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lubxbwz 于 2024-3-10 10:03 编辑
第三个瓜,老蔡和老菜婆
一日,有个女子"执"了个金瓜经过老蔡家。老蔡上前撩她,说:"狗吠凶凶,我以为是贼佬来偷瓜?喂,靓妇娘,你的金瓜(啰油)几多钱?"女子边走边说,不卖。即使卖我都会卖给别人,不卖给你只死佬。。。
北流之地,十三瓜之说流传甚广,大南瓜、大西瓜、大冬瓜,皆是顶呱呱之物。"瓜",一种植物之果实也。"蔓菁也,人亦食之"。然瓜之名,亦用于形容人之不灵光,此间奥妙,值得细细品味。
夫有《红楼梦》曰:“真真一对傻瓜!大老爷不过偶感风寒,我们这里上上下下都是这个样子。”在这里,“傻瓜”与“傻”是同义的,用来形容人的愚笨或迟钝。
那么,为什么“傻”会被形容为“瓜”呢?这与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有关。在古代,西瓜由于其圆形、多汁的特点,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简单、直接或者不够聪明。就如大同电饭煲一样,一键就能蒸、煮、卤、炖、煲,什么人都会用。这种比喻方式,其实与现代汉语中用“笨蛋”、“傻瓜”来形容人不够机敏是类似的。
傻瓜的“瓜”,实际上是一种比喻意义上的“瓜”,并不是指真正的植物果实。这个“瓜”用来形容人傻的程度,源于古代对于西瓜特性的认知和文化背景的融合。因此,“傻瓜”并不是指真的“瓜”,而是一种比喻的表达方式,用以形容那些不够聪明、反应迟钝的人。。。
然而,有笨瓜必有精瓜。
“精瓜”者,精,即精明也,就系精明的瓜啰。
北流的精瓜,俗称金瓜,通常说南瓜,圆的、长的,形状不同、大小不一、颜值不高,却是老百姓一年四季餐桌上的最爱。
每年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