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产业兴城。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昆山和顺德了。
  昆山连续15年霸占百强县榜单第一,靠的就是自身的工业实力。2018年,昆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19.52亿元,其中贡献者最大的是计算机和通信电子产业。
  昆山拥有1个千亿级IT产业集群和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拥有120家大型工业企业,369家中型企业。这里面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912家。而昆山每年生产计算机整机近4500万台、手机近4000万台。
  佛山的顺德同样工业实力强劲。在家电业,有一句话:全球家电看中国,中国家电看广东,广东家电看顺德。
  顺德的家电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约战全国行业总规模的15%,微波炉、电热水器、吸排油烟机的产量占全国30%以上,故而被称为“中国家电之都”。这里也诞生了美的、科龙、万家乐等一大笔知名家电品牌。
  
  类似的还有常熟的纺织服装产业、海宁的皮革产业等,这些县市一旦搭上产业快车,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经济都能得到迅速发展。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础产业的强力支撑。这对那些在榜单后面,甚至没有入围榜单的县市来说,该醒醒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经济强大的秘密,藏在每一个县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