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五大“百亿级”赛道开跑 玩具、陶瓷、高端金属制品、炉渣综合利用、板材家具——这五个产业被北流列为“百亿级”打造目标。以高端金属制品为例,北流帝森新材料有限公司2024年产值达1.8亿元,2025年目标突破3亿元,年增长率超67%。为加速产业聚集,北流规划了14个镇级玉商回归产业集聚区,仅2024年就新引进产业链项目41个,其中18个当年投产。 科技投入:企业研发经费年增10% 北流组建科技服务专班,主攻智慧产线、智慧城市等“人工智能+”场景。2025年计划实施“千企技改”项目超20个,推动陶瓷、玩具等传统行业设备更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以泰宏达电子总部、真美玩具总部为例,这两大项目将在2025年竣工投产,直接拉动电子元器件、注塑机等上游配套需求。
园区升级:亩均效益挂钩薪酬 经开区创建成为北流园区改革核心任务。通过亩均效益考核、绩效薪酬改革,2025年目标新增规上工业产值80亿元。鑫山标准化厂房等基建项目获2.07亿元投资,同步推进的还有智慧物流园、高端金属制品分园(二期)等工程,预计新建厂房超100万平方米。 交通基建:30亿砸向“物流大动脉” 玉林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入续建阶段,高铁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综合体22.12亿元项目即将竣工。南玉珠高速北流段建设提速,配合浦清高速形成“两小时湾区经济圈”。更硬核的是西河补水工程,作为国家县级水网先导区重点项目,直接解决中南部80万人口用水难题。 外贸突围:陶瓷博览会搭台唱戏 第九届国际陶瓷博览会定档2025年,三环迪拜项目、中森机械印尼项目成为出海样板。炉渣产业瞄准东南亚市场,计划通过跨境电商实现30亿元进出口总额。目前外贸企业数量已破百家,较2024年新增20%。 城市焕新:24个老旧小区改造落地 投资8.54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开工,城南农贸市场、南湖公园等民生工程同步推进。一环北路花果山至城北路段打通工程,将缓解十年交通肠梗阻。更狠的是征地指标——全年计划完成1万亩征地,新增土地储备1700亩,为产城融合腾空间。 资本运作:85个超长期国债项目待批 北流申报85个超长期国债、84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力争民间投资占比超50%。塘岸共享储能电站、新丰风电场等新能源项目获11.64亿元投资,正大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预备项目蓄势待发。 区域协同:50个湾区项目在路上 实施大湾区战略腹地提升工程,2025年目标新签项目50个、总投资80亿元。与茂名市合作开发沉香产业链,从苗木培育到产品研发全线打通。新能源汽车配套、纺织服装等产业建立“湾区研发+北流制造”模式,桂东南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夯实。 北流速度:30个重大项目入围自治区清单 总投资209亿元的30个项目获自治区背书,包含储能电站、风电场等新基建。佳都服装基地等15个续建项目冲刺投产,玉商回归产业园集聚效应显现。数据显示,园区主导产业产值占比将超80%,320亿元规上总产值目标进入倒计时。 观点直击: 北流2025年投资逻辑清晰——用产业集群对抗单一风险,用科技投入换取溢价空间,用基建升级绑定湾区资源。从炉渣变废为宝到沉香产业链延伸,差异化打法正在破除“县域经济只能做配套”的魔咒。当24个老旧小区改造与100万平方米新厂房同步推进,这座桂东南小城正在上演产城融合的魔方式重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