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发布。其中,“北流锅蒸粽”制作技艺榜上有名。
锅蒸粽是北流一张亮丽的美食名片,其以用料讲究、制作细致、口感软糯、味道纯正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广为分布在北流市城区及新圩、民乐、民安、隆盛、六麻、平政和六靖等乡镇,并辐射到玉州、兴业和福绵等县(市、区)。甚至广东西部的茂名、化州、高州和电白等地,也有它的身影。小小的一只锅蒸粽,成为了北流本土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
近日,记者走进北流市北流镇松花村有“粽子王”之称的村民李朝立家,探访北流锅蒸粽制作的奥秘。
657709“奥秘”藏在每一个细节里
说起北流锅蒸粽的制作,要从包粽子的叶子说起。北流锅蒸粽使用的是竹叶,每张半个巴掌大,包一只粽子要六到七张。“一般制作锅蒸粽,都是自己采叶,但由于我们制作量大,叶子都是从网上采购。”目前,李朝立制作锅蒸粽使用的竹叶全部是东北产的。当天,来到他家里时,工人正在清洗叶子。据他介绍,由于竹叶本身带有涩味,所以必须用铁镬煮过一次,然后再用刷子一张张刷过,最后用清水洗过,才能彻底去掉竹叶本身的涩味。
657710包粽子用的竹叶要经过蒸煮、清洗后才能使用。
李朝立介绍,除了叶子,绑扎粽子使用的“绑带”同样有讲究。他说,为了粽子能保留“过去的味道”,他们一直坚持使用稻秆,而拒绝使用更方便的棉绳。每年稻禾收获季节,他就专门委托别人收购大量的稻秆储藏起来。这种使用竹叶和稻草制作的粽子,保留了“小时候的味道”。
657711[color=rg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