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多少中国人在抱怨高房价?
中房协副会长顾云昌日前说,住建部部长最近表示,我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率已达到89%,中国农村老百姓的住房率是99%。因此对房价抱怨大的人肯定不到10%。2011年全国房价肯定会下降。“不过我说的是房价,不是商品房价,因为过去是商品房,保障房一点点,今年是一大堆,两者加在一起一拼,房价肯定下降。我理解总理讲的回到合理价位,就是这样。”89%以上的城乡居民拥有住房,因此推断只有不到10%的人抱怨高房价,这个小学算术题做得过于简单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做算术题要难得多,其中有经济问题,也有社会文化心理等问题,加减乘除不一定能够理清其中的脉络。从房价问题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旷日持久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就可以知道并不是在神州大地上任何一块土地上拥有了自住房的人都不再抱怨高房价。
对房价抱怨最主流的有三类,一类是大量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拥有很大的网络和纸媒话语权。但是他们当中脚踏实地的人对高房价的抱怨多数是跟着起起哄,没有多少人认为仅凭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一毕业就买得起房;另一类是已处在社会中坚力量但没有及早买房而逐渐变得买不起的一群。他们没有赶上前面十几年这个中国百年未遇的财富班车,却又正处于事业和人生的巅峰,往下不少人可能就要走下坡路了,因此抱怨不可避免。对于这部分人,用张五常的话说就是“我们不容易知道一些市民对楼价上升的投诉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拥有的房子,还是楼价上升他们得不到甜头” 。
再一类抱怨群体是有房但没有赶上拆迁(拆迁过程中城市居民多数是高房价的得利者而非受害者)但孩子面临独立的城市群体,他们拥有不断升值的自住房,但却认为是自住,升值与己无关,而孩子独立却面临高房价。
进城农民工不是抱怨高房价的主体。他们往往是最埋头苦干也最少上网的、最沉默的一个群体。他们从来就没有过什么保障,也就从来没有想着依靠谁,他们在打工的城市多数买不起房,于是拼命攒钱回老家买房或回农村盖房。他们是三线以下城市房价的重要支撑力量。
以上三类高房价的主流抱怨群体,综合起来远远超过人群的10%。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多数房屋需求是流动中的二次三次需求,并非所有对高房价的抱怨都是公民的“合理诉求”,也并非所有的二次三次住房需求都必须通过保障房或人为压低房价来满足,因为,有房住不一定意味着人人都在其工作所在地有自有产权房。而人为压低房价,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就业减少、财富效应减少、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等等。
张五常甚至更为极端地说,“政府提供廉租房不要考虑。香港昔日推出廉租房是因为难民涌至,不给他们提供栖身之所对治安不利。这些廉租房后来搞到一团糟,给穷人定了‘穷’位,虫蛇混杂,黑社会、贩毒等行为集中起来。”张五常之论,对错且不论,但其“廉租房给穷人定了‘穷’位”的论断,相信是不难找到人类社会学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佐证的。
新闻背景:《中房协副会长:对房价抱怨大的人肯定不到10%》
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对房价抱怨大的人肯定不到10%。
顾云昌:对啊,89%的人都有房住了。
李稻葵:那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对住房的抱怨是来自10%左右的家庭吗?
顾云昌:是的。我发现有两种人对房子抱怨最大,就是新就业职工。第一种是80后毕业生。第二种是农民工。实际上对住房问题抱怨大的肯定不到10%。但是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么严重呢?因为80后大学毕业后,有很好的冲劲,但是突然发现,工作了几年以后,工资也不低,住房仍没着落,保障房没有资格,商品房买不起,找女朋友,丈母娘说结婚,房子在哪里啊?没有房子,那就等一等。而这部分居民恰恰是网络主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