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离家10年,我们一直在找你!”2月6日下午,来自北流市北流镇的梁宁驱车约60公里赶到博白县城,见到自己10年未见的哥哥梁恩柱。记者从博白县民政局救助站了解到,该救助站工作人员联合当地相关部门帮助梁恩柱与家人团聚,背后是一个暖心的故事。
流浪残疾人露宿街头时间回到2月3日(正月初六),正处于春节假期的博白县城在欢乐喜庆中夹带丝丝寒意。当天,博白县民政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在节假日坚持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
博白县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给梁恩柱送上御寒衣服和面包。
当救助站工作人员巡查到县城朝阳路农村信用社大门时,该单位一名工作人员拉着救助站工作人员,并指向营业厅的玻璃橱窗外。寒风中,一名年约六旬的赤脚、衣着单薄老翁正蜷缩成团,躺在冰冷的地上。救助站工作人员当即上前察看,此时老人已冻得瑟瑟发抖,身体很虚弱,且左脚踝肿胀严重。
救助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给老人披上御寒棉衣,递上牛奶、面包,并与之“交流”。救助站副站长庞永宇拿来纸笔,写下“姓名、你几岁、你家在哪里”等字样。老人颤颤地握笔,许久才画出三个歪歪扭扭的字。大家仔细辨认,似乎是“梁思桂”三字。可当庞永宇指向纸上的“年龄和地址”字样时,老人摇摇头、摆摆手,“哇哇”乱喊,根本无法沟通。
庞永宇灵机一动,拿出手机里保存的一张身份证照片给老人看。老人想了很久,侧身翻找身旁随身携带的几只蛇皮袋,摸索良久从袋子底下拿出一小个红色塑料袋,里面保存有他本人的身份证与残疾证。原来,老人名叫“梁恩柱”,今年59岁,家在北流市北流镇,残疾证上显示“言语残障壹级”(已过期)。
救助站温情救助流浪残疾人鉴于当天正值春节假期,救助站工作人员决定先救治腿脚不便的老人,于是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一名路过的热心市民给老人买来热气腾腾的汤面,一名骑电动车的热心姑娘买来两双厚羊毛袜,让流浪老人梁恩柱感受到浓浓的温情。救助站工作人员也送给老人一双新棉鞋,可老人指着自己肿胀的脚踝,示意穿不了鞋。
不久,博白县人民医院120的医务医护人员及时赶到。当大家正准备搀扶梁恩柱上车时,不料他反常从地上跳起,一瘸一拐地快速行走起来,并手指自己左脚,点头表示“好多了,无需医治”。任凭大家怎么劝说,他始终不肯上救护车。国家民政救助原则是“自愿接受救助”,梁恩柱坚决拒绝任何救助,大约僵持半小时,120救护车只好打道回府。救助站工作人员安抚梁恩柱情绪,耐心引导他回救助站留宿,可梁恩柱宁还是远躲在避风处,宁愿躺坐在冰冷的地板上,也不愿去救助站,工作人员只好任其自由。
接下来连续两天(2月4日、5日),救助站密切关注梁恩柱的温饱(救助站工作人员黄彬倍每天经过送去食品,还自掏腰包给梁恩柱现金,以备急时之用),并启动紧急工作流程,马上联系玉林市救助站、北流市救助站,以便快速联系上梁恩柱的直系家属。
10年前一次下错车,他走失流浪在外2月6日上午,博白县救助站工作人员再次找到梁恩柱,给他送去面包与开水,为他穿上御寒棉衣与新棉鞋,并联合公安、医疗部门将他送往博白县青山医院救治。救助站工作人员通过耐心沟通,终于获知梁恩柱的有效信息,第一时间通知其亲属。
原来,今年59岁的梁恩柱是一名“言语壹级”(语言障碍)残疾人。成年后,梁恩柱跟随村里人去梧州市某福利企业做工。他每次都是跟着村里人乘坐客车往返。梁恩柱的亲人会反复交代客车司机:到站点后一定要叫梁恩柱上、下车,以防梁恩柱错过站点。谁知2015年冬天,有名客车司机因调班忘记叫梁恩柱在北流站点下车,导致梁恩柱到达终点站玉林市汽车总站才下车。
梁恩柱就这样走失在外。为此,其家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想尽办法四处找人,家人们尽了一切努力寻找,均杳无音信。
阔别10年,终与家人团圆当梁恩柱的家属得知“消失”10年的梁恩柱在博白,全家人无不喜出望外,激动得马上让弟弟梁宁与从北流驱车赶往博白。
梁恩柱(左一)指着弟弟梁宁(左二)向救助站工作人员比划,示意这就是他的亲人。
2月6日下午,在博白县救助站,当见到弟弟梁宁时,梁恩柱瞬间两眼通红,眼泪哗哗直流,不停地用手指着梁宁,然后指向救助站工作人员“哇哇啊啊”叫,示意“梁宁是我的亲人”。梁宁紧紧抱着10年未见的梁恩柱,咽哽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梁恩柱与梁宁在进一步交流中表示,那次坐车意外走失后,他从此对坐车有巨大的恐惧感,这也是此前他不愿上救护车接受救治的原因。10年来,他游走在玉林周边流浪,一直找不到回家的路。
所幸,在博白县救助站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梁恩柱在历尽艰辛后,最终在博白县见到了阔别10年的家人。
在把梁恩柱接回北流前,梁宁紧紧握住博白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代表全家人感谢博白市民对梁恩柱的关心与爱护。 采写 | 玉林市融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