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各地的舞龙习俗与对外功能的实现
我国中秋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先民对天地日月的崇拜,《礼记》中记载了秋分官方祭月的传统。至唐代,文人雅士喜于中秋花好月圆之夜赏月吟诗,相沿成习。宋人赏月则多感时伤物,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世事无常,中秋阖家团圆的节日意义逐渐在市民社会中形成共识,八月十五为当时的法定假日。明清二代,中秋的节俗形式日益丰富,成为以团圆和丰收为主题的大节,与春节、清明、端午并举。如今的中秋节,已广泛流传于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是东亚文化圈最重要的岁时性节日之一,也是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共同的节日。浙江开化中秋舞龙
一、中秋舞龙习俗的谱系与分布
人们在探讨中秋节的习俗时,经常论及的或是祭月、拜月、赏月等节日仪式,或是家庭团聚、吃月饼、走月亮、赏桂花、饮桂花酒、赏灯、烧塔、烧斗香、博饼、买兔儿爷等节日活动,或是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节日传说,而较少有人关注中秋的舞龙习俗。诚然,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性象征,以龙崇拜为渊薮的舞龙活动普遍存在于各类节日庆典、人生礼仪、信仰仪式中,但中秋舞龙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渲染气氛、增添喜庆之举,而是与春节、元宵舞龙等一样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岁时习俗,属于整个中秋传统节俗文化谱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地域上来看,中秋舞龙习俗主要分布于江南和岭南等地区。古徽州一带,包括歙县、休宁、祁门、婺源、黟县、绩溪等地,中秋舞龙长期活跃在民间;浙西开化、淳安等地同样有类似的传统盛行至今;曾几何时,上海浦东等地也流行着逢中秋必舞龙的习俗。在岭南地区的中秋时节,惠东的舞龙、佛山秋色赛会中的舞龙节目,均传统有自;香港大坑的舞龙活动则已传承了近一百四十年,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是香港民众欢度中秋佳节的重要习俗。
以上这些地方的中秋舞龙有一个共性,就是所舞之龙主要是草龙,由于舞动时要在龙体上下插满点燃的香火,故又称舞香龙、舞火龙、舞香火龙。而江南地区的中秋舞龙,从草龙制作到起舞前的祭拜仪式,到舞动的过程,再到舞龙结束后的送龙仪式等等,更是大同小异。其中,历史上盛行的上海浦东香火龙就很具有代表性。
二、龙出江南:上海浦东中秋的香火龙
浦东香火龙主要用竹篾、稻草扎制而成,这两种材料都是江南农耕稻作文化的产物,均可就地取用,秋收时令尤为易得。制作香火龙,一般先用竹篾将龙头、龙身和龙尾的框架编扎成型,再选用干鲜、杆黄、无断须,且富有韧性的稻草作进一步的扎制。龙头的制作工艺是最为繁复的,容不得半点马虎。第一步是用竹篾搭建龙头轮廓及其上颚、下巴、舌头、眼睛等,一定要使其生动有型。第二步是用稻草编排、细化龙的五官:在龙嘴里用双根草杆的根部进行编织,竖起一排龙牙,并用剔空草节编出滴溜溜转动的龙珠;再将龙眼立体化,编成圆锥体,在龙角上编出层层角鳞,以垂挂稻草的方式表现龙须。龙身的编制虽不如龙头来得精细,但由于龙体较长,通常分为7至15杆节,因此也要花费不少工夫,需要在竹篾支架的基础上,采取编、插、织、嵌、镶、缠、绕、挂等十多种手工技巧,用稻草一根一根地完成编织。龙身的杆节之间一般用竹环串起,每节九环,环环相扣,中间再用细绳连接,使其伸缩自如,竹环上再缠绕若干清理干净的韧性稻草作为龙须龙鳞。龙尾则需扎制成三角放射状,并在角尖上缀饰绒球等物,使其有灵动活泼之感。从龙头到龙身、龙尾,整条龙制作成功,就算是掌握了熟练的技艺,也需要差不多30个工时。
浦东香火龙龙头的制作过程
浦东香火龙的编扎
浦东香火龙的祭拜仪式
浦东香火龙一般在夜间起舞,要从中秋节前舞到节后,连舞二至三个晚上。跟其他中秋舞龙习俗一样,浦东民众舞香火龙为的是值秋收圆满之际,向龙王表示感恩,庆祝当年的丰收,同时也是为了向龙王继续祈祷,祝福翌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舞龙之前,要先进宫庙举行祭拜仪式,由乡里最有威信的长者带领乡民点燃线香,向龙王、神仙、祖宗拜祭。再将燃烧的线香及蜡烛插在龙身上,草龙遂正式化身为香火龙。祭拜礼毕,青壮年健儿高举香火龙,在旌旗、锣鼓、号角的前导下,开始沿街起舞。霎时间,一条火龙横空出世,腾云驾雾,如在仙境,辗转蜿蜒,金光闪烁,好不威风。舞龙队员们盘、游、翻、滚、跳,不断变化着跳龙门、拜四方、穿龙肚、寻龙珠等各式套路,引得远近乡亲前呼后拥,争相观赏,在龙身之下,穿绕嬉戏,以求护佑、加持。香火龙所经之处,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贺、迎送。走街串巷之后,香火龙还要走进田地间作一番游舞,最后一行来到河边举行送龙仪式。送龙就是在点燃香烛,祈祷许愿后,将香火龙投进水中,让河水淹灭香火后将神龙送回龙宫,望其祛灾降福,调和旱涝,保佑来年的收成。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浦东香火龙已因传统农耕文明的式微而日稀,但舞龙的大传统及其内在精神还是留存了下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浦东绕龙灯”(“三林舞龙”)虽无香火之美,却一直都是当地中秋佳节的保留节目。
中秋时节,古徽州及其他江南地区的制龙、舞龙也接近于浦东香火龙。据清乾隆《歙县志》所载:“八月中秋,……农人具束藁为龙,燃香遍插龙体,鸣钲伐鼓游月光下。”同样是插满香火,月下舞之。清代刘汝骥《陶甓公牍·绩溪风俗之习惯·岁时》则曰:“少年以新稻草扎草龙,燃香遍插龙身,锣鼓喧天,满街跳舞,店户各助香,燃放鞭炮。”舞龙过程皆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互动性。又如清同治《祁门县志》所记:“八月中秋,夕设瓜果拜月……又缚稻草为龙,插香周遍,数人共持舞之。至涧东向送之,以祈丰年。”最终都是以投河的方式送走火龙,寓意祥瑞。
安徽休宁汪村镇下大连村村民在扎制草龙。
朱建平 摄
三、龙跃岭南:香港大坑中秋的火龙
由于自然风物和地域文化的不同,岭南地区的中秋舞龙在制作、形制、活动流程等方面则与江南地区有所差异。香港铜锣湾大坑的舞火龙习俗就是岭南中秋舞龙的代表。该传统习俗最早出现于1880年前后,其形成与驱除瘟疫的民间诉求有关。
大坑火龙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由于火龙全长为67米,分成32节,所以完成扎制并非易举。制作龙身,先取粗麻绳做成骨架,再用稻草或珍珠草进行包扎。制作龙头,先以藤条构筑轮廓,再用草条修饰,并制作五官等。其中,龙牙、双眼、舌头分别用锯齿钢片、手电筒、红漆木片制成;引领火龙的珠球则是两个插满线香的沙田柚。无独有偶,惠东中秋夜游的火龙龙珠也是用柚子制成,这就体现出鲜明的岭南风格。
国家级非遗项目“香港大坑舞火龙”
大坑中秋舞龙时间并没有连续几晚,而是集中在月圆之夜。中秋节晚上6时,火龙先到大坑莲花宫点睛开光。7时左右,再到安庶庇街插香起龙。此时,龙身将会遍插点燃的长寿香,火龙正式问世。起龙后,健儿们手持星光熠熠的火龙至浣纱街面向嘉宾作致敬礼,多数还会打龙饼(喜结龙团)。随后便开始巡街,游经浣纱街、京街、新村街、铜锣湾道等处,接受市民、游客的祝福与喝彩,场面好不热闹。巡游完毕,龙队又返回浣纱街,将火龙身上烧剩的香拔下,送给民众,分享福祉,并重新插香,然后在浣纱街表演舞龙至10点左右。整个仪式可分为“火龙过桥”“火龙缠双柱”“彩灯火龙结团圆”三部分。舞龙结束后,并不会将火龙送入水中,这也是中秋岭南舞龙与江南舞龙的主要区别之一。
现参与舞火龙的健儿队伍相当庞大,共约300人,主要由现在或曾经的大坑居民组成,其他地方的民众亦可加入。其中,最年小的仅十几岁,最长年的已有80多岁,至今仍坚持担任舞龙队顾问,并协助插位于火龙心脏位置的“龙心香”。由此足见大坑中秋舞火龙习俗在香港地区的影响之大。
中秋时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秋色”赛会中的火龙也与大坑火龙类似,同属岭南龙舞。相传明永乐年间,秋季丰收时的某个夜晚,孩童们将茭笋壳扎成龙形,并在龙身上插满香火,以竹杆游舞于街巷之中,并配以鼓乐。此举被后人沿袭下来,逐渐发展壮大为地域特色浓厚的佛山秋色习俗活动。
国家级非遗项目“佛山秋色”
四、舞龙习俗的多元叙事与中秋外向功能的实现
综观中秋时节各个地方的舞龙习俗,不难发现几个有趣而又值得深味的现象。首先,许多地方中秋舞龙习俗的起源或发展往往是因由一则传说故事。例如,淳安中秋舞香龙习俗就源于龙的传说。很久以前,当地樟村遭受大旱和洪水之灾,最后在一条龙的帮助下才得以逃过劫难。为感恩神龙,就有了舞香龙。大坑舞火龙习俗也源自大蟒蛇的传说。据说在1880年中秋前夕,大坑村受台风侵袭,有一条大蟒蛇趁机吞食村民家畜,被大家合力打死在废屋中。第二天,台风过后,大蟒蛇的尸体却失踪了,大坑村便连接发生瘟疫,多人亡故。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有村中父老说菩萨托梦与他,应于中秋佳节持舞火龙绕村巡游,燃放鞭炮,只有这样才能祛除瘟疫。别无他法的村民只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依此照办,却发现舞龙燃炮后,瘟疫果真走了,于是此后每年中秋都会巡游火龙。此外,开化中秋舞龙之所以深入人心,则是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作战时曾借此地休整,当地人舞草龙慰劳军队,深受朱元璋喜爱的缘故。这些口头的传说故事,经后人踵事增华、不断演绎,越来越具有传奇而神秘的色彩,以语言文字叙事的方式成为了中秋舞龙习俗不可分割的基础性构成。
其次,上述各地中秋舞龙中那些同中有异的祭拜仪式、送龙仪式、点睛开光仪式、打龙饼仪式、分香活动、绕龙灯活动、巡游方式、舞龙套路等等,多元互动,异彩纷呈,并随着活态传承的进程,还在不断丰富。这显然正是中秋舞龙的主体内容所在,促使人们通过身体实践,感同身受地参与到了舞龙当中,成为了舞龙习俗的传承者与建构者。从他者的视角观照,舞龙组织者、舞龙健儿、送迎民众的行为举止,本身就是舞龙习俗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这些过程化的习俗形式是以仪式行为叙事的方式成为了中秋舞龙习俗最重要的主体性构成。
其三,上述各地中秋舞龙习俗的最大特点就是形制精良、香火缭绕、星光飞舞、气象浩大,十分具有夜间观赏的美学价值。那些栩栩如生、威风八面,倾注着工匠精神的龙体即便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也是精美的物象与景观。当龙体插上香火后,便仿佛被赋予了神性,点点火光如璀璨星辰,与天上明朗的圆月相映成辉,这是一幅天地感应的动人景观。当遍身香火的龙体被舞动起来后,龙的生命力彻底激活,翻转腾挪、目眩神迷之间,是一幅礼赞生命的景观。当爆竹响起,灯彩高悬,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在龙身底下竞相穿梭,在龙头跟前虔诚祷告时,这又是一幅盛世狂欢、心身物我合一的景观。总之,这些表象化的习俗形式以物象景观叙事的方式成为了中秋舞龙习俗不可或缺的视觉性构成。
众所周知,春节的功能主要是向内而实现的。普天之下,以家族、家庭为单位,纷纷借此佳期良辰,户户团圆,家家欢聚,共享天伦之乐,蓄养充沛的体能和良好的精神,这是从调理自身内里出发以敬待新年的农事或其他工作、生活。相比于宗亲过年团聚的相对封闭性,春节最后一天元宵之夜的出行赏灯则具有向外的开放性,其主要功能在于认识新朋友,缔结新缘分。春节、元宵,一内一外,两相结合,便可将人的总体状态调至最佳。不同于春节和元宵的是,中秋佳节凭借着多元互动的习俗形式,既满足了向内团圆、欢聚的诉求,又实现了对外交际、酬谢(对象包括人与神)的功能,可谓集两者质性为一体。而舞龙习俗之所以能成为中秋节俗文化谱系的有机部分,则正是因为该习俗以其三位一体的叙事方式全面参与到了中秋对外功能的实现之中。不仅如此,其叙事的多样性与中秋节俗的丰富性也是一致的。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曾与陆大杰等合撰《浦东绕龙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