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查看: 2572|回复: 3

[思辩铜州] 白袍点墨 终不可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西南宁
廉语清风 | 白袍点墨 终不可湔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5-15 07:00
分享



  “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是出自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的警示之语,墨渍虽微,却能蚀穿白袍经纬;贪念虽小,足以毁掉终身清誉。观之当下,这一醒世箴言仍极具警示意义。
  追溯那些被查处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他们的蜕变过程,无不是自小事小节开始,从“偶一为之”到“习以为常”,最终陷入“积羽沉舟”的深渊。初时恐惧,渐就颓唐。第一次贪念如同墨渍初染,若不及时遏制,便会从“心怀忐忑”演变为“坦然受之”,以致廉洁防线全面崩塌。一个个鲜活案例无不印证“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的道理。
  微瑕不补,大恶继之。平时看似无伤大雅的“点墨”,往往是吞噬灵魂的诱饵。贪腐的种子一旦萌芽,就会在权力土壤中疯狂生长。明代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述了一个故事,张瀚初任御史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某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一个穿新鞋的轿夫,起始时他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之后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轿夫由“择地而行”到“不复顾惜”的故事警示我们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当防微杜渐、慎终如始。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慎初”的清醒,在小事小节上坚守党性、坚持原则。董必武同志一生清廉,曾经因为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主动向党中央写检讨信;焦裕禄同志坚持“占便宜的事儿一点儿都不能做”,既严格约束自己,也严格要求家人,有一次他的大儿子看戏时没有买票,被他得知后,他教育儿子不能搞特殊“看白戏”,并立即拿出钱要儿子到戏院补票……这些优秀共产党人初心如磐、自律为尺的精神血脉代代相传。
  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需以“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为镜,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从“第一粒扣子”处筑牢防线,把慎初的清醒作为终身课题,让自律的品格化为行动自觉,勤掸“思想尘”、常紧“纪法弦”,惟此方能使白袍永洁,让清风常在,才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交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魏顺庆)

 楼主| 发表于 2025-5-2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佛山
方圆谈丨善听群众“逆耳言”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5-20 07:00
分享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屈媛媛
  现实中,有些人奉行“多栽花少栽刺”,多说好听话,少说难听话,以博得听者的高兴与接纳。然而,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顺耳的好听话未必都有所裨益,逆耳的难听话里往往有诤言忠告。基层的“疑难杂症”有哪些,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什么,老百姓心里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一枝一叶总关情,须听群众逆耳言。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实事求是的、善意的批评是一面镜子,揽镜自照者,可能会有一时的不舒服,但总能“红红脸、出出汗”,利于病、益于行。把批评当作苦口良药,不要讳疾忌医,只有这样,群众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党员干部不仅要涵养“闻过则喜”的胸襟,还要多多欢迎直截了当、颇有“辣味”的批评。有些来自老百姓的“牢骚话”带刺、不中听,但确实表达着群众的强烈诉求,而且群众愿意对党员干部讲“牢骚话”,也是一种信任的体现。因此,面对群众的逆耳之言、揭短之语,要耐得住性子、受得了委屈、经得起考验。在被点到“穴位”、戳痛“麻骨”时,哪怕有些尴尬、没面子,也要直面群众的不满和自身的不足,端正态度、虚心接受,真正把群众的“牢骚话”听准、听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古人云:“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意为正言规劝,能不听从吗?但听后要真正改正错误才可贵。面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党员干部要在“牢骚话”中找到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了解工作的得失,帮助群众疏通心中的“郁结”,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同时,扑下身子调查研究,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不断增强抓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群众的“批评声”变成“掌声”,最终让群众有更多“欢声笑语”。
  听什么、如何听、听了之后怎么做,“听”的功夫里见修养,也见作风。作为党员干部,要让逆耳忠言成为知其得失的明镜,不断涵养“善听逆耳言”的品德修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2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西百色
古人云:“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自律不仅是外在的纪律要求,更是丈量精神高度的内在标尺。这把标尺,丈量的是理想信念的硬度,检验的是道德修养的纯度,昭示的是责任担当的力度,最终映射出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高度。

自律是理想信念的压舱石。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而自律则是维系这一支柱稳固的精神力量。党的纪律规定要求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这种自律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锤炼中养成的。只有以高度自律约束自身言行,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定信仰,守住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自律是道德修养的度量衡。“君子慎独”的古训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党的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公私分明、崇廉拒腐、尚俭戒奢、吃苦在前”。这种自律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接待群众做到一视同仁,在利益面前保持清醒,在无人监督时坚守底线。当“不义之财不取,不义之权不用”成为下意识的自觉,当面对诱惑时第一反应是纪律的约束而非利益的算计,这种内化于心的自律便成为道德修养的最高体现。没有自律的道德只是脆弱的外壳,经不起现实考验。

自律是工作原则的基准线。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自律更是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党纪党规明确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这意味着在查办案件时必须摒弃个人好恶,严格依据事实与规定办事;在日常工作中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任何私利;在面对诱惑与压力时,要坚守原则不退让。

自律的标尺虽无声,却时刻丈量着党员干部的灵魂纯度。这把标尺不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而在每个党员的内心深处;不在历史的故纸堆上,而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唯有让自律真正成为思想自觉与行为习惯,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度,交出无愧于时代的合格答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23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佛山
  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事业发展,而过硬本领则是党员立足岗位、服务人民的基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思想作风建设是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党员干部要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专题讲座、集中学习等形式,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改进作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党员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注重学以致用,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作风成效的标尺,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能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确保作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作风建设既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更是一堂永不停歇的党性修养课,我们要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作风建设,锤炼过硬本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作风建设的优异答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