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进士钟承祺四条屏书法作品惊现玉林
(原标题:清朝进士钟承祺书法作品惊现玉林)玉林籍清朝进士钟承祺的四条屏书法作品。
“清朝进士钟承祺四条屏书法作品的发现,对于玉林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中国书画收藏协会近现代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广西文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绍旗,在仔细辨别了最近在玉林文化艺术城出现的玉林籍清朝进士钟承祺四条屏书法作品,并判断为真品之后,深有感触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是对于我们研究清朝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帮助,二是对于州珮钟氏家族来说更是无价之宝……”
近日,记者在玉林文化艺术城采访,得知有一店铺收藏有一套四条屏书法作品,这作品乃是清朝进士钟承祺之作。经知情人引见,藏主高兴地展开此书法作品,由远及近观摩,只见铁画银钩,笔力遒劲,行云流水,矫若惊龙,应该是一个比较有功底的书法家所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套四条屏书法作品的落款为“鬱林蔼样钟承祺”,并加盖有一阴一阳两枚印章,阴文印章的文字为“臣钟承祺”,阳文印章的文字为“己丑进士”。
既然是鬱林进士钟承祺的书法作品,自然引起记者的刮目相看,遂再认真欣赏这套四条屏书法作品的内容,文字不多,于是抄录如下:“诗与文一也,凡欲学为古今文者,必取古今名人评论,沈潜恭玩融贯于心,方知所以,相题命意布格、措词、錬字之法,惟诗赤然。白石道人云:不知诗病何由能诗?不观诗法何由知病然?则欲学诗者、又何废去名人评论哉?第古今来之说,诗者众矣、由唐迄今纷然,不可纪予自弱冠学为诗,见说之有益于诗者,辄手自抄写嗣饿躯,古东越禹之所録、半 ?散佚。癸已夏闲取案头所存者阅辄有会心不忍释手。鬱林蔼样钟承祺。”
在辨别了印文和书法作品的内容后,记者马上拿出手机输入“玉林钟承祺”等文字进行百度搜索,了解到钟承祺是玉林州珮村人,宜万公第19代孙,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拔元,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科广西乡试第四十一名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科会试第一百九十八名殿试二甲第八十五名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其祖父钟章元、堂兄弟钟承堂、钟承宴都是进士,有“一门四进士”、“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登科甲”之美誉。网上介绍说:“光绪十五年己丑科殿试时,光绪皇帝才18岁,亲自主持殿试。主考官是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探花、工部尚书潘祖荫,阅卷是光绪帝老师、军机大臣翁同龢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重臣李鸿藻。这科殿试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由皇帝命题,只考一场。考生要写文章回答策问,谓对策。这科对策广西省临桂县举人张建勋以一篇《民以食为天》的对策被钦点为状元,广西鬱林州举人钟承祺中式第二甲八十五名进士。”
为了弄清这套四条屏书法作品的真伪,记者马上用手机拍成照片,通过微信向几位书画界的权威人士求证,恰好对这方面颇有研究的宁绍旗来到玉林,并迅速赶到玉林文化艺术城,经过他再三观察和仔细对比,基本确认这套四条屏书法作品是玉林籍清朝进士钟承祺所写。
“钟承祺的这套四条屏书法作品,不仅是真品,而且是珍品。”宁绍旗在确认之后,颇为兴奋地对记者说道,“钟承祺是玉林州珮人,而且有一门四进士的故事,对于玉林学子尤其是钟姓子孙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如果有远见的钟姓人购进,那将是一件镇宅之宝呀!”(记者 梁智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