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流市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5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李琳
摘 要:荔枝是中国南亚热带地区第一大果品,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是我国重要的荔枝产区,荔枝产业是北流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现阶段当地荔枝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产值平稳趋上,线上线下销售网络逐步完善;但北流市荔枝产业仍然面临着品种不贴合市场消费需求、销售渠道单一且同类产品竞争压力大、没有知名本土品牌等发展困境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拓展当地荔枝产业销售市场主要对策和建议,包括全区域调整品种结构、构建数字化产业链、打造北流本土知名品牌等。

为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总体部署《<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农市发〔2022〕8号)以加快推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农产品由重数量发展目标向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转变体现了消费市场对于农产品需求的导向。在国家2022年重点培育的区域公用果品种类中,苹果、柑橘、草莓、荔枝、桃、樱桃等水果被列入其中。荔枝是中国南亚热带地区第一大果品,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呈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1]。中国是世界荔枝产量、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海南省等四省(区)是我国荔枝的主产区,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2]。其中,广东省荔枝生产规模居全国首位,全省种植面积约27.33 hm2;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种植规模紧随其后,全区种植面积达20.29万hm2,产量约68万t[3]。北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荔枝产量前列之地,早在1995年便荣获“中国荔枝之乡”称号;2022年全域荔枝种植面积约2.6万hm2,产量10万t,总产值8亿元,荔枝可谓是当地水果行业中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北流市荔枝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上国内外荔枝市场价格波动不断,使得当地荔枝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显,北流荔枝的市场知名度以及销量远不及其他地域的荔枝,荔枝产业发展缓慢,不利于北流经济发展及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基于此,文章对北流荔枝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北流市荔枝产业的发展困境,并对荔枝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1 北流市荔枝产业发展现状1.1 荔枝种植历史悠久,荔枝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北流市种植荔枝的历史早在清代县志中就有记载,而我国目前的荔枝规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建立起来的,2000年之前基本构建了现在的全国荔枝生产格局。据资料研究,早在1993年,北流市荔枝种植面积已达8 316 hm2,人均荔枝树3.1株,拥有各大小荔枝园近6 000个;1996年,当地有94%的农户种植荔枝,且荔枝价格攀升[4]。目前,北流荔枝种植面积约2.6万hm2,产量10万t,总产值达到8亿元。荔枝品种类别主要包括桂味、黑叶、鸡嘴荔、妃子笑等;其中,黑叶种植面积约占全市总种植面积的60%。近几年,北流也引进了一些新品种,如仙进奉、无核荔、糯米糍、贵妃红、红荔等,荔枝品种逐渐多样化。

对比其它产区,北流市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湿润环境以及赤红壤是种植荔枝的优越自然条件,并且全市境内遍布江河溪流,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低污染的环境培育出了高品质的荔枝。在政策支持方面,近年来,北流市开展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建设引导,2017年成功创建自治区三星级示范区北流市荔乡缘荔枝产业(核心)示范区,2018年“北流荔枝”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北流市北流镇六行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北流荔枝)示范村;2019年北流市成功创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

1.2 种植面积及产量呈下降趋势,产值平稳趋上

从2010—2020年10年间,广西全区荔枝产量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2020年64万t的荔枝产量相较于10年前的41.9万t提升了近52.7%(图1)。具体到北流市的荔枝产业,当地的产量和总产值总体上保持稳步上升,2019年产量较2018年减少3 140.3万kg,下降近30%以上,但产值反而有小幅增长(图2),这与当地荔枝种植面积减少以及周围地区荔枝价格上升有关。总体上,北流荔枝产业在逐步向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1.3 多级联动市场体系搭建,线上线下销售网络逐步完善

北流市的荔枝产业已经发展了20多年,现阶段当地的销售网络较为稳定,已经构建了多级联动市场体系,物流、冷藏等环节能够满足现时需求。近几年,除了线下批发市场,当地也逐步开始搭建线上销售网络体系,将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促进北流荔枝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北流市采取“电商+基地+快递”的电商模式,东云果业、中鼎贸易、金友农业等300家电商和顺丰、京东、邮政等物流,将鲜果或荔枝酒、荔枝醋等加工产品销售到一线大城市,2020年当地利用电商销售了约2.4万t荔枝果实[4],初步实践了“农业+互联网”的销售模式。

2 北流市荔枝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2.1 产业链全过程外包,农户拓展销路自主性差

北流当地大部分荔枝果农都在使用生产环节外包方式,全生产产业链自种植阶段的施肥、除草、打药、灌溉到丰收后的摘果,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外包情况。从整体数据上看,摘果环节的外包占比最高达23%;整形修剪环节的外包占比10.3%,梳花4.3%、除草7.2%、打药1.3%等[4]。不仅生产过程采用外包的方式,而且前端生产链至今较为粗放,经简单剪枝、加冰块即向外输送,运输效果不尽如人意,破果等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是直接投入市场,使产品附加值降低。

除了生产过程外包,北流市主要通过中介搭建果农与企业的联系桥梁进行荔枝销售,而当地政府部门是果农与企业之间的主要中介。因此,一般依靠政企合作的方式将各个区域内的荔枝种植户联结集合并一起拓展荔枝销路,果农销售荔枝自主性差。每年到了荔枝成熟期便有负责荔枝收购的代理人直接收购,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解决大量荔枝销路的难题,但也会使得果农与市场的接触少,当地果农无法通过把握市场需求自主改变自家荔枝的销售方式。果农寻求方便的代销模式不利于长期收益的提升,更不利于激发当地果农寻求产业发展的内生力,政府部门积极帮助荔枝销售的外生力量只能是“输血式”助农,而无法形成“造血式”可持续发展动力。

2.2 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荔枝经济效益低

荔枝市场需求量大,国内荔枝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往往需进口,即使是荔枝产地,荔枝产业的兴衰受到国际国内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以2015年为例,我国荔枝类产品出口地有10个省(区),其中广西荔枝干出口量2.81 t,出口额5.77万美元,位列全国第三;广西荔枝罐头出口量1 181.5 t,出口额121.81万美元,位列全国第二;而当年广西进口鲜荔枝为102.44 t[6]。其中北海市受进口荔枝冲击较为明显。中国—东盟实施水果零关税之后,国际同类荔枝产品融入广西市场,价格相对低廉的进口荔枝占领了一定市场份额,以致北流荔枝市场供大于求,影响荔枝价格,荔枝鲜果平均价格折半下降,甚至最便宜的时候只卖0.8元/kg,果农收益减少甚至亏本,导致了荔枝果场的数量下降。20 hm2以上的能正常运转的果场由2011年的34个下降到2019年的27个[4]。剩下的部分果场也因果农生产积极性不高而管理粗放,带蒂蛀虫和霜疫霉病的荔枝鲜果比较多,荔枝品质下降,即使遇到卖价稍好的年份,也难卖得好价钱[7]。另一方面,果场因资金投入不足而被荒废或者改种,直接导致了荔枝产量的减少以及种植地的分散,影响后续全域荔枝产业的集约化、机械化发展进程。

2.3 品种不贴合市场需求,单一品种占比大

北流的荔枝品种包含黑叶、桂味、鸡嘴荔、妃子笑等,其中墩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