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olubxbwz 于 2023-12-22 06:41 编辑
今天是冬至日,又叫冬至节、长至节、亚岁、冬节、贺冬等等。我们乡下人叫做"过冬",就像一年一度的春节叫"过年"一样的意思。
在过去,由于其礼俗和过新年相差无几,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岁末年终,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于是便有"冬大过年"之说法。
作为节气的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的。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通过"圭测日影"的方法测定出冬至了。到了冬至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到达南回归线时,就不再继续南移了,而是开始往北回来了。明朝张景嶽的《类经》里面就有记载一一"节有其端,冬至是也。立节之端而时候见。"意思是说:节气有它固定的端点,冬至就是其中之一。当确定了冬至这个节气的端点时,四季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就可以明显地呈显出来。。。
而在民间,有则谚语:说:"冬在头,卖了锦被置黄牛。冬在尾,冻死鬼(倒春寒)"是什么意思呢?今年的冬天冷不冷呢?
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的周期运行。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二者前后相差只不过一两天而已。但是,在农历上就相差很多了,“月头”指的节气交节在一个月里的前十天,“月中”指的是节气交节在一个月里的中间十天,“月尾”指的是一个月里的后十天。
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