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居全国第二,野生动物保护备受社会关注。5月26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3年7月1日起实施。条例对国家上位法的规定进行细化补充,其中根据广西实际创设规定,专门对候鸟进行保护。
创设规定保护候鸟
广西是重要的候鸟迁徙和越冬停歇地,如何保护这些候鸟?条例针对候鸟作了创设性的保护规定,明确了对候鸟保护的措施和重点保护范围,对影响候鸟生息繁衍的行为作出了具体规定。
全球共有9条候鸟迁飞通道,途经中国的有4条,广西地处东亚—澳大利亚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上,是重要的候鸟迁徙和越冬停歇地,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候鸟进入广西停歇和觅食。为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生态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等措施保护候鸟,规定每年3月20日—26日是广西的爱鸟周。
根据条例规定,社会公众对候鸟停歇地不破坏,对野生鸟类不驱赶、不惊扰、不猎捕、不随意投食,不得采集野生鸟卵,不得破坏候鸟的巢、越冬地等场所;发现受伤、受困的候鸟或其他野生动物,及时联系当地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进行救治,切勿私自带回家进行饲养救治。
648126随着季节变迁,在防城港市企沙镇山新沙岛,成群的杓鹬在这里越冬。记者 周军 通讯员 梁宗阳 摄[align=l