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这位高中老师退休后创办家具厂,还捐款30多万元助人
函授大专本科报名到学府教育(点击进入)因为想在公益上“多做点事”,北流高中教师李志荣退休后创业开办了一个家具厂。“你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能成功吗?”在一片质疑声中,李志荣坚信“用心做,就不会失败”,最终用诚信在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他的家具厂每年制作近3000套家具,产品供不应求。
如今,创业成功的李志荣每年给贫困学生、贫困家庭和村里的公益事业捐款数万元,退休后的11年间,他共捐出了30多万元。而他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连出远门旅游一趟都要犹豫上半天。有人说他傻说他痴,但他从不为别人的闲话而动摇,一直乐在其中。
退休后,他创办了家具厂李志荣家住在北流市西埌镇田心村下林陂自然村。采访李志荣当天,他正从自己的家具厂生产车间出来,在门口处用风枪吹着身上的灰尘,还一边用手拍打着。他穿着一件旧式黑色西服,也许是洗的次数太多,西服的颜色已变成了淡蓝色。“刚干活出来,一身都是灰尘。”李志荣笑呵呵地说,似乎没有觉得自己的形象跟一个老板的身份有什么相悖之处。“习惯了,改不了。”他说,平时没事时他都在厂里干活。
李志荣在2010年创办家具厂,那年是他退休的第二年。年纪这么大了,为何还选择这么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打拼?“我觉得自己一点也没有老,精力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不想就这么闲着。”李志荣风轻云淡地说。随着聊天的深入,李志荣才吐露了真实想法——开办这个家具厂,其实是想让自己在公益事业上“能做得更多”。多年前,李志荣在跟随爱心人士慰问村里的老人时,发现一些孤寡老人生活条件相当差,他在心疼的同时想到,捐一点钱就能改变一个老人的生活,何不帮一把呢?之后,每次回到村里,发现有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他都要三百元、两百元的给他们一些生活费,遇到家庭困难学生也会给予资助。退休后,他就与村里的几个爱心组织成立了“李氏基金会”,发动村里的外出人士捐款,用来帮扶贫困、奖励村中的优秀学生和支持年轻人创业。“发动别人捐款,自己首先要做出表率。”李志荣于是开办了一个家具厂。
诚信,让他闯出一条成功之路“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也没有聘请推销员,老天真会掉下馅饼?”开始时,李志荣的一个侄儿还担忧他能不能把厂开下去。面对侄儿的担忧,李志荣却表现得非常坦然,“做得好就在公益事业上多做一点,做不好就关了也没事。”没想到,到了第二年,李志荣一下就做了1700多套家具,而且全部销售一空。“那一年,上门的顾客没有一个是空手走出我的家具厂的。”谈起那一年的业绩,李志荣仍难掩得意之色。没有任何经验,且还是一个年过60岁的老人,不到两年就在这个行业干出了样子,李志荣被同行当成了一个“传说”。
问及他到底有什么绝招,他笑了笑,做生意最大的绝招不外就是“诚信”二字。李志荣说,家具厂每生产出一套家具,他都要细致地检查,哪怕只有一小点的瑕疵,他都要工人重新做过。产品质量过硬,让李志荣的生意渐渐做大,每年做近3000套家具都供不应求。他的一些朋友或身边的亲戚发现他有“销售秘诀”,纷纷委托他帮助销售。“我现在每年帮别人销售的家具就达数百套。”李志荣说。不过,他帮别人卖也不是只过过手,拉进其门店里的每一件家具,他都要严格检查过一遍,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他就自己拆开重装。“有什么问题随时送来。”每次送顾客出门,李志荣都会用这句话作为“送客令”,这几乎成了他的一句口头禅。他说,这个家具厂本来就是他为多做公益而开办的,所以就没有急功近利的念头。一旦顾客发现有什么问题,他都会免费给他们维修好,甚至还会带领工人上门服务。
退休11年,捐了30多万元近日,下林陂自然村举办了传统的感恩节,开展游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和慰问老人活动,年过70的李志荣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自2012年以来,该基金会共奖励考上大专院校的大学生116人,奖励金额近10万元;对村中的老弱病残发放了慰问金近5万元。”说起基金会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李志荣露出欣慰的笑容。其实,在创业之前,李志荣的家境并不好。他的妻子因患有重病长期服药,还经常要住院,一个月的开销就达数千元。他的母亲中风了,每天的医药费也不是小数目。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他却仍然一直坚持参与公益活动。
“家具厂的成功,也让我在公益这条路上越走越从容。”2012年,村里修村道,李志荣捐款3万元,之后,村里装路灯、修建宗祠他又捐款2万元。现在,他每年还给基金会捐款上万元。到现在为止,退休11年的他捐款超过了30万元。其实,早在北流高中教书时,李志荣就一直在坚持做公益。那时村里有两个孤儿,一个7岁,一个11岁,李志荣一直把他们抚养大,到后来他们结婚时还支持了一部分资金。一个亲戚的小孩由于家里贫穷,面临辍学,李志荣把他接到学校一起生活,还承担起了他的读书费用。每年农历年底,他都要带上自己的儿子和孙子一起到西埌镇各村慰问老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李志荣还是当地有名的大孝子和好丈夫。母亲患病时,他就在母亲床前搭一张床,昼夜侍候,母亲经常在半夜三更想吃东西,他都会起来给母亲做吃的。妻子去世前,患有糖尿病,他整天陪着妻子跑医院,给妻子煲药、洗衣做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