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看风景好 发表于 2012-2-16 07:39

家乡美食馋煞人

又到了年节时分,论“吃”是少不了的话题。其实,又何止是年节,平日里我和梧英姐、奇妙等互通电话时,就时常会谈论起家乡的美食,什么芋头扣肉啦,白斩鸡、三黄鸡、烧鹅色啦!家乡米粽、肉蛋米粉、牛肉爽、芋头糕、萝卜丝糕、芥菜包、“米助”啦!还有芋苗酸、木瓜酸等等,真是在电话中说着都止不住要流口水。奇妙说,他们在京的17班同学每年春节聚会时,家春都会带一个拿手好菜——南乳扣肉;他则做一个嫩嫩的白斩鸡。我告诉他,前些年我家每年都会包一两次粽子,一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外裹一圈芸豆馅,包成长方形的肉粽,不单自己家吃得过瘾,送给只知白米粽蘸糖吃的东北邻居,也吃出瘾来,高兴时也学着包肉粽了。儿子的同学更有意思,吃过一次儿子带去学校的肉粽后,就请求以后家中包肉粽时一定给他捎去两个。梧英姐更是经常深情地回忆起家乡过年做的包着各种馅的芥菜包和“米助”,还有各种酸嘢——木瓜酸、萝卜酸、芋苗酸,以及榄角、豉油……记得三百兄在世时,二百嫂曾托人从家乡带了一罐紫苏薄荷酿榄角给他,三百兄除了来客时当宝贝招待一些以外,自己每次总是只尝一点点,谓之细水长流。有次瑞荣来电话说,他前两三年回北流参加北中老校友聚会时,北流市政府特地设宴款待了他们,把北流最好的食品统统摆上餐桌让大家品尝享用,说时仍觉口齿留香。

人们常说画饼充饥,我们却是“何以解馋?惟有‘煲电话粥’了”。哈哈!

可惜绝大多数的家乡传统美食都只能靠嘴上说说解馋,由于南北方食材、调料的不同,很多故乡的美味佳肴我们日常都无法烹制,无福品味。

现在超市中有琳琅满目的各种真空包装食品,如畅销南北的“杭州嘉兴肉粽”、“南京盐水鸭”、“德州扒鸡”、“无锡三凤桥酱排骨”、江南水乡的“周庄万三肘子”、“广州的烧鹅仔”……还有聪明的香港人,将王老吉的配方稍作调整,不改其功效却变得清甜可口;又将榄角加点其他菜叶做成“橄榄菜”,这两种食品都受到南北两地的欢迎。其它各地的速冻食品更是不胜枚举。

看到这些,我就常想,家乡有这么多令人念兹在兹的美食,为什么不搞几个品牌食品,推向国内甚至国外市场呢?蓝安说她去美国萍茜家时,就常常会做一个她母亲手传的芋头扣肉来招待客人,每次大家都是赞不绝口。有次一位来访的外国朋友吃完饭后还要求把吃剩的芋头扣肉带回家去,可见老外对中式菜肴也多有钟情的。真希望家乡的食品工艺专家和美食家们,能将北流的美食做成品牌,推出北流走向国内各大超市,乃至走向世界,一如北流的文学创作被广西文联评为五个强县之一一样,北流的食品文化也可争取成为广西强县之一吧。果能如此,也能让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异乡的北流游子,经常吃到家乡的美味,并聊以慰解思乡之情吧。

相信北流美食一定会让老百姓吃了三呼万岁,皇帝吃了冇知回京!

附注:

陈蒲英:舰艇主动力传动装置专家。
    家春:杨家春,外交家。
    奇妙:陈奇妙,航天科学家。
    梧英:陈梧英,统计学家。
    三百:陈三百,部队文艺家。
    瑞荣:陈瑞荣,气象学家。
    萍茜:陈蓝安、陈萍茜是教育家陈一百的女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乡美食馋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