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永不磨灭的铜州记忆
【摘要】记忆,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让人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是怎样成为今天的自我,该走向什么样的未来。那么城市的记忆呢?幽深巷弄、老旧民居、青砖小道、古腔古韵……还有那些在时间长河里留下过巍峨背影的风流巨子——都是一座城市不可磨灭的记忆。
北流市的历史文化悠久绵长,留下的城市记忆数不胜数。这些记忆连接起古老的铜州和现代的北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塑造了无形的城市特质。独特,更不可磨灭。
旧时之粤东会馆,今日的城南小学读书阁,新旧间始终不变的是扑面而来的的文化气息。
北流市博物馆里,工作人员整理分类出来大量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的书籍
北流文化地标--大成殿。该建筑建于唐朝,为广西第二大孔庙。
城肚古城周围民居环绕,古今相融,和谐共生。
质朴的城南小学读书阁里洋溢着浓郁的阅读氛围。
北流市有1400多年的设县史,唐代为铜州州城,自此以"粤桂通衢"、"富甲一方"著称于岭南直至今日。历史上的繁荣给北流留下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深深的文化印记。
其中有固化的文物,如古朴的建筑、名山福地、传统村落,也有无形的遗产,如传统戏曲、名人典故和诗书礼教的厚重底蕴。
"玉林文化地图"特别报道组在北流市第三天的行程,就是要寻找这些鲜明独特的文化印记,唤醒铜州大地的古老记忆。
记住光阴的砖瓦
清湾江边的六厚古村,位于北流市北部的大里镇,有史料可考的历史739年。村里古意盎然,宛如一幅清逸的水墨画卷,古祠、古宅、古巷以及古城墙,历尽风雨沧桑而不改面目,风貌如昨。
六厚村至今还保留着主要建于明清时期的数十座古民居、10座古祠堂、4座古庙宇以及20余米的古城墙。建筑特色鲜明,保存完好。
六厚村最古老的祠堂要数李郎官祠,它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座古祠堂是一座典型的明清风格岭南建筑,共有三进,屋脊华丽繁复,梁柱木雕精美,所用木料主要是坚固名贵的铁力木。
北流市教育局的刘海军对北流市的古建筑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也是报道组此行的向导。
"六厚村旧称‘禄厚’,这个村名是有福有禄的意思。古代的六厚也的确很富庶,出了很多达官显贵,是附近一带的经济中心。所以村里会建起城墙,古建筑群落设计布局也非常有气势,据村里的老人说是按照九宫八卦的布局建成的,这是古村落里不多见的。"
北流独具特色的古建筑还有很多。建于清代的泰堂祠,镂刻精美、壁画繁复,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位于塘岸镇的著斋刘大夫祠同样建于清代,三进三开间,相传为乾隆皇帝御赐刘氏先祖。这些古建筑大多保存完好,青砖灰瓦间仿佛凝固了光阴的故事,余韵悠长,叫人回味。
但真正让报道组感到震撼的时刻,还要数走进西埌镇西埌村城肚组的时候。
三星堂,西埌村城肚组黄氏族人的祖居。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这座建筑位于一片开敞的水塘边,从貌不惊人的正门走进去,眼前豁然开朗,一座气势非凡的城堡式建筑耸立在人们眼前。
这就是城肚古城,北流境内极为罕见的四角古城堡。以灰沙抹地,卵石砌墙,青砖造屋,环绕着高达10米,长宽各30米的巍峨城墙,城墙上角楼耸峙,大气庄严。在淡淡暮色下流露着凝重古朴的气息。
城肚古城由清代名士黄夔龙率族亲兴建,"城肚黄"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这座建筑就是为了军事防御与供奉先祖、保护族人的核心建筑。
时至今日,城肚古城的防御用途已经失去了意义,城肚组居民黄甲森正忙着和族人修整"三星堂"前的空地,准备搭建一座舞台,他还兴奋地指着城堡前的水塘向报道组介绍:"我们准备端午节的时候在这里搞龙舟赛,邀请更多的人来我们这里参观。"
城肚古城虽然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防御重地,但其留下的壮阔身姿仍然叫人心旌摇曳。行走在城墙上的步道,宛若走过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沙街的左邻右里
"经县前,出东门,则街市颇盛:一街循城而北者,为街墟;一街随江而东者,为沙街……绣江南自粤东高州来,至此已胜巨舟。"
370多年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途经北流,在笔记中饶有兴趣地描写了一条街道——沙街。如今,沙街的模样已经变了,但沙街在北流文化里的分量却从未动摇。
沙街,就是北流城区繁华的东门口一带。在北流籍著名女作家林白的自述性长篇<<青苔>>里,人们能看到当年沙街的影子:"1965年,我的沙街就是这样浮动在我故乡的大河上。这条河新鲜、丰盈,拥有一个木船厂和运砖瓦瓷器的浩大船队。船厂与沙街遥遥相望。船队浩浩荡荡,自上流而来。它们停泊在码头上,码头的伸延就是沙街。"
在林白的描述里,40多年前的沙街,与徐霞客描述的沙街,有相似的繁华之处:"船队停泊在码头,把船上运载的气味带到沙街上。新出窑的砖瓦、水缸的气味、咸鱼的气味、豆豉的气味,沿着码头走上沙街……船上的人全都光着脚。他们光着脚走在沙街全是细沙的街上……"
沙街作为当时紧邻码头泊位的街道,上了岸的水手们吃喝住宿全在街上,因此繁华如织,大小店铺林立。
千百年来,沙街的旧物已日渐没落,可沙街繁华的灵魂,却仍然在这里跳动不息。勤奋的北流人把沙街建设得更加繁华了,这里不仅汇集了众多新店铺,江边还整齐地建起了一栋栋漂亮的居民楼,书写着今天的小城故事。
徐霞客的游记没有过多的描述,但在短短百米长的沙街,方圆百米内,几乎浓缩了北流古文化的精髓:不到10米,就是纪念苏轼建造的"景苏楼",东北是登龙桥,登龙桥往北延伸百米便是北流市博物馆(古称铜阳书院);东门口与沙街相接处延伸50米便是大成殿。而大成殿和铜阳书院,又是古代北流文化荟萃的胜地。
沙街,这条小小的街道,因为有了码头商埠而繁荣,因为有了文明礼仪而持续发展。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让北流的文风一直长盛不衰。
一脉相承的读书声
"骄阳灿烂百花艳,冰雪袭来梅独漫。踏香寻梅雪自暖,怎知梅花不爱寒?"
北流镇城南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李雨珊写了一首名为<<梅花>>的古文诗。这首诗和其他十几位同学写的诗一起张贴在学校的墙上。对此,小雨珊充满了成就感。
城南小学开展古典文化教育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常务副校长罗翔说:"我们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古典文化教育,2004年就开始经典国学的教育,然后慢慢地向诗词教育发展,现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城南小学的孩子们按照年龄划分,每周都要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幼小的心灵里薪火相传。
自古以来,北流的诗书教化传统就绵延不绝。北流的孔庙大成殿,气势恢宏、建筑精美,保存了康熙、雍正、乾隆、咸丰、同治、光绪的御书匾额等,据说为广西建殿最早、规模第二的大成殿。
现为北流市博物馆的铜阳书院,也是当年文教昌盛的地方。在博物馆馆长陈荣海的带领下,报道组进入文物库房,看到了一批新近收藏的"镇馆之宝"。
"这些宝贝原来存在北流中学的老图书馆里,因为年久失修学校列为危房,很多年了人们都不记得了,所以保存了下来。"陈荣海推开库房的门,将满满一屋子的书籍展示给报道组。
这是一批晚清、民国时期的线装古本,因为正在进行整理工作,所以都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地板上。从房间的一头直到另一头,形似一条书籍的长龙。
"现在在整理的有8000多本。"陈馆长向报道组介绍道,"还没整理的也有几千本。数量非常大,是我们博物馆的一次巨大收获。"
报道组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翻看了部分书籍,不少都是刻印数量较少的稀有类别,现在市面上已经很难见到,其中甚至还包括一本明拓本的石鼓文。
"这不只是文化,这是心血,是我们北流人一代代传下来的心血。"陈荣海从事文化工作多年,对文化有着一种近乎崇敬的信仰。
"我们要将这些文化遗产整理好,还要一代代地传下去。"(本报记者 陈津远 执笔 陈东 摄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