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美食界又出现了新爆款——奶皮子糖葫芦。“奶皮子糖葫芦”顾名思义就是在传统糖葫芦的基础上叠加一层或两层奶皮子,口感上中和了醇厚的奶香与山楂等水果的清甜,精准抓住了年轻人的味蕾和社交需求。
奶皮子糖葫芦。 奶皮子糖葫芦成“网红美食” 据了解,奶皮子是通过将鲜牛奶加热至沸腾后冷却形成的。奶皮子中的脂肪含量很高,传统奶皮子是内蒙古地区的一种地方美食,是一种颜色微黄、表面有密集麻点的饼状物,可以直接食用,亦可放入奶茶、炒米中食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奶皮子糖葫芦所到之处都掀起了排队狂潮,这种热度也延续到了线上,相关视频成为了互联网的流量密码。 在玉林城区江南路经营一家网红食品店铺的陈老板介绍,奶皮子糖葫芦的核心魅力在于食材的创新搭配,不同基底的食材与奶皮子的组合,造就了风味差异。奶皮子作为这款网红美食的核心食材之一,奶香味浓,但脂肪含量其实并不低。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最近迷上了奶皮子糖葫芦,每天下班都得买几串解馋,吃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的脸色越来越差,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糖分摄入超标引发了皮肤糖化反应。 医生提醒:偶尔解馋无妨,不宜过量食用 糖化反应不仅会加速皮肤老化,让脸变得暗沉、松弛,还是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等健康问题的潜在诱因。要从源头上减少糖化反应,日常就得少吃糖、少放盐、少摄入脂肪,尤其要严格控制糖和油的量。 “奶皮子糖葫芦这款网红食品,是‘糖+脂肪’的极致组合,能带来短暂的味蕾愉悦,但从营养学来看,是‘高热量、低营养’的代表;从中医养生来看,则易‘助湿生痰、困阻脾胃’。”玉林市中医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戚筱妹从专业视角讲解了这款网红小吃的健康吃法。戚筱妹表示,奶皮子糖葫芦能极大地刺激多巴胺分泌,让人感到快乐和上瘾,但同时也意味着极高的热量。这款美食主要以提供能量为主,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如维C、B族)、矿物质(如钾、镁)等,可以看作是典型的“空白能量”或“享乐型食品”。高糖和高脂肪的组合会减缓胃排空,对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来说,可能引起腹胀、反酸等消化负担。 “偶尔解馋无妨,比如一周或两周吃一次,且每次只吃一串。要注意保持整体饮食平衡。”戚筱妹提醒,理性享用“网红美食”才能兼顾美味与健康。同时,食用时机也有讲究,比如要避免空腹食用,空腹时血糖较低,高糖食物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且对肠胃刺激大,建议在餐后少量食用。晚上人体代谢减慢,高热量食物更容易转化为脂肪囤积,也增加肠胃夜间负担,因此要避免晚上食用。食用后,可以喝一些普洱茶、乌龙茶、山楂茶或柠檬水,帮助消化、去油解腻。当天的饮食要做减法,如果计划吃这类食品,当天的正餐应有意识地减少油脂和糖分的摄入,多吃蔬菜、粗粮,保持一天总热量的平衡。此外,还要关注自身体质,如果平时就容易消化不良、腹胀、大便粘腻,或者脸上、背上易长痘,说明脾胃功能偏弱或体内有湿,应该严格限制此类食品。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以及正在控制体重的人群,更需格外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