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江的由来及其传说
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庆典时拿的一种玉器,其形上圆下方。北流河流经陵城的河段中。有块紫色斑烂的石头,露出水面部分呈圆状,入水部分呈方形,被人们誉为圭石,视为至宝。历代县官均下令保护,禁止采凿。圭江则以此石命名。其实,圭江原指松山(二渡口)至勾漏这一河段,后来人们把北流河统称圭江。 说起圭江,民间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唐代文豪苏东坡被贬至广东惠州后不久,再度被贬海南,他乘船逆西江而上,至藤县后改乘木筏经容县抵陵城。在陵城稍作小慈,由北流县令陪其到河边赏景,时已黄昏,在南门一小丘上(今得月亭处)登高远眺,发现江之下游不远处有一黑点,浮出水面,徐徐欲动,似向沙滩爬去。苏东坡问,此是何物?县令答:是块泡立水中的石头,无论洪水多大,都没法把它淹没,其形似龟,所以本地百姓称之为龟石,不少人去凿取该石作为雕刻图章,或塑其它吉祥物作为玩宝。东坡闻言,十分好奇,即叫人取样察看,发现龟石呈紫红色,质地细而坚硬,颇似鸡血玉。于是对县令说,此是玉宝,任由百姓随意开凿破坏景物,太过可惜;再者称其为龟石,亦不雅致,不如改称圭石,岂不更好。因为龟和圭谐音,同时圭是一种玉宝,苏东坡在朝廷时曾用过此物。在座众人,对苏东坡改字一事无不拍手叫绝,一致赞同。从此,圭石得到保护,圭江由此而得名。解放后,五十年代间,此石也一直受到保护。后来由于阶级斗争天天讲,人们对此石的保护意识也逐渐淡化了。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飞速发展,人们认识到这块圭石,不外乎是块大理石之类的东西,已不屑一顾。但是作为历史命名典故,亦应让后人有所知晓。 在落后的封建社会里,科学文化当然没有今天这么发达,但在当时的苏东坡还不至于石玉不分。改字,只不过赞誉罢了。然而,我们可以从改字一事中领悟到,苏东坡在那时就十分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要不然,陵城就没有以后的“圭水秋波”的景色了。
(蔡有芳)
北流圭江潮2004.09.19 从小喝圭江水长大...现在来看看传说. 原来是这样来的啊 呵呵。。。。
真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