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发表于 2011-2-19 15:25

解密6000亿温州资本新动向 炒房客变身为开发商

提要:周德文说,其实早在2007年,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发展的温州资本就已经涉足PE领域了,发展得都不错。周德文说,相比PE,温州商人对金融领域的兴趣更为浓厚,比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可惜的是牌照审批有限制,大家都希望能争取更多的牌照和准入机会。

□本报记者 章卉 褚睿雅 通讯员 戴晓蒙

6000亿温州资本有何新动向?

■大量游离出制造业,一些炒房客变身为开发商

■小额贷款、担保、典当企业增势强劲,民间借贷活跃

■对开村镇银行很有兴趣,但苦于牌照审批太严

过了元宵夜,节日心情告一段落,兔年新征程正式开始。对市场嗅觉超灵敏的温州商人在投什么?6000亿元温州民间资本流向了哪里?温州市工商局近日发布的“温州市2010年内资市场主体信息报告”,透露了温州企业及温州资本的最新动态。

有观点认为,过去的一年,温州人投资总体而言处于低迷、徘徊、观望、等待的状态。但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不想背负“炒家”名义的温州民间资本开始努力尝试新的投资领域,在金融、创投、新农村建设等新的投资领域呈现出不少亮点。

孔雀东南飞,温商西北飞

报告显示,不少温商携资西进。2010年年中的杭州浙商投资年会上,重点推荐的19个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绝大部分来自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东部一线甚至二线城市一个也没有。

2010年,温州管理科学研究员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率领的温州投资考察团更多地是向西。除了东北外,去得最多的陕西、宁夏、湖北等地都属中西部地区,考察的项目多为基础设施、旅游投资、金融领域服务,同时也包括房地产、矿产投资的项目,甚至国防工业。

据不完全统计,在新疆的温州人有16万人,从事商贸、餐饮、房地产、矿产、旅游等行业。新疆温州商会秘书长胡晓武去年一直忙着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乡,带着他们在新疆四处看项目,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三五拨客人。

胡晓武本人经营的业务涉足金融、房产、矿藏、工贸等多个领域。他的新公司“新温商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5亿元,是新疆金融办首批审批通过的4家小额贷款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一年运营下来,贷款额度高达8亿元。胡晓武了解到,当地300多家重点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超过27亿元,他的梦想是不仅解决在新疆的温州企业的资金缺口,还希望能够把小额贷款公司逐步打造成一家上规模的村镇银行,以满足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想上市的很多,能上市的不多

2010年温州市新设内资股份有限公司增长迅速,同比增长率达66.67%。新设内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迅速增长,反映了温州企业的融资意识在不断增强,上市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总体上温州上市企业还很少,2010年上市的温州企业仅正泰电器1家,全市上市企业累计仅7家。

报告分析,温州上市公司数量少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温州企业在原始积累过程中财务混乱,产权不明晰,改制中涉及的完税问题、土地问题、产权问题没有理清;二是家族体制管理造成管理方式没有与先进管理模式接轨;三是温州民间资金雄厚,一些企业主对资本市场融资缺乏认识;四是温州部分管理规范、符合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外迁到上海等地;五是针对企业上市的相关配套、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没有跟上。总体上,温州企业上市还处在起步阶段。

PE投资成时尚,做得好的却不多

在温州,PE投资已成时尚。在很多人眼里,好像只要做上PE就挖到金子一样。

统计显示,2010年温州市在册内资企业户数行业分布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前三位仍然是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时,从事资本运作的内资企业在册户数增长迅速,同比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其中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投资管理企业同比增长率在50%以上,投资管理企业、寄售企业同比增长率在100%以上。

上述数据反映了温州企业发展的新特点:一是温州大量的民间资本从制造业中游离出来,积极涉足投资和金融领域,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创业投资企业的主要股东都是实力强劲的私营企业;二是因为制造业经营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减少,在温州资本市场逐渐成熟之际,众多新型创业者选择投资类企业,特别是股权类投资,其同比增长均达25%以上。三是金融市场新政策不断推出,如《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新政策的出台,温州从事小额贷款、担保、典当业务的企业增势强劲,一定程度反映了当地民间借贷活跃,资金需求旺盛。

温州市工商联某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做私募的人很多,但做得好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有专家认为,温州人对风险投资行业并不十分了解和理解,尤其是对母基金PE/VC(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不太懂。他们对把钱真正交给专业的机构,还不是很放心。

周德文说,其实早在2007年,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发展的温州资本就已经涉足PE领域了,发展得都不错。温州本土的PE热则刚刚兴起。

周德文说,相比PE,温州商人对金融领域的兴趣更为浓厚,比如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可惜的是牌照审批有限制,大家都希望能争取更多的牌照和准入机会。




看好“新36条”,但一时间无从下手

“大家急于找到出路,但觉得出路不多。”周德文说。他觉得,部分政策细则不到位,造成温州资本一定程度的“焦虑现象”:投资路径不宽敞,机会不多。“新36条”出台至今,一直缺乏实质性的进展。温商看着这些振奋人心的政策,一边感觉是个机会,应该大举进发;一边又只能如隔玻璃门一样无从下手,颇感无奈。

2010年年中国家出台的“新36条”一度给温州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在下半年,温州的资本曾经集聚起来准备出击。出于对垄断领域投资的偏好,温州人向来信赖这方面的投资。但等到2010年岁末,真正要落实的省份依然寥寥无几。“许多省份和部委的实施细则,迟迟不出台。”唯一的例外是温州的“路港集团”,2010年,它筹资80亿元资本,以全额出资建设为代价,获得了河南、河北两条高速公路30年的收费权。

●行业特写

炒房客变身为开发商

温州的企业或者说商人,都把钱往哪些方向投呢?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主任李坚平告诉记者,投往各行各业的都有。

房地产市场依然是他们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板,因为转型升级很困难,就利用原来的载体(公司)借钱,然后买房子投资楼市。去年房产新政出得很多,但他们投资房地产市场的热情未减,投房产的比例并没有降低。限购令出来后,有些人又想了折中的办法,集资开发楼盘,炒房客变身为开发商。

资金涌向再生棉纺织业

温州商人投资棉花已经不算新闻。在新疆等产棉大区,每年都有固定的温州老板参与购销。加之温州本身的纺织业比较发达,服装业比较热,有不少资金进入。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0年国内纺织企业为纺纱价格难以上涨、利润不断下滑忧心时,再生棉纱开始崛起。作为保洁用品、拖把线、地毯等的生产原料的再生棉销售情况理想,利润远高于棉纺织行业的平均水平。温州工商局的报告显示:2010年下半年温州苍南县共新增再生棉纺织企业270户,同比增长了19倍多(2009年同期数为13户)。棉花价格飞涨,导致作为棉花替代品的再生棉需求量上涨,大量资金涌向再生棉纺织行业,使再生棉纺织企业数量的成倍增长。

搞婚庆的温州商人多了

除了楼市,李坚平发现“转型升级”也是去年温州商人的热门词。不少做家居、阀门、农业方面的企业主,都在转型升级上投[简介 最新动态]入得比较多。比如,做家居馆,进入到商业地产市场,搞大卖场,做生态农业等等。

还有一些温州商人把目光投向了传统食品加工。温州的小吃很多也很好吃,就有商人看中了那些传统的小吃,打算重新包装。

除此之外,李坚平还发现了一个苗头,搞婚庆行业的温州商人多了。现在杭州、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婚庆行业都在转型升级,不少人就利用这个契机,把自己原有的婚庆公司进行重组,把东西做得更好,把规模做得更大,进入全国市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密6000亿温州资本新动向 炒房客变身为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