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喻——念佛(1)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好,看这一段。这是母子喻,把佛跟我们众生的关系用更贴切的方式,用我们还能够体会一点的方式,又加以了一个诠释。“十方如来”,十方无量无边刹土的诸佛如来——数量极多,哀怜忆念众生,就好像一个慈母忆念她的儿子。这十方如来也可以具体地理解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以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忆念就好像母亲忆念儿子。我们理解佛心,要从理解母亲——慈母的心开始,大家都有母亲,都会从小到大到老感受到母爱的这种无条件的呵护。
我们76年那个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很多抢救者扒开断墙残壁,常常会发现一个让人感动的情景:很多年轻的母亲就在那一刹那,怀里保护着她的婴儿去世,动作、表情却是惊人的相似,一个个像塑像似的——雕塑似的。这个1979年土耳其的地震,当时报刊都把这个照片登出来了:一个母亲就是手撑在地面上——真是俯卧撑了,撑在地面上,下面就是她的一个小女儿——保护她的小女儿,上面是钢筋水泥呀,就是压在她的背上!她就紧紧地撑着,撑了两天两晚。结果救援的人过来了,她就哭着:“你赶快救我的女儿!”救她的孩子!这些救援的人一看这个情景,把其它都放下,都来全力以赴。抛开很多很多障碍物,搞了五六个小时终于把那个小孩子拿出来。拿出来的那个小孩子实际上已经断气了,但是那个年轻的妈妈还在这里:“我的小孩子怎么样?活着?”营救的人为了安慰她:“还活着,还活着。”就让她安心,把压在她身上的各种东西再来抢救,又搞了七八个小时才救出,最后这个年轻的妈妈她也死了。但是她在这么重的重物当中,是什么力量让她支撑了两天两晚?所以摄影记者都把这个图景拍下来,在报纸头条刊布出来,感动了不少人。
所以在这个世间上对子女这种深切的关爱——母亲的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到外面去,这个父母的心都在牵挂;子女有一点身体上的这个痛苦、疾病,父母这种忧心忡忡——恨不得把子女的病放在自己身上;这个慈母一生的劳累全都为了子女,所有的无条件地给子女。那么佛的心就像这个慈母的心,但是我们不了解呀。
现在业障深重,连自己亲生父母的恩德我们都不了解呀,对父母不孝哇。就前不久,有一个从北京来的居士,把她的女儿带到东林寺来。我看她的母亲对她那个念高中的女儿非常疼爱,为了帮助她还特意把她带到东林寺,希望我对她女儿教导教导一下。那么她的女儿在那里却喋喋不休,说她的母亲这样不好那样不好:“从小就不喜欢我,从小就……”哎呀,真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所以我在旁我说:“你,你还说你学佛的,你根本就连孝都没有,做人都没有……”我就给她呵斥了一番,我说:“你的母亲对你多么地关爱呀,她的心都为你操碎了,为了让你变好,千里迢迢从北京过来呀。”我说:“你一点都不理解母亲的心哪。”她的母亲在那儿听了都在擦眼泪呀。我说:“你现在一定要从孝开始,打好做人的基础哇。”这个小女孩很有意思:“我家就住在天坛旁边,从来不带我去看一下。这个学佛吧,她学佛学的早一点,我学佛进步比她快,我一下子就开悟了。”这个真没有办法,所以当时我呵斥了一下,可能还好一点。我就给了她一本《弟子规》——从《弟子规》开始,然后给她一部《孝经》:“你好好从这里下手。”等她一出门,又听到她跟她母亲吵起来了,这真是杵逆呀。发展到这个时代,还有杀父杀母啊:这很麻烦的事。所以前面还说“一人专忘”,专忘还只是忘记了这个事情,不忆念你而已;现在这个逆子呀,他就做得更过分了,整个地不仅不忆、忘记,而且逃逝,逃跑,不想见这个母亲——内心当中讨厌这个母亲,逃逝啊。
对这个逃逝,《法华经》有一个穷子喻。因《法华经》是一部成佛的经典嘛,这个开权显实讲三乘的权法,是佛没有办法的办法;佛最想讲的是一乘法,是成佛的法门,是让一切众生都去成佛,“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只是一乘法说出来众生不能相信,而且还生诽谤,所以就由一乘法开出二乘,开出三乘。就在成佛的五百由旬那么远的地方,他不能去的话,就说在三百由旬的一个化城,让他先修小乘法;到了三百由旬的化城,再告诉他目标还在前面,让他再回小乘心向大乘心。这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的善巧方便,这叫由实施权——由实法施设这个权法。但这个权法不是佛的目标,是让众生——修行人,达到这个一乘法——五百由旬宝所的一个方便。所以既然方便,是到达目的地的一个方便、一种手段、一种工具的话,那么这个方便法也是一乘法——是达到一乘法的方便。当这桩真相说出来之后,像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这些声闻,那就是痛哭流涕呀:原来他以为自己到了三百由旬化城,断见、思惑就到家了,就得到涅槃了,所以对这个庄严净土、饶益众生的大乘法没有一丝好乐之心。
那么在法华会上,他们才知道自己是舍父逃逸的穷子啊。穷子这个比喻,就比喻有一个大富长者家里有金银无量,然而他只有一个唯一的儿子,从小就离家出走了——离家出走了五十年哪。这个大富长者也感觉到年龄越来越大了,就天天盼望他的儿子回来继承家业呀。然后这个儿子到外面到处流浪,辗转打工五十年又回来了,回到了他原来逃逝、逃跑的这个家乡——这座城市。当这个穷子回来,他也看到自己的父亲,但不认识了——也不敢认了,因为大富长者家里穿着打扮非常的豪华,连童仆什么都是很高贵的,交往的都是国王大臣、大富长者啊。这个穷子一看,他以为这个地方:“我是不能来的,这个地方不是我呆的地方。”他就赶紧要逃,那么这个大富长者很远就看到,噢,这就是他的儿子。儿子回来了,就很高兴哪,等了五十年啊,盼了五十年了,终于回来了。但一看他要跑,这怎么能跑啊?就赶紧让下面两个人把他找过来,下面的这个像卫士似的彪形大汉赶紧就飞跑过去。这个穷子一看:“哎呀,有人来追我了,今天不得了,我这个命都有危险了。”他就害怕。这两个卫士把他抓过来到大富长者面前,这时候大富长者分明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但这个儿子不敢认父——这个儿子吓都吓昏过去了。所以这个父亲知道儿子心的卑劣呀,所以就说:“你用冷水把他喷醒吧。”喷醒后就告诉他:“你不要害怕,你自由了,你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所以这个穷子赶紧——觉得要放他了很高兴——一爬起来就跑。
他就到城里,认为最肮脏的地方贫民窟是他去的地方,他要到那里去找一份工作打工。那这个长者这个时候就要循循善诱:这个儿子怎么转变,真正可以认自己的父亲,来接受这么一份巨大的财富。所以就让下面人也装着衣衫褴褛的样子,找到他说:“你是不是要找一份工作呀?”他说:“是呀,找一份工作。”“我那里有份工资待遇比较高的工作。”“什么工作呢?”“这个掏粪——掏厕所。”这个穷子一看掏粪的工作:“我可以做,是我适合做的。”所以才又重新到大富长者家里做掏粪的工作。那么这个长者天天看着自己亲生儿子在那里掏粪,他也没有办法啊。所以这个大富长者有时候把身上很华贵的衣服脱下来,也穿上比较破旧的衣服跟他一起劳动,慢慢地开始夸奖他:“你这个小伙子不错呀,这个工作很勤劳哇。”来拉近关系。然后说:“我就认你做义子——干儿子吧。”建立这个干儿子、干父亲的关系,然后慢慢提拔他:“你就不要掏粪了,就做点仓库保管员的工作吧。”让他慢慢子知道他的这个家里的财富了。再慢慢成为主管了。
这样又经过二十年,终于他的儿子的那种卑劣的自卑的心理没有了。他知道他的儿子善根成熟了,有一天聚集国王大臣、大富长者、家里所有的亲戚来聚会,告诉大家:“我年迈了,不久人世了,我要把财产交给儿子了。那这个儿子是谁?”这时候才指着这个主管:“这就是我的亲生儿子。”讲儿子多少年如何逃离了,怎么回来的。这个时候这个穷子没有昏过去了,这个时侯他才敢认这个大富长者是他的父亲了,这个时侯他才敢继承所有的财富了——“得未曾有”哇,心生大欢喜呀。用这个比喻呀。所以大富长者的所有的一切财富都是给他的儿子的,那么这个儿子其心卑劣,他不敢接纳,不敢相信,不敢继承哪;只要他有一念的这种接纳之心,认他的这个父亲为真父亲的话,那一切问题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
那么阿弥陀佛看待我们也跟这一样啊,我们就是佛的这种儿子;然而我们在三界六道无量劫地轮回,轮回就是穷子呀,这就是舍父逃逸呀——逃逝得越来越远了。所以我们忘记了有阿弥陀佛啊,忘记了阿弥陀佛对我们有多么深广的恩德呀:即便闻到了念佛法门,说你只要十声乃至一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接纳全体的这种无尽的财富:七宝为地,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宝池、八功德水,所有的资生用具应念现前。所有的富贵是阿弥陀佛的福报恩赐给我们的,实际上阿弥陀佛就是为我们准备的,你只要去,就把阿弥陀佛这个像父亲给我们准备的一切,你继承下来就可以了。所以这个念佛法门你只要信心接纳,你当下一个穷子是骤然富贵了,马上就成了一个豪富之人了。就好像一个人当官——一般当官是要考功名,再从地方官员慢慢一级一级爬上去啊;但你如果直接就投生在国王家,你就是太子,你还需要一级一级上来吗?你就是直接继承王位的。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就好像投生在皇宫里面做王子、做太子一样的,就现成可以继承接纳了。
那么这桩事情,如果不是净土经典,包括大乘经典《法华经》、《华严经》、《悲华经》,给我们说这些,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尊法界极为慈悲的阿弥陀佛为我们准备了一切呀。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什么都有了。不需要再靠自己去打工了——打工不仅赚不到多少钱,连自己的温饱都有问题呀。这靠自力修行的法门就像打工,你有一份努力,就有一份收获,就好像爬楼梯,你得一个楼梯一个楼梯爬上去。那么净土法门以佛的果地上的福德智慧来恩赐给众生,它是圆顿的、顿超的,就好像爬楼梯,不是一节一节楼梯爬,你是坐电梯上去的。你不能以爬楼梯的这么一桩事情,来否定坐电梯这个很快上去的这样的一个捷径哪。
所以我们这个逃逝——这个字眼是用得很确切:“逃”,逃离我们的大慈悲父;“逝”,就是在六道轮回远远地消逝。今生为人——人道,人道里面又没有做好,下辈子到畜牲道,畜生道又愚痴、无明之极,又到饿鬼道,饿鬼道又被饥渴所逼,又造作诸多的恶业掉到地狱道:就是越来越逃逝,逃逝得越来越远。那你说,面对这么一个事实,这个慈母——阿弥陀佛该是什么样的心情?他对于救度众生的这种迫切性,该是如何的急切,就好像你作为父母,你看到你的子女正在悬崖峭壁旁边,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一样的。所以我们看阿弥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着的,为什么他不坐?众生马上要到悬崖峭壁底下了——众生当下眼睛一闭就要到三恶道火坑里面去,这时候这个援手救拔是不容一刻的滞留哇,迟缓啊,投足伸手马上就要过去呀,不可能那么安逸地坐在那里。坐在那里你要救,你起来还得要一点时间哪,你要站起来这个时间都耽搁不了哇——不能耽搁啊。所以我们看到祖师跟我们讲,佛心是大慈悲心。
但是这个慈悲心里面偏怜罪苦众生,就是偏偏哀怜、关注、加持那个三恶道六道轮回的罪恶生死凡夫,因为他即将面临灭顶之灾,你不赶紧救他到岸上来,他整个的被这个旋流就不知道漂流到什么地方去了。岸上之者可以暂时放下,如果对断了见、思惑的圣人阿罗汉,可以暂时放点心;对于还在水里面挣扎的即将灭顶之灾的众生偏怜:这是符合这种慈悲心的。你想一个做父母的,你家里有七个孩子的话,你对于那些身心健康很聪明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站稳脚跟的人,你是不是就比较放心一点?那么你正好有一个残疾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你对他的关心将会更多,要为他考虑好一切,包括自己身后你还得给他弄好房子,谁去照料他,安排他所有的一切。这就是偏怜,对最没有本事的、最造孽的、最没有生存能力的子女,更加了一份关注。
所以通过这些,我们都要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心,弥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对大慈悲心我们就从理解母亲的心开始,有一个相应地契入。但实际上佛对我们的这种慈悲心还超过父母。第一,从时间上来说,父母对我们的慈爱也只有这几十年,百岁的父母也保不了身后的子女;但是佛对我们慈爱是无量劫,时间上没有尽头——这个很长。那么从他的性质上来说,佛对众生的这种慈悲极为深厚,比父母还深厚。父母可能对比较乖巧孝顺的孩子,他很关爱;如果这个子女非常顽劣,非常不听话,非常杵逆父母,这个父母可能心理上就很讨厌,就很排斥,甚至要断绝跟他的关系——我不管你了,慈爱还是有限度的。但是佛对这些罪苦众生——六道轮回的众生,他是没有一念的厌弃,乃至于五逆十恶下阿鼻地狱的众生,佛也慈悲地摄受——哪怕他原来诽谤佛。这个五逆恶——包括出佛身血,只要他能够最终有一念的忏悔,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佛都慈悲摄受。
——2009年3月大安法师讲于广州大佛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